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称,海洋热浪对底栖鱼生物量的影响有限
中新网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生态学研究论文显示,海洋热浪对底栖鱼生物量的影响有限。研究人员称,虽然某些情况下,短期热事件之后确实会出现生物量减少,但这不是规律而是例外,令人好奇的是这种变数出现的原因。
该论文介绍,气候变化被认为与极端温度事件有关,这类事件对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组成有较大影响。海洋热浪会造成一系列下游影响,包括珊瑚白化、物种取代和受影响生境的种群变化。不过,海洋热浪一般在多大程度上对生态系统有负面影响,或是这些影响是否能与自然和抽样变异性区分开来一直不清楚。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Alexa L. Fredston与合作者一起,分析了1993年至2019年的248次海底海洋热浪对北半球大陆架生态系统中海洋鱼类的影响,涵盖的气候范围从亚热带一直到北极。其对海洋热浪的定义为海底温度异常值超过该地区季节变化的第95个百分位以上至少5天的一段时期。本项研究期间共开展超过2200万次观测,观测结果来自包含1769种底栖鱼类群的8.2万次单独渔获。这些数据采集自18次长期科研拖网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了大西洋西北部和东北部以及太平洋东北部的纬度45度。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这次研究发现,虽然一些物种的生物量会在海洋热浪后显著减少,但整体鱼类生物量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且就算调整了纬度、深度和个别物种性状这些因素,这些改变也很难与自然和抽样变异性区分开来。此外,这些热浪与热带化(获得热相关物种)以及去寒冷化(丧失冷相关物种)之间也没有显著相关性。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影响有很高的变异性,个别物种会受影响但不存在整体上减少的情况。
《自然》同期发表同行专家的“新闻与观点”文章指出,该研究结果表明,有必要理解为何海洋热浪对某些物种的影响看似大于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从而能在全球气温持续上升的情况下保护好这些生态系统。(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阿拉斯加州发生5.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新春走基层)打年糕、百家饭、“猢狲包”……杭州孩童寻祖辈乡村年味
- 一季度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呈“三下降两稳定”特点
- 山西大宁果农“抱团”共发展:口袋鼓起来 家底厚起来
- 澳大利亚央行连续第四个月暂停加息
- 吸纳农村低收入人口等从事家政服务
- 坦桑尼亚前外长:“中国是值得信赖的老朋友,两国人民越来越亲” | 世界观
- 致敬这些编织好生活的人
- 深中通道车流量累计突破1000万车次
- 河北21个气象站点气温突破6月中旬极值
- 国家外汇管理局6个“加力”明确2025年重点工作
- 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开展贸易投资洽谈
- 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十年——新使命 新高度 新表达 新生态
- 甘肃文化品牌:一本《读者》杂志,让读者心灵世界“亮”起来
- 报告:二季度南宁、长沙、成都等省会城市成为人才就业“新高地”
- 服务员该不该给棉花娃娃过生日?网友吐槽海底捞引发热议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工作 加大预赔力度
- 第二届网络空间安全(天津)论坛即将开幕 聚焦全球网络安全合作
- “AI”赛道上的“90后”创业者:探索人生的无限可能
- 拼多多携手科技小院 让“爱媛38号”更好吃、更赚钱
- 热门推荐
-
- 美国拒绝说服以色列立即停火 世卫组织谴责对医疗机构的袭击
- 2024迎进博“浦江第一湾”水上搜救综合演练在沪举行
- 超强台风“杜苏芮”来袭 厦门五通客运码头封港
- 新版《珠江航运史》编撰完成
- “50后”女子借用5个账户交易超35亿元!广东证监局:罚款40万元
- 5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为1.74 同比上升1.2%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江西:全力建设“旅游诚信省”
- 前七月完成水利建设投资6894亿元 开工三十四项重大工程
- 湖北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2743件
- 全球七千多部纪录片将参展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 四部十五册《中国佛教美学典藏》在京面世
- 哈萨克斯坦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长:期盼中方在哈增设鲁班工坊
- “敬礼娃娃”郎铮今日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
- 听专家讲“肺”话:早发现、早诊断 应尽早抗纤维化治疗
- 中国建设银行:近期个人住房贷款受理投放环比回升
- 农业大省吉林“专属气象服务”助特色农产品丰收
- 中原文化+岭南文化 湖南耒阳这个东汉古墓不一般!
-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白茶第一村”:一片绿叶成金叶
- 广西南宁通报法院与企业合作收停车费:5人被停职检查
- 叙利亚军方:以色列袭击叙南部致2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