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如何打破“续集魔咒”?
中新网北京8月9日电(记者 上官云)不久前,热播剧《唐朝诡事录之西行》迎来大结局。豆瓣评分也一路水涨船高,从最初的8.1分,变成了眼下的8.4分。
这部剧总共40集,由《降魔变》等八个单元故事组成,也是《唐朝诡事录》的第二季,改编自魏风华同名小说,讲述了卢凌风、苏无名等一行人的故事。
随着剧集的收官,人们开始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唐朝诡事录之西行》,是否打破了“续集魔咒”?对影视剧来说,续作得以超越前作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
是否赢得好口碑?
与第一季相比,《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大体还是原班人马,依旧由郭靖宇监制、柏杉导演。
从刚开播到大结局,《唐朝诡事录之西行》相关的许多话题都上了热搜。几个故事各有特点,观众热衷于讨论内容架构,以及人物的成长弧光。
例如,对于故事内容,有网友认为,案件的逻辑性一般,“还是脱离不了探案偶像剧那一套”。
但也有观众认为,质量比第一部上了一个台阶,摄影武打更加精湛;另外,它延续了第一部的快节奏,续集开篇很干脆,几集就讲了一个比较流畅的故事。
不过,从豆瓣评分来看,《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基本一直保持着比较好的口碑,不少人早早开始“催更”第三季,期待继续拍下去。
“这部剧在剧集整体规划上有较强的控制力。它能持续受欢迎,也表明源头创作的重要性,高质量的影像加上引人入胜的故事,使长视频的长处被发挥得很好。”专栏作家韩浩月表示。
如何打破“续集魔咒”?
另外一个层面上,《唐朝诡事录之西行》的高热度,也引起了人们对另一个话题的关注,即影视剧如何打破“续集魔咒”?
早前,《唐朝诡事录》播出后,曾小小的火了一把,剧情、服化道等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彼时即有观众表示想看到续集,但又担心质量跟不上,导致口碑不佳。
在影视剧领域,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即“续集魔咒”,一般指的是续集难以超越第一部。对爆红的影视剧来说,其续作想要达到前作的水准和关注度,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比如,早前火爆荧屏的“少年包青天”系列,第一部豆瓣评分达到了8.6分,第二部的评分是7.6分,也不算低,但直到播出很多年后,依然有网友留言评论:第一部最经典。
这倒不能完全说是“岁月滤镜”造成的。上一部作品的走红,往往会拉高观众的期待值,这就要求第二季必须拍出新意,在尽可能保证延续原有风格的基础上,给观众带来惊喜。
“通过前作,很多观众都和角色建立了感情,所谓原汁原味,第一个要求就是续作得尽量使用原班人马,保证人物具有延续性,更换主演往往是大忌。”韩浩月分析道。
“高质量”是影视剧能够赢得观众青睐的核心要素。韩浩月对此表示认同,出色的故事内容、人物设定等,是影视剧能否获得好口碑的基础,想要打破“续集魔咒”,首先要提炼戏剧核心,每一季之间有延续性,吸引观众看下去。
比如之前口碑较好的“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讲故事的风格基本相似,不会令人产生太大的割裂感;“唐诡”系列也是如此,“悬疑感”一以贯之,故事性始终比较强。
此外,还有一点,他认为,无论什么类型的影视剧,拍出来都是给观众看的,因而要尊重观众们中肯的建议,时刻联系当下,寻找主流观众与故事的共鸣。
“现在IP的价值愈发凸显,国产剧出续集的也有不少,有意识地从整体上控制好剧集的节奏,提升剧集质量,才是一部剧能够‘破圈’的关键。”他说。(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宁波舟山港-威廉港“中欧快航”首航
- 广西多措加强艾滋病防控 推进“新八大专项工程”
- 法庭搬进湿地 湖北咸宁公审一起毒捕野生鸟类案
- 中国文联“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新时代文艺的使命”开启征稿
- 吴为山谈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需坚持“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
- 中新真探:跷二郎腿会导致静脉曲张吗?
- 三星堆“上新”了——聚焦考古新发现
- 西藏举办藏语文学科教研员培训
- 俄罗斯圣彼得堡发生公共汽车坠河事故 7人死亡
- 快来看,烤羊肉串也有全国冠军!
- 上半年文旅餐饮等消费投诉较多 中消协呼吁改变侵权问题高发状况
- 中菲执法部门合作遣返180名在菲从事离岸博彩中国公民
- “数字文旅”激活中国新生代线下消费热情
- “一树一策”“一树一档” 陕西持续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水平
- 郑州住房“以旧换新”有啥要求 看看你的房龄够不够?
- 做“有温度”的就业指导服务
- 哪个行业农民工月均收入更高
- 江苏海铁联运上新:徐州至连云港“海铁联运+抵港直装”首发运行
- 端午假期北京市属公园接待游客124万人次
- “仙草入食”大道宽 “中国铁皮石斛之乡”解12年“意难平”
- 热门推荐
-
- 中国(甘肃)—泰国(曼谷)医疗器械及中医药产业国际招商推介会曼谷举行
- 税务总局谈个税“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2023年度人均减税超1000元
- 预防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多位专家支招
-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举办,带你回顾精彩瞬间
- 彰显“津味曲艺”特色 新编曲艺剧《硕二爷传奇》在天津首演
- 上半年山西实际使用外资4.94亿美元 同比增144.26%
- 日媒:岸田文雄内阁集体辞职
- 拓市场、抓订单、稳份额 山西印发“千企百展”行动计划助企走出国门
- 打造宋朝文化盛宴 江西吉安县开启文化景区新模式
- 2024北京直播电商购物节开幕 激发消费新活力
- 办理VIP送高额返利?小心预付费式旅游产品“陷阱”
- 青海循化:撒拉人家宴宾客 “歪果仁”乐尝花式面点
- 科学家揭示生物在史上最大灭绝事件中形态演变过程
- 广东成功培育金滩柽柳苗15万株 海岸带生态修复又添“利器”
- (新春见闻)闽南乡间唱芗剧 台湾“小生”春节好戏连台
- 俄乌局势进展:欧洲两国暂停进口乌农产品 俄称乌炮击顿涅茨克市中心
- 山东完善“科技大市场”体系 激活现代产业发展“动力源”
- 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创新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 老幼共托,效果如何?
- “鲨鱼夹”竟有这么大的安全隐患?这些场景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