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多国要求归还文物!大英博物馆成英国“耻辱”?
中新网8月28日电(甘甜)安保漏洞百出,疑似“家贼”犯案,近日来,有着270年历史的大英博物馆再传失窃丑闻,大量珍贵文物下落不明,引发英国国内外舆论震惊,英国媒体甚至直呼这是“全国性的耻辱”。
有媒体曾形容,大英博物馆是收藏英国所谓“殖民战利品”的仓库。而今,失窃丑闻持续发酵,其保护文物的能力再受质疑。多国纷纷提出抗议,要求归还本国文物。
不翼而飞!多达2000件藏品或丢失
大英博物馆董事会董事长乔治·奥斯本8月26日透露,据估计,流失的文物数量可能多达2000件。
流失的藏品包括:
·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19世纪的黄金、珠宝
·银项链
·古钱币
·多件陶瓷碎片
·其他未被展出的多件文物等
虽然博物馆已经开始追回一些被盗物品,但国际艺术品追回公司CEO克里斯托弗·马里涅罗认为,追回失窃文物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这其中存在复杂的法律和鉴定问题,且许多被盗藏品似乎没有得到适当的分类和记录。
“家贼”难防,大英博物馆有心包庇?
令外界感到更加意外的是,文物失窃很可能是“家贼”犯案。
英媒报道称,丢失的藏品被认为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人拿走,其中一些藏品最终在电商网站上以远低于实际估价的价格出售——据称,其中一件价值高达5万英镑的罗马文物的售价,仅为40英镑。
涉事员工或是在该机构工作了30多年的、地中海文化资深策展人彼得·希格斯。
据丹麦艺术收藏家以太·格拉德尔爆料,早在几年前,他就发现有人疑似在电商网站上售卖大英博物馆的珍贵藏品。其证据显示,卖家的电商网站账号与希格斯使用的社交媒体账号相同。此外,卖家的Paypal账户据称与希格斯名下的银行账户相关联。
然而,格拉德尔表示,当他于2021年向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菲舍尔等人发出警告时,却遭到了对方的极力否认。
格拉德尔说,“他基本上是让我滚蛋,管好自己的事”,“我无法理解任何负责任的博物馆人员,怎么能看到藏品被盗的证据却不立即发出警报的呢?”他还指责菲舍尔“将一切都掩盖起来”。
目前,大英博物馆称,已解雇一名员工并通报警方。伦敦警察厅也已展开调查,但尚未逮捕任何人。
安保漏洞百出,失窃案频频发生
舆论压力下,大英博物馆馆长菲舍尔8月25日宣布引咎辞职。然而,他的离职并未能平息外界对博物馆文物管理能力的质疑。
据介绍,成立于1753年的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收藏800万件藏品。但在牛津大学罗马艺术领域教授马丁·赫宁格看来,博物馆对藏品的“疏忽”和“漠视”最终导致窃贼认为,他们可以偷走大部分东西。
事实上,过去多年来,大英博物馆盗失窃案频频发生。
1993年,该馆收藏的罗马硬币被盗;
2002年,一尊有2500年历史的古希腊雕像被盗;
2004年,十余件中国铜镜、盔甲和宝石被盗;
2017年,一枚价值75万英镑的卡地亚戒指钻石被曝在2011年就已失窃……
“大英博物馆安保极其糟糕,多年来让盗贼偷走贵重物品。”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博物馆前工作人员对英国《独立报》指出。
有分析称,大英博物馆约有8万件文物公开展出,其余大部分的藏品都被存放至不同的地点。但由于许多文物并没有进行建档,编目错漏百出,加上年代久远,从而让盗贼有可乘之机。
多国发声!把文物还给我们
作为收藏英国所谓“殖民战利品”的仓库,大英博物馆真的能保护好文物吗?在英国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丹·希克斯看来,此次盗窃事件,应该促使大英博物馆改变其“作为文物保管者的‘帝国主义’立场。”
连日来,多国也纷纷发出呼吁,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本国文物。
据英国天空新闻网8月24日报道,尼日利亚国家博物馆和古迹委员会主任阿巴·蒂贾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令人震惊的是,有的国家和博物馆一直告诉我们贝宁青铜器放在尼日利亚不安全,但现在,在他们那里却发生了盗窃事件。”
古贝宁王国青铜器作为非洲最珍贵的文物之一,于1897年被英国士兵和水手抢掠一空,随后散落在欧美多家博物馆和私人收藏者手中,其中最大的一批共计900多件青铜器藏于大英博物馆。
蒂贾尼对此表示,“这些是被盗的文物,它们应该回到它们所属的地方。”他强调,该国将在数周内向大英博物馆和英国政府致信,要求立即归还。
