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危机层出不穷 四年来全球新增1.22亿饥饿人口
北京时间2023年7月12日晚上10点,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共同发布了《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报告指出,自2019年以来,各种危机层出不穷,全球新增1.22亿饥饿人口。目前全球约有7.35亿饥饿人口,而2019年,这一数字为6.13亿。
五家机构警告称,如果放任态势发展,世界各国或将无法如期实现到2030年消除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注 1
非洲饥饿人口比例是全球平均的两倍多
2023年报告指出,2022年全世界有6.91亿至7.83亿人面临饥饿,中位数高达7.35亿。也就是说,较新冠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全球增加了1.22亿饥饿人口。
尽管在2021至2022年间,全球饥饿人口的增加态势已经得到遏制,但全世界还有很多地区在粮食危机中越陷越深。报告显示,2022年,亚洲和拉丁美洲在减少饥饿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西亚、加勒比和非洲各次区域的饥饿水平仍在攀升。在饥饿人口比例方面,非洲依旧首当其冲,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人食不果腹,饥饿人口比例是全球平均的两倍多。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发布会上指出:“目前看来还有一线希望,部分区域稳步推进,有望到2030年如期实现部分营养目标。因此,国际社会应全力以赴,快速果断付诸行动,努力重回正轨,如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加强韧性建设,有力应对危机和冲击,减轻冲突和气候等不利因素影响,消除造成粮食不安全的根源。”
在报告前言中,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农发基金总裁阿尔瓦罗·拉里奥、儿基会执行主任凯瑟琳·拉塞尔、粮食署执行干事辛迪·麦凯恩和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到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关于‘零饥饿’的具体目标,无疑是一项艰巨挑战。事实上,到2030年,全世界预计仍将有近6亿人面临饥饿。这些都是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背后的主要因素,已成为全世界‘新常态’。我们别无选择,唯有加倍努力,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坚实依托农业粮食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各项具体目标。”
关注 2
1.481亿五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
报告发现,2022年,粮食安全形势和营养状况依然严峻,按照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发生率衡量,全世界有24亿人无法持续获取食物,约占全球人口的29.6%,其中约有9亿人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
同时,世界各地民众获取健康膳食的能力出现减弱,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超过31亿人无力负担健康膳食,比例高达42%,总人数较2019年增加1.34亿。
在营养摄取能力更弱的儿童中,营养不良困扰尤为明显,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1.481亿五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4500万消瘦,3700万超重。
就儿童营养不良问题而言,城乡之间差别明显,报告显示,农村地区儿童发育迟缓发生率为35.8%,高于城市地区的22.4%。农村地区消瘦发生率为10.5%,高于城市地区的7.7%,城市地区超重发生率为5.4%,略高于农村地区的3.5%。
值得欣喜的变化是,纯母乳喂养率稳步提高,报告显示,48%的六个月龄内婴儿从中受益,接近2025年具体目标。不过,仍需再接再厉、携手并进,争取到2030年如期实现各项消除营养不良的具体目标。
关注 3
城市化推动农业粮食体系变革
报告还指出,在全球,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是“大势所趋”,这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膳食模式和食物结构。到2050年,预计每10人中就有近7人在城市生活,各国政府和其他有关各方在努力应对饥饿、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的同时,必须积极把握城市化趋势,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加以重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能再以简单的城乡二元分割观念看待城市化对农业粮食体系的变革作用。随着人际交往日益频繁,城市与农村互通持续加深,亟须转换思路,确立城乡辐射区域这一更为立体的视角。报告首次系统性记录了11个国家的城市化变迁。报告表明,除了城市家庭,城乡辐射区域家庭的食物采购支出比例同样颇高,远离城市中心的家庭也是如此。此外,报告还得出新发现,指出深加工食品也在一些国家城郊和农村地区逐渐普及。
