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连线 | 土耳其震中的“中国村”:见证来自中国的关爱
新华社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什5月7日电(记者李振北)距离2月初土耳其南部强震已经过去3个月,走在震中卡赫拉曼马拉什市的街头和郊外,随处可见用帐篷和集装箱搭建的受灾民众安置点,其中的一个由中国民间力量参与规划、设计和建造,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为“中国村”。
“中国村”安置点由土耳其中资民营企业商会与土方合作建设,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捐赠帐篷。村内设有保健室、洗衣房等设施,可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还尊重当地习俗设置了祷告室。“中国村”曾一度为近400人提供生活保障,目前有287名受灾民众入住。
土耳其中资民营企业商会会长李木子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村”的建设着实不易,团队克服了余震、低温、水电短缺等困难,从开工建设到第一批居民入住,仅用了10天时间。
负责“中国村”规划设计的中国慈善联合会救灾委员会委员张复星说,规划营地时,团队充分考虑了帐篷的间距、采光、通风、排水等多种因素,在保证营地功能齐全的同时,也照顾到了居民居住的舒适性。
穆斯塔法·阿拉格兹是卡赫拉曼马拉什本地人,他的房屋被地震摧毁了,目前居住在“中国村”。“我非常感激中国朋友给我们的支持,我在这里过得非常开心。”阿拉格兹说。
“中国村”除了提供生活保障外,还招募中国志愿者,帮扶受灾民众。从开工建设到正常运转的近3个月中,共有20多名从国内和周边国家自愿前来的中国志愿者。他们和受灾民众一同吃住。在这里做翻译,协调物资发放,当中文老师,提供儿童心理辅导……
中国志愿者方明道已经来“中国村”服务7次,每次一周左右。他这次带来了自己的投影仪,召集营地的孩子们一起看球赛。“我们通过娱乐的方式,努力让孩子们放松下来,消除地震在他们心里造成的创伤。”方明道说。
第4次来“中国村”的汪琴是这里的中文老师。她表示,孩子们学习中文的热情很高,每次上课都会有十几个学生。通过学中文、玩游戏,孩子们的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15岁的优素福·埃伦·凯在震后和家人一起搬到“中国村”,已经在这里居住了两个月。他说:“我们和中国的哥哥、姐姐们一起看电影、做游戏,他们还教我们中文。我们一起玩得很开心,我要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剪辑:王沛;编辑:马骁、徐晓蕾、梁尚刚、陈玉芬)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5G Advanced”网络技术助力香港建设智慧城市
- 国家发改委下达第一批增发国债项目清单
- “天才的艺术家不会被AI取代”
- 天津出台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改造
- 海南自贸港全球招商推介活动(俄罗斯站)在海口举办
- 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已致4人遇难23人失联
- 黑石26亿美元收购东京地标
- 福州“锅盔叔叔”妻子患病仍“加量不加价” 大学生排百米长队尽“一饼之力”
- 首届赣台青年短视频创作大赛启动
- 俄总统新闻秘书:对俄制裁将扰乱国际能源市场
- 《长安三万里》之外,历史上的高适与李白
- 东亚海理事会荣誉主席蔡程瑛:厦门海洋生态治理为全球提供典范
- 岭南佳果可入菜养眼开胃 唤醒味蕾
- 西宁至博鳌往返航班将通航
- 国产羽绒服“贵”上热搜,对品牌运营有何警示?
- 热带风暴“伊达利亚”将袭击美国 多地进入紧急状态
- (乡村行·看振兴)推进“百乡千村”治理行动 山西晋中已累计奖励2000万元
- 景美人美产业美 在湖南湘西邂逅别样“村光”
- CAR-T细胞治疗为难治性狼疮群体带来福音
- 聚焦中国市场,a2公司业绩获得持续增长
- 热门推荐
-
- 受巴以新一轮冲突影响 多家航空公司取消飞往以色列航班
- 政协委员建言:影视剧可带动内蒙古旅游“弯道超车”
- “23年前学姐留下励志纸条”感动浙大
- 哈铁端午预计发送旅客近180万人次 有望达历史峰值
- 广西赴滇推介旅游 邀云南民众惬享壮乡好时光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东山美人椒喜获丰收 村民致富奔头足
- 中国杂技剧《恐龙馆奇妙夜》走红巴西
- 商务部就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发起反补贴调查答记者问
- 让女性远离“妇癌之王”
- 乡村振兴看新疆:“养鸡大王”吐尔逊亲授“致富经”
- “我爱常州”中秋沙龙:30多国境外友人上演中式“古风浪漫”
- 万人齐聚百舸争流 浙江运河水乡上演江南“网船会”
- 中俄金融合作再上新台阶
- 第137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结束
- 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需要国际合作
- 降雪影响山西80条超特高压线路 输电人开展防覆冰特巡
- 7部国产新片2部进口大片集结 看春节档好戏
- 程派经典京剧《陈三两爬堂》福州献演
- 广西高校中外师生欢度国际文化节和泼水节 展示各国民俗风采
- 汪博炜发布郎酒年度十大图片 “三大升级”洞见郎酒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