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科研成果敲响警钟——生命之树的多个分支遭受“砍伐”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张佳欣
科学家对人类活动引发的大规模灭绝事件敲响了警钟。
9月18日,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研究揭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人类行为正在将“生命之树”的整个分支推向灭绝的边缘。
研究人员称,由于人类活动,动物物种灭绝的速度比平均水平高出35倍。这进一步证明地球历史上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正在进行,而且还在加速。
首次由单一物种造成的灭绝
刊登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称,人类在93万年前可能近乎灭绝,世界人口曾长期只有千人规模。西班牙《国家报》刊文称,尽管人类只占地球生物量的0.01%,但目前该物种已占现存哺乳动物总数的36%。人类饲养的牲畜占到了哺乳动物总量的60%,剩下仅4%的才是野生哺乳动物。
在我们的星球上,96%是人类和人类的食物。然而,人类的进步还在不断地挤压着其他动物的空间。
2018年9月14日,《科学》杂志的一篇社论称,因为人类的短视,让整个世界处在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边缘。如果想要阻止一场灾难性的物种灭绝危机,人类必须马上行动起来,在地球的空间和资源重新分配上作出改变。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是首次由单一物种造成的灭绝,也就是完全由人类造成的。之前的几次是由陨石和极端的地质过程造成的(比如恐龙大灭绝或第五次物种大灭绝),而且影响并不局限于单一物种。
人类导致物种消失加快35倍
科学家发现,不仅是单一物种,整个“属”,即生命树中种和科之间的分类级别,也在消失。
研究称,自公元1500年以来,在大约5400个属、34600个物种中,有73个属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物种已经灭绝。其中大多数灭绝发生在过去两个世纪内。鸟类总体上消失的属最多,达到44个,包括马达加斯加的象鸟、新西兰的鸵鸟和夏威夷的莫霍食蜜鸟。哺乳动物消失的属数量位居第二。此外,地球还失去了10个科和两个目。
据估计,目前脊椎动物属灭绝率比过去100万年高出35倍。如果没有人类的影响,这么多物种消失可能需要18000年。
研究还表明,至少1/3的已知脊椎动物的数量正在下降,并被挤压到越来越小的生态系统中。例如在20世纪初,有1000万头大象,而今天只有不到50万头,它们已经从许多国家消失了。
此外,消失的物种中也有些鲜为人知的生物,例如澳大利亚的胃蛙,它们吞下受精卵并在胃中孵化。它们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灭绝。胃蛙在吞下胚胎后必须关闭胃酸分泌,研究人员认为,该属动物本可帮助人们研究胃酸倒流和相关癌症,但它们的灭绝终止了这种可能性。
呼吁拯救残缺的生命之树
消失的属代表着一扇关闭的门。当它们消失时,独特的进化路径将永远消失,使生命之树“残缺不全”。
整个属的丧失可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在美国东部,大型捕食动物,如熊、美洲狮、狼已经消失,白尾鹿和老鼠的数量大量增加。而鹿和老鼠是传播莱姆病的扁虱的宿主,这导致美国每年都会发生数百万起这样的病例。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对野生空间的过度开发,还加速了对本可用于改善人类健康的资源的破坏。例如,尽管澳大利亚的胃蛙数量很少,但像这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就生命之树而言,如果一根较小的“树枝”(一个物种)脱落,附近的树枝可相对较快地生长出分支,以填补空白。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上的物种多样性或多或少保持稳定。但当整根大的“树枝”(属)脱落时,就会在树冠上留下一个巨大的洞——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需要1500万—2000万年的时间才能通过物种形成的进化过程“再生”,而人类不能等也等不了那么久。
为了避免或减轻物种灭绝带来的影响,研究人员呼吁要关注和保护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热带雨林。
“采取行动的机会之窗在迅速消失。”研究人员指出,未来20年发生的事情很可能决定着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未来。(科技日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年前9个月上海海关退运“洋垃圾”超1400吨
- 生动讲述红色题材故事 电影《高君宇》在山西正式启动
- 金风科技发布多款全新海陆旗舰产品
- 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出炉
- 餐饮消费提质扩容 地方菜入选美食榜单增多
- 数字焕活助力甲骨文破译
- 两部门发布6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城:“90后”小伙创业记 米粉搭上电商“顺风车”
- 调查显示人工智能在泰国企业应用正在增加
- 以军空袭加沙难民营致32死 美高官晤以总理
- 浙江宁波“红帮裁缝”内外兼修 绘就产业扬帆出海活力
- 总制片人揭秘《苍兰诀》:不刻意加糖,也不必须要虐
- 中新观陇“新闻+”作品联展第15站:书香弥漫兰州新区 展览“艺”犹未尽
- 对话新国企·聚力高质量丨全国政协委员赵晓晨:以新兴产业发展引领新质生产力形成
- 如何引导孩子在艺术中体验美好?业者建议“去神秘化”
- 中消协启动“激发消费活力”维权调查
- 小区大堂“变”商铺 业主无奈自筹:把我们的大堂买回来
- 超级跑者: 翻山越岭 日夜不停
- 雄安新区探索中国首例假期托管“三个全覆盖”
- 如何解决临床痛点?专家:医疗创新带来确切疗效、提升依从性
- 热门推荐
-
- 历史通识读物《探寻希腊人》《探寻罗马人》带读者客观认知欧洲文明
- “五一”假期全国组织群众文化活动47554场 1.66亿人次参与
- 突发!联合国直升机在海地遭枪击
- 江汉黄淮四川盆地有强降雨 华北黄淮等地将出现持续高温
- 广东年花市场火热 税务助“花经济”产销两旺
- 涉非洲裔男子尼科尔斯之死 美国5名警察将被传讯
- 未来一周全国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
- 商务部印发《自贸试验区重点工作清单(2023—2025年)》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靠山吃山”有了新吃法
- (上海自贸区十年)问答|上海自贸区如何与其他自贸区(港)联动共同构筑中国的“更高水平开放”?
- 伊拉克北部一机场遭无人机袭击 造成多人伤亡
- 活力青海 | “夏日夜经济”添上“文化味”
- 走进世界遗产景迈山 “品茗”布朗族烤茶文化
- 防疫科普:居家隔离人员防控要求细则发布
- 山西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粮食生产
- 如何让养老钱保值增值?如何选择养老理财产品?
- 中国—中东欧经贸快速发展
- 新疆莎车叶尔羌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破40万人次
- 元旦起,四川绵阳A级景区向全国医护工作者免票一年
- 8月27日央行开展472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