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国明清时期瓷器在科隆被盗 价值超百万欧元
中新社柏林9月14日电 据德新社13日报道,当地时间12日午夜,位于德国科隆的东亚艺术博物馆发生盗窃案,价值超百万欧元的9件中国明清时期瓷器被盗。目前肇事者在逃。
根据警方调查,肇事者于12日午夜破窗而入,并从展柜中偷走了物品。当时博物馆一名工作人员听到很大噪音,随后看到两名可疑男子身影,其中一人背着一个灰色方形背包。警方正在寻找更多目击者。
报道称,这些藏品出自16世纪至19世纪,是博物馆创始人在1906年到1911年间收购的,其中包括一些独一无二的藏品,如五彩壁瓶、莲花壶等。
科隆文化部门负责人斯特凡·查尔斯指出,熟知这些藏品的人有限,此类赃物在当地不太可能有转卖市场,希望通过公布物品图片和盗窃事件来阻止转卖。其还表示,将立即开始重新评估并深入审查博物馆安全性。
事件发生后,博物馆馆长邵兰·赫特尔深感震惊。她表示,比经济损失更痛苦的是几乎所有被盗物品都属于博物馆的创始收藏。她希望这些物品能重新回到该博物馆。
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13年,据称是欧洲第一家此类专业博物馆。该馆与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一起收藏了德国现存的最重要的中国、韩国和日本的瓷器、陶器和绘画等艺术品。(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商务部介绍《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 东盟四国参访团到广西考察交流 冀深化循环再生产业合作
- 影视剧,如何打破“续集魔咒”?
- 2024第七届古井贡酒·年份原浆桃花春曲节暨第三届古粉节开幕
- (经济观察)中国多举措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 保定易县牛岗乡等多个受灾区域移动通信抢通
- 西藏阿里日土边境派出所:一件件做实民生“小事”
- 两岸百余名专家学者福建东山共话关帝文化新融合
- 第十一届网络视听大会揭幕 快手聚势赋能网络视听行业新质生产力
- 中国新能源车自信“出海” “圈粉”世界
- 香港金管局与阿布扎比交换谅解备忘录 加强金融科技合作
- 【光明论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百余学者共探明文化活化利用
- 新条例 为肉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 中国A股能源金属板块周五走强
- 丘成桐畅谈数学人生:培养伟大数学家要“顺其自然”
- 韩国高速发生多起连环撞车事故 涉及车辆过百
- 江西省地域文化研究会换届:唱响赣鄱文化 助推经济发展
- “致敬暴雨中乘风破浪的逆行者”
- 普京签令 延长禁止进口西方国家部分食品措施
- 热门推荐
-
- 国际锐评丨“先开枪,再开口”美国陷入了怎样的怪圈?
- 联合国安理会加沙决议草案因美国否决未获通过 埃及表示遗憾和拒绝
- 部分公共场所“救命按钮”失灵 怎样避免紧急呼叫按钮成为摆设?
- 长三角与珠三角间首趟铁路快捷物流示范班列开行
- 商务部:前11月全国吸收外资1.04万亿元人民币
- (经济观察)延续冰雪游爆火之势 吉林谋“四季生金”
- 孤店子镇:城镇化建设中的幸福故事
- 清明特写:台胞之乡开展“代祭扫”“云祭扫”服务
- 以女性价值为“卖点” 《卿卿日常》缘何口碑下滑?
- 外媒最新曝光:俄罗斯恶作剧博主又骗过了美联储主席……
- 海外侨胞同祭“人文初祖” 共植寻根溯源“桥山柏”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权崎:让AI赋能数智电网 守护万家灯火
- 和田精彩亮相央视春节特别节目《2024东西南北贺新春》
- 中国邮政发行《太原方言》邮资明信片
- “绿色发展 长江对话”活动在湖北宜昌举办
- 日本高级外交官在美遇袭 嫌犯被控“偏见罪”
- 天津法院2023年判处“电诈”罪犯348人 涉案金额7900余万元
- 高铁线路打磨工:在海底隧道内精细打磨钢轨
- 看到沥心沙大桥断裂 货车司机王国梁拦桥救人
- 九九重阳祭奠先祖 癸卯(2023)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