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根未除,美债危机还在继续
债务炸弹“引线”暂除 万亿“新债”引发担忧
病根未除,美债危机还在继续(环球热点)
刚刚在债务上限危机中惊险“过关”,美国又在酝酿新一轮举债。据美媒近日报道,美国财政部将在4个月内发行8500亿美元国债。摩根大通预计,到今年底,美国政府将需借入1.1万亿美元短期国债。有投资人担忧,这将引发美国金融市场新一轮动荡。
专家指出,美国日前通过的债务上限法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债务上限危机。随着美债“雪球”越滚越大,美国金融体系将继续承压,美国经济及美元信誉也将遭到进一步冲击。
新的深层次风险凸显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关于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法案。该法案暂缓债务上限生效至2025年年初,并对2024财年和2025财年的开支进行限制。这是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第103次调整债务上限。
美债炸弹“引线”暂除,美国政府的下一轮动作引发外界关注。
据彭博社报道,在本轮债务上限危机期间,美国财政部现金储备已跌至2015年低点。财政部希望在9月前能够使一般账户恢复到约6000亿美元的正常水平。有投资者认为,这意味着财政部将大量发债,以充实自身“金库”。
摩根大通的数据显示,未来4个月内,美国政府可能要发行8500亿美元国债。到今年底,美国政府将需借入1.1万亿美元短期国债。业内人士指出,除了2008年和2020年的“重大危机时刻”,“这将是美国国债发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当前美债违约风险暂时解除,但新的深层次风险逐渐凸显。”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卞永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美国货币政策趋于紧缩,美联储已多次加息来抑制通胀,这会对美债发行造成一定阻力,美债利率将上涨,美国政府会面临巨额利息支出压力,债务压力并未降低。同时,美联储激进加息以来,多家中小银行已“爆雷”关闭,民众投资求稳意识增加,美国财政部若通过高利率发债,将使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趋紧,美国经济复苏将面临新挑战。此外,在当前全球经济艰难复苏的大背景下,美国一旦大规模发行国债,将对其他国家资金产生“虹吸效应”,对其他国家经济造成冲击。
《华尔街日报》援引分析师的话称,货币市场基金可能会成为本轮债券发行的最大融资方。风险在于,如果要吸引货币基金投资国债,其收益率至少要在5%以上,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可能不得不以接近6%的利率举债。彭博社则分析称,国债发行量激增将可能迅速耗尽银行业的流动性,提高短期融资利率,并在美国经济处于衰退边缘之际收紧美国经济。
此外,债务上限和预算法案对2024财年和2025财年的开支进行限制,也引发市场担忧情绪。摩根大通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认为,在经济衰退预期之下,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往往更大,法案导致财政支出减少,可能会对美国经济和就业产生更大影响。
“不负责任”的“寅吃卯粮”
“债务上限法案通过后,债务风险只是推后而非消失。美国政府习惯‘寅吃卯粮’,债务规模会越积越大,未来面临的风险也会越推越高。”卞永祖说。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称,仅2023年的联邦预算赤字就预计为1.5万亿美元,到2033年将增加近一倍,达2.7万亿美元。据估计,美国未来10年的预算赤字将达到20.2万亿美元。此外,美国国债的偿还成本也在大幅度增加。未来10年,仅利息支出一项就将花费约10.5万亿美元。与美国经济规模相比较,利息支出预计将从2023财年占GDP的2.4%上升到2033财年的3.6%。
“债务利息和非利息赤字都在增长,债务问题成为美国政府挥之不去的阴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罗振兴向本报记者分析,美国债务上限危机频繁发作,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多年来美国大规模增加开支、实行减税政策,造成收支失衡,财政赤字逐年增加导致债务累积;二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增长不利,经济增速低于危机前水平,导致政府税收减少;三是美国遭遇了几次大的经济危机,如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等,美国政府加大财政救助力度,导致政府支出增加,债务规模迅速扩大。
卞永祖认为,美国债务规模持续增长,是由美国国家经济结构决定的。“美国作为一个高度金融化的经济体,金融业在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比重。为配合金融体系的高强度运转,美国长期实行量化宽松政策,维持低利率的投资环境。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借贷规模都相当大。在这种经济结构中,美国政府会长期维持大体量的债务规模,以保证金融业持续获利。”
美国政府问责局5月公布年度“国家财政健康报告”时明确表示,联邦政府正面临不可持续的财政前景。如果政策不调整,债务规模将继续以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累积,债务上限风险将持续困扰美国。
与此同时,围绕债务上限的党争加剧,让债务问题成为两党博弈的“政治游戏”,“暂时拖延”而非“彻底解决”,成为美国的应对之道。
