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五一”假期中国游客激增令泰国旅游业再焕生机
新华社曼谷5月2日电 通讯:“五一”假期中国游客激增令泰国旅游业再焕生机
新华社记者宋宇 任芊
早晨八九点钟,素猜在海滩整齐地摆放好沙滩椅,准备迎接新一天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让他们能舒适地享受泰国芭提雅的阳光与沙滩。
在这家沙滩椅店工作了近十年的素猜一边为客人挑选最新鲜的椰子,一边告诉新华社记者,疫情前,中国游客是这里的常客,生意好时一天能接待上百名中国人。
疫情期间芭提雅海滩曾一度关闭,他们的生意也遭受了沉重打击。不过,让素猜开心的是,从今年开始,尤其是这个“五一”假期,这片海滩又再度热闹起来了。
根据泰国智库开泰研究中心的数据,截至4月下旬,该国今年已接待超过73.7万名中国游客,相较2022年同期人数激增约30倍。
“五一”假期期间,在大皇宫、郑王庙等知名景点听到普通话的频率会让人误以为回到了中国。在社交媒体上,中国年轻一代谈论着泰国游玩攻略,对网红打卡地如数家珍。
从事旅游业三十余载的泰中旅游总商会副理事长吴明裼一直密切关注疫情后中国游客动态。他说,目前每天到访泰国的中国游客人数在1万上下,基本恢复到疫情前三分之一的水平。
对于中国游客的大批回归,泰国旅游业者早已摩拳擦掌。吴明裼说:“为迎接‘五一’,当地旅行社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可以大量接待来自中国的游客。”
不仅如此,今年剩余的中国假期也已被泰国旅游业者纳入计划当中。泰国酒店协会主席玛丽萨乐观地估计,随着暑期泰中两国间航班增加,加上今年下半年的中秋节、国庆节等中国公共假期,他们预计今年来自中国的游客数将恢复到疫情前的六成。
玛丽萨说,泰国国家旅游局今年在中国各大城市举办多场路演,酒店协会旗下会员纷纷踊跃报名,为争取中国这个“大客户”使出浑身解数。协会还举办研讨会为会员介绍中国市场情况,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中国客人的习惯和喜好。
据开泰研究中心助理主任凯瓦林观察,泰国旅游业者已经注意到疫情后中国游客群体及偏好的变化。年轻游客和“迷你”团队游正逐渐成为主流,相较传统景点,他们更倾向于“打卡”当地网红美食和特色商店,以及去“小众”目的地观光。
玛丽萨说,这一趋势与泰国旅游业的转型计划不谋而合。泰国每个府都有各自的旅游特色,他们希望未来中国游客不仅会到访热门大城市,也更多地去新兴旅游区体验一番,发掘不一样的泰国风光。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辽宁省举办首届公共资源交易职业技能大赛 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 中新健康丨专家澄清儿童舒适化医疗认识误区
- 搭建交流平台 江西九江学院“校长有约”用情育人心连心
- 海内外400余位嘉宾相聚青岛 共谋RCEP框架下贸易与投资高质量发展
- 9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4.4点 较上月回升0.2点
- 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下线
- 百万车主响应、销量加速增长!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激发汽车消费热潮
- 日本酒水品鉴洽谈交流会在沈阳举办
- 江汉黄淮四川盆地有强降雨 华北黄淮等地将出现持续高温
- 西藏博物馆、罗布林卡延长开放时间
- 黎巴嫩通信设备爆炸已致2968人伤亡 黎真主党称“等同宣战”
- 今年前10个月,天津口岸共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4128批
- 受大雾影响 渤海海峡、浙江部分海域实施交通管制
- 让科技赋能再生资源 克林泰尔工程技术中心成立
- 受天气影响 北京市郊铁路部分列车临时停运
- 水利部:西江干流已全线退至警戒水位以下
- 想吃到更香的国产猪肉?,美味“密码”在这里
- 六预警齐发 中国中东部雨雪进入最强时段
- 中国专家:第九版肺癌TNM分期收入更多中国病例
- 中国中东部将迎大范围雨雪 江南华南局地降温或达10℃
- 热门推荐
-
-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 中外名家佳作荟萃
- 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京津冀巡演启幕
- 今年前11个月央企研发经费超9000亿元
- 做女红、养宠物、看表演……宋代女性:我很忙
- 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将在河南郑州举办
- 广东进入登革热本地流行季 专家提醒外出旅游慎防登革热
- 湖南祁阳保护小微湿地守护小鲵生态家园
- 英国航空交通管制系统一度故障 数十万乘客受影响
- 上班族请注意,代表委员们@你了
- 一亩田“减肥”又增收 种植户感受智慧化种田“乐趣”
- 中新健康丨老年人体检主要查哪些项目?
- 塔上的“低空经济”何以起飞?
-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医药文化展现吸引力
- 中德经济界春季招待会举办
- 加速技术普惠 中外嘉宾对话数字减贫与公益慈善
- 数字中国发展提质提速 未来发展方向在哪?
- (投资中国)相隔半个地球 淡水河谷为何把中国视为发展战略的中心?
- 国家统计局:2023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 韩最大在野党前党首李在明遇袭案嫌疑人被判15年
- 巴黎发生持刀袭击案致1死2伤 马克龙向遇难者家属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