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上新”了——聚焦考古新发现
目前,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三星堆新发现的6座坑中,3号到6号坑已经清坑。7号和8号坑,也已进入发掘尾声。昨天我们在节目中看到了8号坑的明星文物独角兽“猪鼻龙”、羽翼镂空的青铜鸟,日前,8号坑一件戴着象牙耳坠的青铜立人像也终于露出真容。它双手环握一条龙,尖尖的帽子上还装饰着鹿角,展示着三千多年前古蜀人的想象力,也给专家解码三星堆谜团,带来了新线索。
握龙者戴鹿角帽 立人像现新造型
8月10日,随着叠压在上面的一件眼形器提取出土,三星堆8号坑东侧紧邻坑壁处的尖帽持杖立人像,终于显现出完整的侧影。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工作队 赵昊:这是一个8号坑看到比较奇特的形象,他的手上并不是中空的,手里面拿了一个我们暂时称为龙头杖的东西。龙头从下面像一个U形的弯一样转上来,龙头在下,龙身在上。以象牙作为耳朵上的装饰,甚至尖帽上我们看到现在还存在鹿角的装饰,都是以前没有见到过的形象。
造型全新,但由于人像底部仍有断茬,专家推测,它极有可能是一个更大青铜器的附件部分。此前,3号坑出土一件持鸟立人像,人像手握的是凤鸟形杖。随着清理工作展开,考古人员在8号坑出土的大型青铜神坛上,也发现了部分人像手持器物。更多手持礼器形象的出现,给专家解码三星堆青铜人像双手环握的究竟是何物、推测三千多年前古蜀人祭祀场景,提供了新的线索和启示。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工作队 赵昊:以前在1986年发掘完之后,实际大立人手里边拿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有过很多的猜测,有的学者提出拿象牙或者拿一些金杖之类的器物。在这次发掘中我们现在有一些答案了,他们似乎拿的是不同的东西,每个人持握自己仪式性的用具吧。
据介绍,商周时期中原地区很少出现权杖这类器物,西北西南地区则存在较长时期的权杖使用传统,尤其在西南地区,直到战国时期仍有沿用。而在杖首添置精美装饰,则显示出这些区域的古人在兼收并蓄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物质文化。
青铜方罍:腹藏百余玉珠玉片 最薄0.5毫米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和修复中心。本轮发掘的珍贵文物,在这里重焕光彩。一件从8号坑出土的青铜罍,文保人员在其内部发现了上百件玉珠玉片,最薄的只有0.5毫米,工艺极为精湛。
这件青铜方罍,今年6月13日从8号坑东北角提取出土,高33厘米,宽18厘米。出土前,与它紧邻的8号坑国宝重器大型青铜神坛和大型青铜神兽相比,方罍称得上小巧玲珑。近期,文保人员对它内部展开清理,清理仅过半程,就接连取出玉管、玉珠、玉片等,数量多达上百件。
另外,在这件小型青铜方罍中,文保人员还取出了几十枚海贝。专家介绍,考古发现表明,三星堆古蜀人通常将青铜罍等用作储藏器,存放物品通常以海贝和玉器为主。存放玉珠已较为少见,存放的玉珠密度如此高,则更为罕见。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工作队 赵昊:罍在中原地区是一个明显的酒器,它是用来盛酒的,在这边的话就明显是用来装珍贵的东西的了。
专家表示,根据以往的出土文物和发掘经验,这些玉珠的功能相对好判断,初步确认为串饰,三千多年前,可能用作古蜀人的项链或手链。那么,这些玉珠以怎样的形式串起来?专家表示,该项复原工作,有待从其他青铜容器中发现更多的类似器物,才有望揭开谜底。
7号坑镇坑之宝清理方案已具雏形
1986年至今,在三星堆持续了近40年的考古发掘中,始终没有发现文字。因此,此前7号坑出土的镇坑之宝“龟背形网格状器”,被寄予厚望。目前,“龟背形网格状器”出土已经两个月,它的清理方案已有了雏形。
专家介绍,7号坑发现的龟背形网格状器,上下两半铜网格将一块完整玉器牢牢锁住,造型极为独特,在中国青铜时代出土文物中前所未见。然而,一经发现就被认为是“镇坑之宝”,更在于目前发现的三星堆所有器物里,龟背形网格状器,包含文字,或者符号,或者图案的可能性最大。因此,考古专家对它的清理,极为慎重。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工作队 黎海超:龟背形网格状器这件器物,我们一直觉得,会承载某种重要的信息,这个信息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某种图案或者是其他未知的符号,但无论是哪一种,这种信息只要存在的话,那无疑对于我们理解三星堆解读三星堆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新的突破点。
