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系统发展出类人脑特征 会用与人相同的思维来完成任务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张梦然)20日发表在《自然·机器智能》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证明,对人工智能(AI)系统施加物理限制,就像人脑必须在物理和生物限制下发育和运作一样,可让它发展出某些与人脑相似的关键特征和策略,从而完成任务。
该系统使用计算节点,而不是真正的神经元。神经元和节点在功能上相似,包括接受输入、转换并产生输出,并且单个节点或神经元可能连接到多个其他节点或神经元。
团队对系统应用了“物理”约束。他们给系统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任务。这是一个迷宫导航任务的简化版本,通常在研究大脑时也会用于老鼠和猕猴等动物,系统必须结合多条信息来决定到达终点的最短路径。
当系统被要求在物理约束下执行任务时,它使用了与真实人脑相同的技巧来完成任务。例如,为了克服这些限制,人工系统开始形成集线器,这是高度连接的节点,充当跨网络传递信息的渠道。
而且,节点发展出了灵活的编码方案。这意味着在不同时刻,节点可能会因迷宫的混合属性而被触发。例如,同一节点能对迷宫的多个位置进行编码,不需要专门的节点来对特定位置进行编码。这是在复杂生物体的大脑中才能看到的另一个特征。
团队表示,这一人造大脑为科学家提供了一种方法,让他们能够理解在真实大脑中记录神经元活动时所看到的丰富而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人造大脑还让人们能够注意到在实际生物系统中不可能看到的问题。
新系统的总体布线成本比典型的人工智能系统低得多,更接近真实的大脑。这意味着,用有限的能量资源处理大量不断变化的信息的机器人,亦可从该类脑结构中受益。
【总编辑圈点】
人类大脑可谓世界上最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人工智能的研究者,自然也希望从人脑的运作方式中得到启发。类脑研究,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取得突破的路径之一。此次,科研人员通过给系统施加物理限制的方式,让人工智能展示出和人脑相似的策略制定方式和相关特征,向人脑又靠近了一点点。不过,人类对大脑的了解也非常有限,还有太多迷雾笼罩,计算机领域模仿人脑所做的努力,或许也能帮助人们进一步挖掘大脑的生物学秘密。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一游艇在广东湛江海域进水遇险 船上6人获救
- 第31届杨凌农高会发布超1000项科技成果
- 《强国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 白洋淀野生鸟类增至287种
- 以“艺术之眼”看见“科学之美” 上海浦东举办艺术与科技展
- 与东北虎正面遭遇 野生胖貉淡定化险为夷
-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福建宁德举办“揭榜挂帅”项目立项答辩活动
- 2023“顶尖舞者进校园”(广州站)活动拉开帷幕
- 清华圆子爸爸:短视频科普回答了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 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 湖南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
- 广西高校教师产教融合 培养创新技能人才
- 香港话剧团及排演剧目获“壹戏剧大赏”年度媒体关注奖
- 事关利率、房产、物价,央行开年发声释放利好!
- 商务部:正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
- 癌症药物“污染”问题值得全球关注
- 浙大学子走进广西大化 探寻瑶山民族地区“共富路”
- 河北邯郸肥乡区警方回应初一学生王某某被杀害案:犯罪嫌疑人为有预谋作案
- 1-10月内蒙古规上原煤产量9.99亿吨 占全国26.1%
- 重庆沿山货运通道一期工程全线最长隧道贯通
- 3月份中国北方地区或有4至5次沙尘过程
- 热门推荐
-
- 南京-吉隆坡直飞航线开航
- 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年馍之乡”霍州打造“霍嬷嬷”区域公用品牌
- 全国首个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建设联盟在北京成立
- 马来西亚将主办2025年“世界旅游日”
- 河南警方公布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10起典型案例
- 全国52所学校中学生上海线下沉浸式模拟联合国运作
- 上海出台新一轮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促就业政策措施
- (身边的变化)江西安义老酒厂焕发新活力
- 好果施好肥 增产又增收
- 癌症疫苗研究方兴未艾
- “冰丝”能让人“凉一下”还是“凉一夏”
- 新疆百岁老人马玉梁的不凡人生
- 北京人艺历史大戏 《张居正》精心打磨再上演
- 七夕催热鲜花市场 浪漫经济点燃消费热情
- 近期涉面包车超员较大事故多发 公安部交管局发布提示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新发现3例猴痘病例
- 天津市两会观察:提高0到3岁婴幼儿社会照护水平,建设生育友好型城市
- 第一视点丨乌镇十年 容融与共
- “龙行天下 津邮风采”主题邮政文化展在天津开展
- 2023全球6G发展大会在渝举行 院士建言6G通感算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