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10周年)专访南非驻华大使:共建“一带一路”成果契合非洲发展需求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电 题:专访南非驻华大使:共建“一带一路”成果契合非洲发展需求
中新社记者 肖欣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这一重要倡议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日前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介绍南中、非中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指出这一倡议在非洲国家受到广泛欢迎。
他回顾南非2015年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情景说,南非是最早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非洲国家,“当一些人还对它持观望态度时,我们就认为这是充满机遇的好事。”
谢胜文指出,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清洁能源和数字化转型、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都是南非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驱动力。这也是南非政府在《2030年国家发展规划》和“经济重建和复苏计划”中规划的重点领域。2022年11月,南中两国元首关于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南非“经济重建和复苏计划”对接达成重要共识。
他向记者细数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涉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方方面面,尤其强调其助力实现南非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激发经济活力,带来生计改善。南中合作项目涉及港口、铁路、公路、电信和能源诸多领域。他介绍说,姆西姆夫布河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连接德班和东伦敦的新N2公路等关键项目取得突破;德班港将扩建成为南半球重要海运枢纽;德阿风电项目带来绿色清洁能源,解决了北开普省30万居民的用电难题;N2公路将穿越东开普省最贫穷的农村地区,为当地带来发展和希望……
其次,为南非实现工业现代化转型、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中资企业在南非铺设城市光缆,建设原始数据中心,开发数字化银行系统,在谢胜文看来,这些项目“对面向未来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保障南非数字经济转型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合作项目收获了当地民众的欢迎和信任。谢胜文举例说:“在我家乡省份的小渔村,港口建设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他们可以去更远的海域捕鱼、做贸易、开发旅游业。现在很多地方都对建设港口积极性高涨。”
很多非洲国家都对共建“一带一路”投出信任票。他介绍说,“中国人来到坦桑尼亚、尼日利亚修建港口,在埃塞俄比亚建设水坝,帮助我们建起非盟会议中心、非洲疾控中心……很多非洲国家在主要城市兴建公寓住宅,当地民众不仅受益于公共基础设施,还拥有了自己的现代化住房。”
“也许一开始有人持怀疑态度,那是因为以前非洲太多项目停留在‘愿望清单’中”,谢胜文告诉记者,与西方国家合作时,非洲人经常遇到“我急需一所小学,对方却要建大学”的情况,这些被当地人称作“白色大象”的项目即使建成,也很难充分利用。但中方伙伴不同,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不仅认真考虑非方所需,还分享项目管理经验。
他特别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没有在非洲造成所谓“债务陷阱”。“受益于与中方合作项目,我们现在能更科学地制定项目规划和预算,减少延期和超支。”
“非洲民众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支持率飙升。不仅国家元首、政府层面支持推动,私营部门、普通民众也积极参与其中。”问及愿景,谢胜文毫不迟疑地表示,“我们会继续深化、扩大合作。南非与中国的合作取得了成功,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我们的非洲兄弟。”
“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他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后,拉马福萨总统率先表示支持。非中传统价值观十分契合,我们谈论共同繁荣,我们相信,孤岛式发展不可持续。”谢胜文表示,南非期望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带动更多非洲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推动非洲大陆一体化,更公平地参与国际竞争,解决经济发展滞后和地区冲突两大难题,“这也是我们在金砖合作机制中强调的,要革新全球治理模式,让它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利。”
谢胜文还呼吁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民心相通。担任驻华大使以来,他曾多次表示,非中交往独特之处在于理解尊重彼此文化和价值观。“如果我们了解彼此的历史,欣赏彼此的文化,理解和尊重彼此的社会运转方式,就更容易建立政治信任,开展经贸合作。”
“所有共建‘一带一路’成果表明,它值得我们共同庆祝!”谢胜文说,“有很多专业研究和统计数据表明,共建‘一带一路’早已超越美好愿景,它正加速实现,我们也因参与其中获益匪浅。”(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行动起来,共护孩子眼健康
- 为艺术人才赋能 北京演艺集团启动第五届“人才演出季”
- 综合消息:土叙两国地震遇难人数逾2.2万 中国救援队持续展开救援
- 兰铁局有序恢复开行24对列车 预售监测护航旅客出行
- 河北首条通往俄罗斯远东地区国际集装箱航线开通
- 春节期间北京百余家博物馆开放 多家博物馆除夕不打烊
- 高风险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颈动脉超声
- 动物能帮助检测癌症吗
- 突发!澳大利亚发生两架直升机相撞事故
- (新春走基层)闽剧“村晚”欢欢喜喜过大年
- 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扎实落地
- 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首次突破8000点 创历史新高
- 各地和有关部门加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
- 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 震源深度30千米
- 中外执法部门代表在三亚共议旅游安全
- 今年三峡枢纽航运通过量达1.6亿吨 已突破历年最高水平
- 北京鼓励市级院校开展种业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 甲状腺癌是“懒癌”?别低估其威力!
- 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访华采风精品展在江西景德镇开展
- “美丽中国·七彩云南”春节文化周活动走进孟加拉国
- 热门推荐
-
- 长沙至新加坡航线复航 一季度湘新外贸增逾三倍
- 青海格尔木板蓝根丰收
- 中国央行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利率降至1.7%
- (经济观察)行业进入调整期 白酒股表现如何?
- 中国发布的投资税收指南已涵盖105个国家(地区)
- (杭州亚运会)亚运马术蕴藏着怎样的“无中生有”智慧?
- 美最高法院裁定得州可实施允许警察逮捕非法移民法律
- 15日至20日北京预计迎寒潮和持续低温 发布多项预警响应措施
- 延安博物馆开馆
- 世界看两会丨多国媒体人士: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对现代化的东方诠释
- 火锅和小面制作技术哪家强?重庆将办赛事引高手过招
- 为产业链创新发展带来新空间
- (新春走基层)长三角铁路持续做好低温雨雪天气防范应对
- 以军称将以不同方式和不同部队组合在加沙北部开展军事行动
- 离卸任只剩约10天 拜登政府再向乌克兰提供5亿美元军援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天信息产业紧缺人才岗位公布
- 重庆“文创地标”掀起“夜校热” :惠民可感可及 美好共创共享
- 女孩被福利院抚养长大 婚礼上五任院长将其托付给新郎
- 降低成本、畅通渠道 2023年多地跨境电商出口创新高
- 两部门联合发布制止餐饮浪费典型经验做法(第四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