遗憾的是,空间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地区粮食不安全状况更为严峻。报告显示,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影响农村地区33%的成年居民,城市地区的比例则为26%。
报告建议,为有效加强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必须全面把握城乡辐射区域与农业粮食体系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为政策干预、行动和投资奠定基础。
关注 4
后疫情时代怎样消除饥饿
《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每年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联合编写。1999年创刊以来,报告持续监测和分析世界各国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和改善营养的进展。
在今年的报告发布会上,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指出,“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各国复苏步伐不尽相同,在这一‘新常态’下,气候变化、冲突和经济动荡叠加共振,使得本已脆弱不堪的群体更加岌岌可危。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
农发基金总裁阿尔瓦罗·拉里奥表示,“我们仍有希望建设一个没有饥饿的世界。缺的是投资和政治意愿,难的是全面施策。只要各国给予高度重视,我们就能消除饥饿。”
粮食署执行干事辛迪·麦凯恩表示,“饥饿问题不断加剧,而我们迫切需要保护最弱势群体的资源。全人类正在面临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全球社会同情弱势群体遭遇,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促进扭转形势,遏止并减少饥饿现象。”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针对儿童营养问题表示:“儿童消瘦发生率之高,始终让人无法释怀,减少儿童超重的工作并无进展。亟须制定针对性公共政策、投资和行动方案,构筑更健康的食物环境,惠及所有人。”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艺术节进乡村,外来和尚如何念好经?
- “吃素养生”关键并非吃素,而是均衡饮食
- 打破旅游边界网红城市下一步该怎么玩
- 冰冻黄色预警:河南山东湖北等7省部分地区有冻雨或冰粒
- 热门线路“开售即候补”!国庆假期火车票怎么买?
- 商务部:针对美国PVH集团不可靠实体清单调查正依法有序推进
- 俄乌局势进展:普京称俄方从未拒绝和平谈判 美国将向乌提供3.25亿美元军事援助
- 可可西里网红狼被车撞死?可能都是投喂惹的祸
- 京雄高速(河北段)首批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发车
- 专家学者共话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拓展价值 融入新时代
- 2024古村古建保护发展交流会在山西高平举办
- 中新健康丨冬春交替孩子易患呼吸道疾病 专家:可通过免疫调节剂“训练免疫”
- 剧作家谢丽泓:越剧《钱塘里》原型故事发生在我家
- 钢铁业超低排放改造成效显著
- 蔡磊的2024:未到绝境处,彼岸花不开
- 探访海派中医文博馆:在千年古镇遇见中医药老物件
- 西安将开通至匈牙利布达佩斯全货运航线
- 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实现19000例 纪录再刷新
- 秦刚会见东盟秘书长高金洪
- 央行副行长张青松:将推动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
- 热门推荐
-
- 中新健康|HIV感染者易合并HBV和HCV 专家:规范诊疗是关键
- 世界是否已经摆脱化武梦魇
- 对中国起重机征25%关税,美国各大港口集体反对
- 多幅“威尼斯画派”名作首次在中国内地展出
- 记者观察丨美国推行“门罗主义”酿移民危机 移民沦为党争“牺牲品”
- 韩国总统室敦促最大在野党撤回预算削减案
- 日本地震已致至少30人死亡 造成地面运动1.3米
- 广西龙州举办坚果产业发展大会 发布联名坚果新品
- 男子为解馋,在山里铺设电网欲捕猎,涉嫌非法狩猎被抓
- 北京275所受灾学校如期开学 “开学第一课”关注心理健康
- 如何疏通政企沟通堵点?重庆璧山打造企业家的“家”
- 欧盟企业访浙江 共论营商环境同探发展新机
- 日本强震致数万户家庭停电 轮岛市突发火灾
- 国际最新研究:精神障碍网络认知行为治疗比标准医疗有更好成本效益
- 中国作家协会致唁电悼念琼瑶女士
- 新疆马鞍制作何以赢得口碑与市场?
- 探访华东地区单体最大专业影棚所在地“临影厂”
- 这场北京传统音乐节12月举行 有何特别之处?
- 暴雨袭粤:深圳大量航班延误 惠州龙门停止户外作业
- 文艺院团“开播”闯出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