与此同时,希腊也向大英博物馆发出了类似的诉求。
1801年,英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埃尔金伯爵从帕特农神庙雕塑上拆下石雕并运走。这些石雕主要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希腊大约从30年前开始要求归还文物,而英国政府一直坚拒并称,帕特农神庙雕塑并非战争掠夺,而是合法途径获得。
希腊考古学家协会负责人认为,在大英博物馆发生此次失窃事件后,英方不能再声称所谓希腊文化遗产在英国会比在希腊受到更好的保护。
不少网友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要求大英博物馆采取行动。有人表示,“大英博物馆什么时候能归还他们从埃及、印度和伊朗偷来的东西?我可以列出更多受害国家……”
还有网友呼吁,“我们强烈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所有被盗的文物。被殖民主义者夺走国宝的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找回他们的文物。”(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万千气象看福建·唱响海上牧歌”网络主题活动在福州启动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每年大几千万税” 不能成为企业排污底气
- 美国肆意扩大债务规模,是在玩“庞氏游戏”
- 昌九高铁南昌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中支主桥顺利合龙
- 阿尔茨海默病恶化的分子“黑手”发现
- 广西柳州一交通事故造成民房倒塌 致1死3伤
- 杭州极弱磁大设施将开建 构建“科学-技术-产业”创新生态圈
- 展现时代变迁 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美术精品展南宁开幕
- 2023(第五届)健康建筑大会在京顺利召开
- 产业西进 何以广西?——2023年中国(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侧记
- 节日文化融入园林景观 北京市属公园推出37项七夕游园活动
- 边境移民危机升级 美国社会撕裂加剧
- 孩子近视治疗度数反飙升?这些“智商税”不要交
- 黑龙江孙吴:男子收拾仓房发现59发子弹上交民警
- 广西医疗队为万余名柬埔寨、老挝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京城老服装市场十年蝶变“新”生
- 联合国工发组织总部举行Global Call 2023全球方案征集启动仪式
- 广东封开发生一起小汽车冲撞摩托车事故 有人员受伤
- 智利发生一起直升机坠机事故 致1死3伤
- 热门推荐
-
- 欧洲JUCIE探测器成功发射——木星,给您点的“果汁”已出发
- “鲲鹏”公益夏令营吹响全国科幻小作家集结号
- (乡村行·看振兴)江苏泰兴:“东方克雷蒙娜”黄桥奏响乡村“振兴曲”
- 河北定兴戏剧盔头:历经五代传承 续写戏剧头饰情缘
- 不要过度依赖美国!马克龙吁欧洲发展自己的防空系统
- 施耐德电气加码在华投资 打造全新“零碳工厂”
- 青海民和灾后重建见闻:管线抢修保春耕 校舍维修一新
- 三部门联合发布《202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 中国农机装备产业互联网数字生态园在河北高阳开园
- 《玛纳斯》,千年史诗焕发生机
- 文化“搭台”法治“唱戏” 安徽网络普法有看头
- 一汽丰田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 增速跑赢“大盘”
- 遭遇持续性强降水 杭州全力应对汛情考验
- 市场监管总局:各地交换共享信用修复数据超71.15万条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离不开民营经济持续发力
- 菲律宾吕宋岛西部沿海4天49次地震 官方警示海啸威胁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击退乌针对克里米亚的无人机袭击 美延长涉乌紧急状态
- 广东首家自然科学类国家二级博物馆诞生
- 日本内阁府职员涉嫌偷拍女高中生 被警方逮捕
- 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神秘蛇境”蛇年生肖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