出土前,龟背形网格状器,就已经清理了上半部。出土后在实验室随即进行翻转,考古专家希望在下半部保存状态相对良好的泥土和玉器表面,找到期待已久的符号信息。据介绍,已有雏形的清理方案大致遵循两种清理思路:一是按照铜网格既有的布局,逐格清理,但无法保存全貌,极易错过重要信息。二是将铜网格完全打开整体清理,但网格四角存在变形,且龙头与网格的连接结构十分复杂,如何打开,成了考古人员最大的难题。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工作队 黎海超:现在我们首先想要通过用X光、探伤这样的一些方式,去弄清楚龙头跟网格之间的这样一个连接关系。我们现在是给予它最大的一个程度的最谨慎的方案去做它,整个的这个过程虽然非常困难,但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总台央视记者 张立雷 广汉台 许睿 李冬阳)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西新余店铺火灾事故已致39人遇难 现场救援已结束
- 央行公示拒收人民币现金案例
- 中国—塞尔维亚自贸协定将于7月1日生效
- 金观平:吸引更多外资来华投资展业
- 有聊丨吴倩:天赋是给演员的馈赠 演技精进也需自身努力
- “美在万物生”艾瑞卡国际儿童画公益巡展北京展开幕
- 小学生沉迷玩烟卡?两部门回复
- 12000多个摄像头!南水北调“穿黄”工程数字孪生系统揭秘
- 墨西哥总统回应特朗普:建议将北美洲改名为“墨西哥美洲”
- 2024国庆档新片票房破4亿
- 千里续写“山海情” “80后”医生以蜂疗插上乡村产业“翅膀”
- 以色列总理与美国总统通话 讨论加沙停火事宜
- 浙江今年将为80万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帮扶
- 宋韵沉浸大戏《今夕共西溪》焕新回归 新增游园互动体验
- 中国驻菲大使会见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公共知识分子”项目代表团
- 京津冀蓝皮书:多措并举加强三地自贸试验区联动机制建设
- 1—6月全国办理跨省异地电子缴税超380亿元
- 落实减费让利,农业银行这样做
- 韩失事客机黑匣子外壳受损 解读工作至少需一个月
- 新加坡旅游局瞄准中国西南市场:将提供更多便利与更好体验
- 热门推荐
-
- 机械助力小麦抢收 科技显著提升作业效率
- 11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934元 上调1个基点
- 内蒙古将从三方面发力 推动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提质升级
-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遭遇强降雨天气 当地交通陷入瘫痪
- 严格保护耕地 节约集约用地
- 向“榜样”学习 第七届“感动石化”人物揭晓
- “我为中山路作幅画”登场 厦门22位名家助阵
- 外媒:黎巴嫩南部遭以军袭击 遇难人数升至182人
- 7片海外甲骨以数字化形式“归乡” 相关数据将与世界共享
- 博物馆差异化发展大有可为
- 男子因撑伞“羞耻”被晒伤?医生提示晒伤不止于晒黑
- 浙江金华全域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局地将超40摄氏度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
- “时间银行”+环保行动:台湾社区营造师的新探索
- 你知道吗?“北海道酸奶”原来是国产
- 我爱我家2024年上半年营收58.2亿元:扭亏为盈,韧性显现
- 广东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中期评估报告发布
- 盘活闲置“空心屋” 湘籍侨商回家乡服务乡村振兴
- 未来五年没有“年三十”等于没有除夕?专家解疑
- 前三季度全国空气和地表水质量总体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