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新时代中国大讲堂”举行结业仪式
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致辞。 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供图
中新网首尔6月29日电 (记者 刘旭)当地时间28日,第五届“新时代中国大讲堂”在首尔举行结业仪式。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出席并致辞,韩国国民统合委员会企划分科委员长崔载千、前国会议员崔元植、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会长曲欢及来自韩国各地的学员出席。
邢海明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多家知名国际企业负责人密集访问中国,看好中国市场,赞赏中国投资环境,将继续抢抓对华合作新机遇。希望韩方继续坚定在华投资兴业信心,抓住中国高质量转型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邢海明强调,当前中韩关系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中韩是搬不走的邻居、分不开的伙伴,这一点不会改变,中方重视韩国和中韩关系的立场更没有变化。远亲不如近邻,互利共赢与友好合作一直是中韩关系的主流。韩国俗语说“雨后地更坚”,相信经风雨后的中韩关系会更加牢固稳定。中国大使馆将继续同韩方各界人士广泛深入沟通,努力化解两国关系困难局面,不遗余力地为两国关系发展和各领域交流合作贡献力量。
崔元植表示,50多年前,“乒乓外交”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性进程。两国打破冷战坚冰,克服重重阻碍,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建设性对话是解决分歧的最佳途径。相信韩中也能秉持同样精神凝聚共识、化解分歧、加强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崔载千表示,韩中是搬不走的近邻,两国文化同根同源。韩中应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以诚相待、以礼相待,通过建设性对话维护双边关系健康稳定。相信两国有充分能力克服当前困难局面,共同推动关系不断向好发展。
结业式上,邢海明为学员颁发证书,鼓励大家将课程中的所学所感、所思所获传递给更多韩国民众,让更多韩国朋友认识一个真正的、有温度的中国,为增进韩社会对华正确认知、推动中韩关系平稳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和影响力。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课程增进了对中韩关系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认识,希望韩中两国今后也能继续如同一家人一般和谐相处,将努力争当韩中友好交往的使者,为两国关系发展贡献力量。
“新时代中国大讲堂”自2020年起已成功举办五届,邀请中韩两国专家围绕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向韩国各界精英授课,致力于增进韩国各界人士对华理解认知。第五届大讲堂于2023年3月22日开课,50余名学员经过3个月的学习顺利结业。(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保时捷中国总裁高情商回应,“米时捷”该沾沾自喜吗?
- “唐诗西韵”回响大洋彼岸,中华之声架中美沟通之桥!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不断扩围加力 持续释放巨大内需市场潜力
- 报告:全球企业员工对AI技能的学习诉求增长迅速
- 天津铁警暑运以来连续抓获5名网上在逃人员
- 暑期档旅游热起来 传递出哪些讯号?
- 芒种开犁 浙江云和节气非遗盼五谷丰登
- (聚焦博鳌)全球自贸区(港)共商开放合作
- 文明的坐标丨尼山传承“千年文脉”
- (八闽千姿)福州百年侨厝 中西合璧焕新生
- 上海自贸区搭建高效文物艺术品进出境通道
- 日喀则40米射电望远镜建设项目启动 将服务探月工程与深空探测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 5月1日起施行
- “泰国-福建丝路情(奇幻泰国系列)”厦门启幕 非遗孔剧华丽登场
- 白酒能换汽车?20多国商人在浙江诸暨易博会“易货”
- 天津机场口岸端午假期将迎出入境客流高峰 航班数为去年同期11倍
- “东平窑瓷器”展示成广东惠州南国书香节亮点
- “淑女屋”何以节节败退?
- 湖北十堰版“南水北调”加快推进 改善中心城区用水
- 上海搭建绿色金融产业“朋友圈”
- 热门推荐
-
- 第七届中国·清丰绿色家居博览会在河南清丰举行
- 【新春走基层】梦想发廊沪上十年 折射出城市的温暖与活力
- 第二届“中国之治·基层治理创新论坛”举办
- “关注森林·探秘戴云”生态科考活动在福建德化举行
- (经济观察)新能源汽车维修师成汽车维修行业“新宠”
- 韩媒:韩日首脑将在广岛举行会谈 巩固“穿梭外交”
- 全本55出《牡丹亭》之集粹版在沪上演
- 香格里拉普达措:生态先行惠民生
- 中国—东盟深化保险领域合作 创新跨境合作模式
- 揭秘蝾螈神奇的组织再生能力
- 职业院校实习乱象缘何屡禁不止?实习实训违规收费合法权益保障不力等问题时有发生
- 报告:传统汽车产业基础薄弱城市有望借智能网联“换道超车”
- 北京:整治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涉诈问题隐患
- 阿克套附近飞机失事事故中12人生还
- 今年前三季度海南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逾七成
- 广州举办“广府越华梦”中秋游园会 游客体验古代商贾乐趣
- 阿根廷总统米莱:取消90%国家税收
- 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简牍中国”网络主题活动在甘肃敦煌启动
- (投资中国)百胜中国在华最大自建供应链管理中心竣工并投入运营
-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浙江宁波试点设立“人大观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