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危机“象征性结束”,美国“新债海啸”将埋下这些雷!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东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欣】“这一法案的签署标志着困扰华盛顿数月的危机以低调、象征性的方式结束。”英国路透社4日报道称,当地时间3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一项关于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法案,结束了近期围绕美国可能陷入政府债务违约产生的不确定性。该法案暂缓债务上限生效时间至2025年年初,并对2024财年和2025财年的开支进行限制。尽管美国债务上限危机暂时“告一段落”,但从中长期看,美国经济甚至全球金融市场后续还将持续受到影响,风险仍难以被忽视。惠誉国际评级2日表示,对美国的“AAA”信用评级仍将维持在负面观察状态。
美财政部将发一波新债?
据美国彭博社4日报道,在美国债务上限危机期间,美国财政部现金储备已经跌至2015年低点。在拜登签署法案后,美国财政部的下一步动作让市场时刻关注和警惕。据报道,美国财政部将推出一波“新债海啸”,以迅速充实自身的金库,但这将再次消耗日益减少的流动性,华尔街对此警告称“市场显然还未准备好”。
摩根大通策略师尼古劳斯·帕尼吉佐格鲁估计,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将加剧量化紧缩对股票和债券的影响。他同时表示,这一趋势加上美联储的紧缩政策,预计流动性指标会以每年6%的速度下降。“这是非常大的流动性流失。只有在‘雷曼危机’时,你才会看到这种收缩。”花旗集团宏观策略师也给出类似的预测,他们认为,在如此大规模的流动性缩减之后,标准普尔500指数在两个月内的跌幅中值可能达到5.4%。
美国财政部的举债预期已经十分明显。据华尔街一些人士估计,到第三季度末,美国财政部的举债规模可能超过1万亿美元。但是谁来“消化”这一规模庞大的债券又是一个问题。“当这些美元在金融体系中‘蜿蜒前行’时,会发生什么并不容易预测。”
彭博社报道称,短期国库券有各种各样的买家:银行、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家庭、养老基金和公司债券等“非银行买家”。但目前来看,银行对国库券的兴趣有限。而“非银行买家”如果购买美国国债,需要通过清算银行存款来释放现金,这加剧了银行资本外逃,并破坏了金融体系的稳定。
对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财政部“借新还旧”会使得短期流动性受到抑制,导致美国国债利率上升,这让美国中小银行业经营雪上加霜;其次,拜登同意对2024财年和2025财年的联邦支出进行限制,而大规模的财政支出削减可能会抑制美国的经济需求,加剧下半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
“债务雷”在政府和个人间反复爆发
“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瑞士《世界周刊》3日评论称,这并不预示着债务危机的终结。该法案只是决定暂缓债务上限生效时间至2025年年初,这是一项危险的“创新”,因为它允许拜登政府在2024年11月大选前随心所欲地借款。
除了能够预期的“举债”,美国此次调整债务上限也为经济“埋雷”。彭博社报道称,在最后一刻达成的协议避免了美国违约,但随着国会议员在华盛顿发动“财政战争”,围绕联邦借款的“边缘政策”可能成为一个季节性事件。
美国银行经济学家迈克尔·加彭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警告称,尽管债务上限协议中规定了支出指导方针,但党派分歧仍存在。他写道,“虽然一个‘边缘政策’风险已经从桌面上移除,但还有下一个。”在投资者接受这种常态的过程中,将耗费纳税人的钱。
“对于企业而言,不断上升的债务水平将使企业更难贷款,从而损害经济增长。”《纽约时报》援引经济学家的话称,债务上限协议充其量是一个小小的突破。未来政府借贷成本的上升可能会引发迅速的通货膨胀。
太和智库研究员张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债务危机的暂时解除会快速传导,导致个人债务问题浮出水面,“债务雷”会在政府和个人间反复爆发。
张超解释说,民主党和共和党就债务上限最终达成一致,针对个人的超额补贴大概率会终止。数据显示,自2021年4月中旬起,美国银行业通过信用卡产生的贷款,从7382.52亿美元一路高涨至9878.79亿美元,截至2023年一季度,美国信用卡年化贷款利率已升至20.09%,二者都创历史新高。针对个人的超额补贴终止,将使个人债务问题浮出水面,“爆雷”风险逐渐显现。
他认为,美国财政部下一阶段一个重点工作是,如何在没有大幅增长国债上限的基础上,不让个人债务问题影响到美国资本市场。
美国的“特里芬困境”
