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发现,外来物种比本土物种对极端天气表现出更弱敏感性
中新网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多,一项最新荟萃分析表明,非本土物种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弱敏感性普遍存在各类生态系统并且其正响应占比优胜于本土物种,也就是说,外来物种比本土物种对极端天气表现出更弱敏感性。
这项研究成果论文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进化》最近一期上线发表。该论文指出,入侵动植物给全世界各地的本土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由于气候变化,包括洪水、干旱、风暴、热浪和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严重性都有增加,动植物要在其中存活是个难题。
基于此,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宣研究员和同事及美国圣母大学同行开展合作研究,对443项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对在陆地、海洋和淡水栖息地里1852种本土动物、187种非本土动物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响应进行评估。他们研究发现,整体上,本土物种种群相比外来物种种群而言对极端天气的响应更多是负面的,但这些响应根据天气事件类型和栖息地类型有所差异。
论文结果表明,外来和本土海洋动物总体上对极端天气事件都较不敏感,不过本土软体动物、珊瑚和海葵会受到热浪的负面影响;外来陆生和淡水动物仅分别受到热浪和风暴的负面影响,而本土陆生动物受到热浪、寒潮和干旱的负面影响,本土淡水动物容易受到寒潮以外大多数极端天气的负面影响。
本项研究中,论文作者还检查了极端天气的发生热点和现有外来物种潜在分布的空间重叠性,识别出北美、拉丁美洲、东亚和东南亚、澳大利亚西南和新西兰、太平洋西海岸及岛屿以及北大西洋等地点,这些地方的本土物种可能尤为容易受外来种和极端天气的共同影响。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极端天气可能有助于外来物种入侵过程的普遍规律,并且警示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这两个过程可能结合在一起,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他们后续将进一步探索外来物种相比本土物种对极端天气的耐受性机制,并评估气候变化情景下全球范围受到外来物种入侵和极端天气的叠加威胁。(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地震局:新疆乌什7.1级地震位于天山地震带 为逆冲型破裂
- 河北省保税航空煤油首次实现铁路跨省运输
- 停课、停工、停产、停业!珠海启动防风I级应急响应
- 384件作品集中展示五年来全国工艺美术与陶瓷艺术创作成果
- 对抗毕业焦虑有哪些良方
-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发生4.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年轻一代传承非遗壮族嘹歌 新潮演绎助传唱
- 山西黎城抗战遗址黄崖洞 万人共唱一首歌为祖国庆生
- 西安站将首次开行进京高铁
- 线上线下互动 国家图书馆推出多项龙年春节文化大餐
- 候鸟翔集、河林入城、串园连趣……群众享受更多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 古风摄影在沈阳故宫火“出圈”
- 葛兰素史克公司首席执行官魏爱玛:疫苗是用于预防和减轻疾病、支持健康老龄化的有效手段之一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超5800人死亡 巴勒斯坦问题峰会在埃及举行
- 东西问丨中国花灯如何成为日本春节祭的风景诗?
- 病根未除,美债危机还在继续
- 新疆巴州和静如何开启“空中水库”大门?
-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智库专家山西临汾共论中国经济下一程
- 媒体:朝鲜试射洲际弹道导弹,金正恩现场指导
- 全球上新!在进博会体验不一样的跨境“双11”
- 热门推荐
-
- 北京七部门联合开展货运“打黑”行动 与津冀齐抓共管
- 中新教育丨由“输血”到“造血” 北京推进“组团式”教育帮扶工作
- 网易《蛋仔派对》:公益与文创深度融合,共筑爱心与创新桥梁
- 中越边境天保口岸前7月出口额同比增长102.95%
- 4个月猛赚100亿!这些产品,在国外卖爆了!
- 藏在深山水库的“宝藏”荔枝 搭乘电商销售快车畅销全国
- 单日进尺2006米!我国陆上超深井钻探速度创造新纪录
-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人工智能将瞄准“创造”
- 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发生一起车祸 造成8死16伤
- 就业是道多选题,没有标准答案
- 台商台企亮相服贸会 盼在新赛道实现新发展
- 渝昆高铁重庆至宜宾段最长隧道贯通
- (神州写真)绍兴黄酒逐浪“新国潮”
- 以四时展“四美” 华茅“将美进行到底”
- “45°人生”是什么梗?
- 新疆伊犁旅游新场景“天马浴河”成网红打卡点
- 饮水机里的水就是安全的?请远离这些饮水误区
- 有演员被疑似诈骗组织骗至境外 中国广联演员委员会发声
- 以作品见证时代变迁 蔡骏作品研讨会举行
- 吉林:全力备春耕 “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