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应对全球难民危机 中方支持发挥重要作用
中新社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 肖欣)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卢沛赫15日向记者指出,应对日趋严峻紧迫的全球难民危机,来自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发挥着重要作用。
联合国难民署最新发布的《全球流离失所趋势报告》显示,全球流离失所者人数已升至约1.1亿,2022年新增人数创下历史新高。
“报告所显示的全球最新难民数据相当于全球每74人中就有超过1人被迫流离失所”,卢沛赫强调,无论是在紧急情况下还是应对旷日持久的难民危机,来自各方的支持至关重要。
他介绍说,每年的6月20日是世界难民日,今年的主题是“为流离失所者点亮希望”。
“解决全球难民危机的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团结一致、采取行动”,卢沛赫指出,“来自中国的援助帮助了成千上万被迫逃离的人,让他们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活得有尊严。”
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2016年以来,中国政府通过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向阿富汗、安哥拉、伊拉克等多国的数十万难民、境内流离失所者、返乡者和东道社区居民提供了援助。
2022年6月,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
中国政府还通过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支持联合国难民署,为在巴基斯坦、伊朗和埃塞俄比亚的难民及东道社区提供教育和卫生领域的援助。
中国驻外大使馆也向联合国难民署开展的人道主义行动提供支持。据联合国难民署介绍,2021年,中国驻布隆迪大使馆支持联合国难民署为当地青年难民提供职业培训。同一年,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向为联合国难民署关注人群提供医疗护理的伊斯兰堡综合医院捐赠一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疗设施。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与民间基金会合作,向联合国难民署捐赠一批应对新冠疫情的物资。
据介绍,多年来,中国政府还通过年度自愿捐款支持联合国难民署在全球各地的行动。(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毕业旅行“课本游”人气旺
- 到2025年江苏将建成38个县域肿瘤防治中心
- 青海“柴达木粮仓”都兰实现农业丰收 农民增收
- 第三批出境团队游国家名单公布 旅游平台咨询量大增
- “小集市”释放新活力 民众黄金周畅享时尚消费新业态
- 郑州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汽车置换最高补贴1.6万元
- 中疾控:近期我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
- 外媒:伊朗史上最大规模军演防美以攻击
- 四川眉山:救人溺亡小伙李政被授予“见义勇为”公民称号
- 2024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举行总决赛
- 数据里看活力 前三季度铁路运输业多项指标持续增长
- 华南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战略合作
- 三大一线城市接连出手 中国楼市政策力度超预期
- 贵州省人大代表黄其兴:倾力打造“普安红”茶品牌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效
- 小洋楼里邂逅阳台歌剧 “天津限定版”《费加罗的婚礼》上演
- 山东打造土地综合治理“地质+”新模式 为生态保护修复“开方”
- “绝代芳华·梅艳芳”展览在港开幕 展出70组梅艳芳相关展品
- 研究称罗马帝国铅污染可能造成当地人智力下降
- 添加甜味剂的无糖饮料可以畅饮吗?专家:勿过量饮用
- 适合懒人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你问医答
- 热门推荐
-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上海蒙特纳利驱动设备有限公司
- 国家统计局:经济实现全年预期发展目标有很多有利支撑
- 西渝高铁康渝段万家山隧道进口掘进突破1000米
- 赵一曼孙女:对奶奶遗书倒背如流
- 美财政部部长耶伦抵达广州
- 新党主席吴成典一行访福州:闽台本一家
- 连环画艺术巡展在京举办 展现优秀传统文化新风采
- 山西公布永济市一起致4死坍塌事故调查报告:系违规作业
- 作家王跃文用八年捧出心血长篇《家山》
- 中国智能桥梁发展目标:到2035年桥梁工程数字化率达90%
- (聚焦博鳌)专家热议人工智能发展:AI不是“万灵药”
- “向阳花开——特需儿童艺术滋养在行动”活动在穗举办
- 行走在沙漠里的乡村“邮递员”
- 殷墟博物馆新馆下周一开馆
- 深挖“山、海、城”旅游资源 辽宁锦州金秋文化旅游季启幕
- 春运期间 北京两机场计划起降航班7.6万架次
- 上海污水日处理能力超过1000万吨
- 鄂浙警方联手 助失散54年男子与亲人团聚
- 广东提前部署2025年度汛前准备工作
- 院士专家“庐山对话” 为江西医药卫生发展开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