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败后,他们以亲身经历讲述罪恶历史
中新网8月15日电(魏晨曦) 78年前的今天是一个永不能忘却的日子。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苦难和创伤永远不会被忘记;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暴行更不会被抹去。
过去几十年间,一些日本侵华老兵、政治人物、有识之士和民众纷纷表达忏悔。他们以亲身经历或感受告诉国际社会:日本侵华战争造成的影响不仅是切实的历史之痛,更是人们的心灵之殇。
在一封遗书中,一名日本侵华老兵曾写下忏悔:“此刻,我已是一个87岁的老人,孤身一人住在纽约。我的良心每日都在文火的煎熬中度过。几十年间,我的妻子离奇失踪,女儿一家四口无一生还。这些灾难让我痛不欲生,在内心深处,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早年的罪孽在发酵。”
“1937年,我作为新兵加入侵华战争。我们踏着满地血污和尸体占领了苏州,一路能烧就烧,能毁就毁,能杀就杀。战争结束后,我回到了日本,却再也找不回从前的安宁。晚上我总是噩梦缠身。”
“几十年前在中国境内,我干了一个日本军国主义士兵能干的一切,我不能回避,也不能粉饰。我自知罪恶深重。”
黑田千代吉也是一名日本侵华老兵,回忆起战争,他表示,因为从小受到“为天皇而战”的教育,每当听到“天皇”这个词,他就会毕恭毕敬地站着听。没人告诉他,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和发动战争的动机等事实。他为曾经犯下的恶行,向当年所行之处遇到的中国人,致以诚挚歉意。
战后,除了日本侵华老兵,也有一些日本政客表达了歉意。1972年,时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受周恩来总理之邀访华。作为这次访华的成果,中日双方同意发表《中日联合声明》。声明中表示,日方“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责任,表示深刻地反省”。自声明公布之日起,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此后,铃木善幸、中曾根康弘、海部俊树等多位日本前首相以及明仁天皇都曾就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的伤害向中国致歉。
2013年,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访问南京,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鸠山在看完纪念馆后说:“我秉承鸠山家族‘友爱’的家训,怀着对二战的忏悔之情,为日本的罪行道歉。”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发动的侵略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也把日本人民推向苦难的深渊。
日本战犯城野宏在其忏悔录中写道:“我痛恨使我犯下罪行的日本帝国主义。我过去认为依靠战争占领中国,把中国变成殖民地,是日本的利益,是爱国行为。可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毕竟要被人民所打倒。我不能允许中国人民和我的日本同胞们重新蒙受战争的灾难。”
在日本人的公开忏悔中,还有一些声音,来自有识之士。《朝日新闻》记者本多胜一是最早全面采访和揭露日军侵华罪行的日本记者。他将日军犯下的罪行连载在《朝日新闻》,引起了日本国内的轰动,随后还将事实写成书籍,包括《通向南京之路》《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与日本的现在》,以此让更多日本人了解历史真相。
东京大学教授南原繁在公开演讲中忏悔:“我们可曾教给学生‘根据自己的良心去行动,哪怕是拒绝国家的命令’那样的精神呢?没有,我们不敢说。如果我们能够说出那样的话,就能首先站起来批判国家的战争政策。现在,我们在反省自己的怯懦,反省自己没有勇气。”
5月3日是日本的宪法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数以万计的日本民众自发聚集到东京街头,通过集会来反思日本的战争罪行,并呼吁和平、反对修改和平宪法。一名日本民众曾表示,“我的奶奶经历了4次战争,她的遗言是:绝不要战争。”
尽管反对修宪之声不绝于耳,但日本政府并未正视历史,反而修改教科书、制造南京大屠杀“虚构论”,在强征劳工和慰安妇问题上漠然处之。部分政客屡次参拜供奉战犯的靖国神社,从未在正式场合承认侵华战争的性质,甚至肆意歪曲、否认侵略事实。这一切,都释放出极其危险的信号。
2023年是日本战败78周年,“8 15”已成为一个象征,它宣示了正义者的胜利和侵略者的失败,更提醒战争始作俑者深刻反省侵略罪行,不再重蹈军国主义覆辙。
日军当年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忏悔声声,抵不回那无数逝去的生命;更何况,无论呐喊声如何震耳欲聋,也叫不醒部分装睡的日本政客。惟有直面历史,承担责任,才能防止悲剧重演;惟有认清现实,反思罪行,才能真正地走向未来。(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宣布:将研发这种新型核武器!
- 苏州市工业园区一高架今晨发生多车相撞事故
- 强势复苏 体验升级——2023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观察
- 作家许诺晨:儿童文学作品要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 《彩云之南》创新亮相“八点见”发布会 数字技术助推民族音乐发展
- 哈萨克斯坦举行共和国日颁奖仪式 托卡耶夫发表讲话
- 皇家园林晋祠七夕上演“中国式浪漫” 再现古代婚礼情景
- 荷兰对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 中国商务部回应
- 中新健康丨专家: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天山之子张仲瀚》杀青
- 菲律宾一季度汽车销量增长12.7%
- 2023国际茶业合作发展论坛助力中国茶与世界“双向奔赴”
- 三大畅通行动 三大招牌服务 招行加速推进支付体验优化
- 内蒙古四地同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 浙江舟山:统战成员“各显身手” 海岛乡亲“富起来”
- 老中青三代扛起“华夏绝艺” 福建建瓯挑幡传承三百余年
- 2023元旦假期消费洞察:北京“仪式感跨年”关注热度全国居首
- 安徽国资国企研究院揭牌成立
- 年产值破600亿元 重庆璧山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加拿大 加方追加对乌支援
- 热门推荐
-
- 料峭春寒 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梅花绽放似烟霞
- 北京多家场馆景区9月1日起恢复周一闭馆
- 中外动画名家齐聚牡丹江 共建“东北亚动漫之都”
- 零食包装不能过度“膨胀”
-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小灵猫现身广东中山
- 台湾20多名新兵群体斗殴被移送法办
- 拉萨车站多彩活动庆“三八”国际妇女节
- 图览 | 这个称中国人为“老乡”的国家,第三次迎来APEC
- (新春走基层)助企破解“订单荒” 运城海关促外贸保稳提质
- “尔滨”新春消费热度高居不下,美团数据显示春节旅游消费预订量排名全国第四
- 家长与孩子沟通 尊重应是基础
- 北京设计与艺术博览会带来“焕美生活”
- 云南西双版纳持续释放开放活力 边境村幸福和美
- 酷暑难耐游泳正当时 远离中耳炎、红眼病这样做
- 8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降幅收窄
- 中国—东盟深化保险领域合作 创新跨境合作模式
- 美焚烧“毒列车”污染土壤引担忧,美前官员:计划“令人震惊”
- 俄乌冲突延宕两年,2024能否迎来转折?
- 探访贵州桐梓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便民生活 只需“一刻钟”
- 新冠病毒因何不停“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