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德国1/4受访企业考虑搬迁,1/2看好中国
中新网7月10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网报道,根据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凯度”(Kantar Public)的一项调查,大多数德国企业对德国作为商业地点的评价持负面看法:四分之一(26%)的企业正在考虑将产能转移到国外。
对德国能源因素的评价最负面
来自德国《世界报》网站的报道说,Kantar要求受访企业按照1-6分对德国作为商业位置进行评分,其中1分为最好,6分为最差。德国的得分为3.3,即“3-”。该研究是受管理咨询公司FTI-Andersch委托进行的。
德国作为商业地点的声誉受到了很大损害。大多数受访公司(61%)认为在德国本地生产“吸引力较低”(46%)或“没有吸引力”(15%)。
半数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具有吸引力
与此同时,40%的公司已经制定了迁往亚洲的具体计划。许多企业希望在中国建立产能。
“50%的受访公司将中国视为具有吸引力的地区。”FTI Andersch负责人索伯利希(Christian Säuberlich)解释道。8%的人甚至认为它“非常有吸引力”,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几年。
索伯利希表示,尽管本地公司看到了在海外投资的潜在风险,但“公司还是决定在亚洲扩展业务”。因为对于许多德国公司而言,想要在全球竞争中立足,进一步多元化和国际投资是必要的。公司规模越大,越是如此。在员工超过1000人的公司中,多达36%的公司目前正在考虑搬迁。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实际生产搬迁方面排第一,企业通常会在其他亚洲国家看到更好的风险回报率。
据此,40%的工业公司正在向远东转移,另有35%的企业计划在东欧和西欧建设产能,21%的企业计划在美国建设产能。同时,40%的公司也计划扩大在德国的生产。
“德国和欧洲作为销售市场仍然非常重要。但如果德国想继续对投资保持吸引力,政策和行政部门必须从根本上为德国创造更好的框架条件。”索伯利希警告说。要抓紧时间,否则会陷入缺少投资和供应链转移的恶性循环。如果这一目标不成功,德国人将不得不面对中长期繁荣的巨大损失。(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重庆文旅亮相2024海峡两岸台北夏季旅展
- 以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 打造商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载体
- 暑期“文博热”升温 多家文博场所进入“夏令时”
- 湖北竹溪:创新保护楚长城 千年遗产焕生机
- 不少老楼加装电梯存在后续管理问题 业内人士建议尽快出台指引
- 中国A股光伏设备板块周三走强
- 做强“通道经济” 新疆阿拉山口打造完整产业链 赋能产业升级
- 外媒:在安理会会议上,伊朗和以色列“激烈交锋”
- “俄罗斯政商人士龙江行”活动在哈尔滨开幕 中俄双方共话合作
- 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进入实施阶段 计划2025年底基本完工
- 税务部门推出进一步服务广交会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 (乡村行·看振兴)从野外“救心草”到田间“致富花”:河北内丘金花葵“出山记”
- 中新健康丨“院中院”“风雨连廊”……上海市级医院打造人性化诊疗环境各有高招
- 国家气候中心:7月我国中东部降水呈“北多南少”分布
- 约4万观众参与 “京演1号厅”新春贺岁文化市集活动落幕
- 中消协:电商主播言行不当等成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 (第七届进博会)一根“金纤维”的进博之旅
- 欧盟驻格鲁吉亚大使:格鲁吉亚加入欧盟的进程暂停
- “中国式智慧共享养老研讨会”召开
- 杭州亚运村里办“村晚” 非遗文化登上“亚运舞台”
- 热门推荐
-
- “探索医药创新 助力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山西芮城举行
- “2022纪实影像照见未来”系列研讨及展映活动在线举办
- 可怕的悲剧!美国高中附近枪击案致1死4伤 枪手15岁
- 截至11月底中国累计核发绿色电力证书47.56亿个
- 端午小长假苏州共接待游客186.5万人次 复苏迹象较为明显
- 山西太原:毒品涉案人员年轻化趋势凸显 青少年涉毒案件增多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闽台同心 共享非遗
- 特朗普对涉嫌试图推翻总统选举佐治亚州结果的指控不认罪
- 美国宣布:将研发这种新型核武器!
- 虎门销烟185周年纪念活动在东莞举行
- 国家统计局:下一阶段消费市场将继续加快恢复
- 遭遇“千年一遇”大雨 美国这一城市马路变“河道”
- 订单排满上半年 数字化助“一双袜子”畅销全球
- 山东打造“公园+”经济新业态 让生态底色嵌入城市生活
- 特朗普公布美国贸易代表人选 其具有国际贸易法背景
- 微信联合八大博物馆发起表情包创作活动,带动博物馆“花式破圈”
- 广西那坡县通报引水渠渗水致泥石流:4栋民房倾斜
- 国道109新线高速6月底拟通至灵山
- 首都统战力量助推北京平谷“农业中关村”建设
- 通讯:中国救援队在土耳其地震灾区守护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