国际最新研究提醒:较高BMI与癌症风险升高相关
中新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BMC医学》(BMC Medicine)11月23日在线发表一篇健康研究论文报告提醒说,无论是否有心脏代谢障碍(患心血管疾病或2型糖尿病),身体质量指数(BMI)更高的人罹患癌症(如结直肠癌、肾癌、胰腺癌或卵巢癌)的几率都会升高10%以上。
这项研究基于超过50万欧洲成年人的样本调查,其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下,BMI升高相关的癌症风险上升程度尤甚,这凸显了这些人群需要预防肥胖以降低患癌风险。
该论文介绍,相关研究表明,BMI在25以上是至少13种癌症的确定风险因素,这其中包括停经后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肾癌、胰腺癌和卵巢癌。不过,目前尚不清楚高BMI本身是否与风险升高有关,抑或其他肥胖相关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也在发挥作用。
论文通讯作者、位于法国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Heinz Freisling和合作者一起,利用共计577343名成年人的数据研究BMI和患有/未患有心脏代谢疾病的成年人的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其中344094名参与者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233249名参与者来自欧洲癌症与营养前瞻调查(EPIC)的研究队列。两个队列在招募后随访时间中位数为10.9年,英国生物样本库的参与者中有32549人(9.5%)罹患原发性癌症,而欧洲癌症与营养前瞻调查的参与者中有人19833人(8.3%)罹患原发性癌症。英国生物样本库的参与者中有76881人(22%)肥胖,在欧洲癌症与营养前瞻调查的参与者中肥胖者为36361人(15%)。
整体而言,对于未患有心脏代谢疾病的个体,BMI增加5点与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升高11%相关。在患有心脏代谢疾病的参与者中也观察到类似的风险升高,有2型糖尿病的人BMI每增加5点,患癌风险就升高11%,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同样情况下患癌风险升高17%。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患有其他心脏代谢疾病,更高的BMI都与更高的癌症风险相关,但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肥胖个体罹患癌症的风险似乎特别高,表明有针对性的减重干预措施可让这一群体获益。(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年以来江西法院执结案件35.23万件 执行到位604.6亿元
-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推动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灯都中山古镇灯博会开幕 14个重点项目进行现场签约
- 抓落实是改革制胜之道——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
-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成功举办
- 商务部:加快贸易数字化绿色发展 完善海外仓布局
- 中国10月跨境收支和银行结售汇继续呈现“双顺差”态势
- 瑞梅铁路会昌站进入站房施工阶段
- 河南安阳开放博物馆夜游 展古都夜文化
- 突发!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接受反贪调查
- 外媒: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以色列 将与以总理会谈
- 报告:民宿成年轻人就业新选择,Z世代房东数量持续增长
- 劳资谈判失败汽车行业开始大罢工 拜登政府面临考验
- 看病就医更便捷、异地养老新模式……长三角医疗保障一体化加快推进
- 今年以来中法人员交流交往同比增长超200%
- 9月18日央行开展568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东京8月核心CPI同比上涨2.8%
- 韩国政府:在禁止进口福岛水产问题上决不让步
- 成渝RCEP跨境贸易中心启动 搭建“一站式服务枢纽”
- 河北10条集装箱外贸航线实现与日韩主要港口直接通达
- 热门推荐
-
- “轮椅女孩”张晓丽:设计无障碍服装 挖掘被忽视和掩埋的美
- 《长相思 第二季》全球出海 将上线Netflix、Disney+播出
- 多国吁黎以边境停火21天 “黎以双方将很快做出决定”
- 山西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助企业“加速跑”
- 《王者荣耀》官宣DAU超一亿,数字IP线下助益文化消费新模式
- 防范短视频沉迷,还需加强“青少年关怀”
- 吉林省中东部新增重要通道 一地结束不通高速公路历史
- 以色列港口城市“重要目标”遭袭
- 大学科技园如何推进企业合作共赢?串珠成链+补链、强链、延链
- 量增质优!前三季度我国外贸成绩如何取得?
- 散步,体会到一点“生活”的滋味
- “藏族民歌弹唱故里”甘肃玛曲非遗数字化焕新生
- 中国2023年银行结售汇呈逆差 外汇市场韧性较强
- 来西安过年,这篇攻略就够了!
- 浙江文化观察:浙江办原创流行歌曲大赛,图啥?
- 第十三届中部博览会将启 近百家跨国公司已报名参展
- 韩国在韩日争议岛屿附近开展海洋调查?日方抗议 韩国:不接受
- 寻找“乡村好声音” 广东乡村歌手大赛正式启动
- 图像也许能让时间“膨胀”
- 朝中社称朝鲜侦察卫星“万里镜-1”号传回多地图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