“德国之声”3日报道称,假若美国政府违约可能会严重削弱全球贸易,并使世界其他地区陷入深度衰退。更严重的情况将导致美元大幅贬值,汇率混乱波动,并推高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长期以来,美国利用自身美元霸权来应对不断膨胀的债务问题,给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带来了潜在风险。各国对于美债激增和美元被当成霸权工具感到担忧,已经有不少国家正在通过外汇储备多元化的方式,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官方黄金和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从1999年的70%降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58%。
报道称,从巴西到东南亚,呼吁用美元以外其他货币进行贸易的国家越来越多。从年初开始,包括巴西、阿根廷在内的多个拉美国家表示将努力摆脱美元在对外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在刚刚结束的亚洲清算联盟峰会上,可替代SWIFT的新跨境支付系统引发关注。
盘和林表示,美债的长期风险还是“特里芬困境”。美元要作为世界货币,必然会被全球各国作为储备,就会有逆差,而当前美债高企的核心是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就像“特里芬困境”所描述的,一个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国家发行的货币,会因财富流出,货币缺乏充足的储备保证,而出现贬值,继而弱化其世界货币地位。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营收净利再度滑坡 浦发银行而立之年遇坎
- 菲律宾国警反绑架官员中文培训班圆满结业
- 湖南开展“监管护棉”专项行动 规范市场秩序
-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将启幕
- 西藏那曲:羌塘草原腹地藏羚羊等野生动物悠闲觅食
- 民调显示英国民众对医疗服务体系满意度直线下降
- 星动纪元端到端原生机器人大模型ERA-42正式亮相
- “走进博物馆过大年”再次走进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
- 外媒:以色列空袭加沙北部地带 一夜间造成至少22人死亡
- 沪昆高速贵阳至安顺段建设已全面复工 建成后将成贵州首条智慧高速
- 去年江西建筑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 同比增长9.5%
- 金价“过山车”,困扰深圳水贝
- 总台记者探访丨福岛核事故阴影未散 “解禁”区返乡民众寥寥无几
- 要求德国总理“立即辞职”,马斯克掺和欧洲政治遭反击
- 基辛格:真正的国际化进程不能没有中国参与
- 【中国故事共创会】阿根廷驻华大使爱上中国红酒 期待中阿两国红酒贸易大有作为
- 保护穿山甲纪录片《寻护者》首映 公益大使王一博现身谈感受
- “2024年中国与全球经济论坛”在港举行
- 一缕茶香意韵悠长
- 厄尔尼诺处衰退期 预计5月江南到华南北部地区降水偏多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修水村企“联手”双向奔“富”振兴路
- 广西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促进行动
- “农业大摸底”,为何越摸越惊喜?
- 文明遇鉴 | 700年前,他在西方掀起“中国热”
- 珠江流域今年入汛后已发生10次编号洪水
- (新春走基层)江西南昌:海外订单充足 外贸企业“火力全开”忙生产
- 重庆轨交回应“孕妇被墙面脱落物砸伤”:伤者仍在救治中
- 担忧局势升级 北欧三国发放战时应急手册
- 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建议利用好短视频直播生态,吸纳规模化就业
- 全国首例!外方当事人申请在华进行的临时仲裁案在上海浦东受理
- 广西多部门联手助残 走访慰问困难重度残疾人
- 累计成交额超109亿 全国碳市场运行两年总体平稳
- 淮剧谍战剧《潜行者》将启巡演
- (新春走基层)黑龙江鹤岗“冻梨铁警”与广西南宁 “砂糖橘高铁”
- 重庆市连续15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菜鸟App上线“周五寄件日” 狂撒50万张5折寄件券
- 新疆托克逊县:千亩孜然迎丰收 鼓起农民“钱袋子”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向埃及释放8.2亿美元贷款
- 战“疫”科普:保护自“脊”
- 寿阳潇河岸边亲子露营火爆:在广袤乡村找到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