《经济学人》评论称,此次通过的债务上限法案虽然被称为“财政责任法案”,却没有实质性触及美国财政“不负责任”的病根。在债务上限2025年年初重新生效之际,下一场围绕债务上限的党争大戏几乎肯定会上演。
美国“市场观察”网站的评论文章直言,随着债务上限从维持政府运作的小事变成了“政治足球”,刚刚被化解的危机迟早会再次出现,那时它将更难处理。
“举债成瘾”的“可怕体系”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日前表示,尽管美国通过了债务上限法案,但考虑到美国最近政治僵局的全部影响以及中期财政和债务走势,美国的信用评级仍将被维持在“负面观察”状态。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指出,美国两党制造的荒诞闹剧反复上演,严重冲击美国信誉,也导致金融系统崩溃的可能性大增。
罗振兴指出,随着美国债务规模不断增大、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外界将会更关注美国能不能还上债、以何种方式还债、举债成本是否会越来越高等关键问题,这会对投资者使用美元、持有美元资产的信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卞永祖也认为,美国无限量发行债券,将推高自身面临的经济及金融风险。同时,债务累积也会导致美国政府及美元信誉下降,最终侵蚀美国的霸权地位。
黎巴嫩“广场”电视台网站日前指出,美国混乱的债务上限危机给所谓美国国债“无风险”地位蒙上阴影,暴露出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脆弱性。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官方黄金和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已从1999年的70%降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58%。
日本无限合同会社首席经济师田代秀敏认为,美债问题的根源在于美元霸权,只要美国从外国借入的是美元,就可以通过大量印刷美元直接偿还外债,稀释外债负担,“形成美国以极低成本借贷、举债成瘾的可怕体系”。他还指出,把债务上限作为党争工具,会对经济产生恶劣影响。短期内,造成汇率与股价剧烈震荡;长期看,将动摇世界对美债的信心。一旦大量持有者选择抛售,美债价格必将大跌。
“一直以来,美国视美元霸权为本国核心利益,千方百计加以维护。每当遭遇经济危机时,美国总是极力将风险转移至别国,维护美元地位。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影响力不断增大,美国对外转移风险和危机的成本也在提高,美国依靠原有手段维护自身金融霸权的难度也在增加。长期来看,美元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式微。”卞永祖说。(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 李嘉宝)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失能老年人“买不到”靠谱居家养老服务咋办
- 5月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24.9亿人次
- 这个周末一起看草原 哈铁草原旅游专列出发
- 深圳率先实现电费、燃气费、水费一并支付
- 走进北京丰台非遗展示体验中心:看VR长卷,和AI对话
- 法国设计师:中法两国文化互鉴,或推动未来时尚发展趋势 | 世界观
- 广西将防汛三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
- 广州白云火车站封顶 将成亚洲最大TOD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 俄乌局势进展:普京视察赫尔松、卢甘斯克 G7外长同意加大对俄制裁
- 全国首个 “无人机+北斗”低空综合服务中心在湖南株洲常态化运营
- 中医药传承特写:一根银针道来古与今
- 川藏公路绘就多元文化艺术
- 一株人参里的大商机(经济聚焦)
- 中国“电力高速公路”联澜湄进拉美
- 夏日文旅热力“上新” 各地启动夜游模式
- 会馆文化长廊亮相北京 10处会馆空间实施“伙伴计划”
- 河南漯河许慎文化园:走进“字圣”故里 探寻汉字魅力
- 国家统计局:2023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
- 5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价格:29种产品上涨
- 《不期而至》收官 以真挚情感收获观众共鸣
- 热门推荐
-
- 重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若儿子亨特被定罪,是否会赦免他?拜登这样回答
- 古都西安迎来“汉风”新春 民众尽享“文旅盛宴”
- 内陆“小五金”抢滩海外“大市场”
- 欧盟决定开启乌克兰入盟谈判 乌总统欢呼“胜利”
- 网络视频称“飞机坠落致人员死亡”是真的吗?
- 离岛免税购物金额24.89亿元 春节假期海南免税购物持续火热
- 悬赏1万美元!美国宾州杀人犯越狱,官方:“极其危险”
- 第十八届中国长春电影节8月末举办
- 外媒:2022年逾2.1万人偷渡至英国,“未被发现”
- 海关总署:有理由有信心实现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
- 《北京城的脊梁:中轴线的故事》新书发布
- 2024年中国新设外企近6万家
- 小照片拍出大产业,出片如何更出彩?
- 我国首批适老化药品说明书已上市 你注意到了吗?
- “黑心”宠物粮为何屡禁不止?
- 上海机场:“五一”小长假期间,上海机场客流量超170万人次
- 行走田野间,考古北京城 | 文化中国行
- 国际青年走进浙江义乌:感受创业氛围 增进交流合作
- 襄阳,三分天下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