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媒体:世界秩序因为中国深度参与而更加稳定
新华社日内瓦4月3日电(记者聂晓阳 玛蒂娜·福斯)瑞士主流媒体《新苏黎世报》日前刊登文章《中国在阳光下寻求一席之地——回顾其悠久的历史是与中国打交道的关键》,认为世界秩序因为中国深度参与变得更加稳定,西方国家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与中国打好交道,相互给予尊重和包容才更加符合西方的利益。
文章作者乌尔斯·舍特利认为,西方应该告别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视角,承认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是多极化的,而且在文化上也是多极化的。他说,西方应以欣赏的态度对待日益繁荣和自信的中国。
文章指出,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是带着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前半叶的历史伤痕进入新中国时代的。西方不但在认识中国问题上缺乏历史意识,而且在对待全球化问题上也缺乏远见。目前全球化退潮与主要西方国家缺乏历史观念有关。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不但使亚洲国家在世界经济版图上的地位更加重要,也给西方国家带来了好处。
舍特利是亚洲事务专家和专栏作家,曾常驻德里、香港、北京、东京。他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诸多历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西方国家应该尝试认识并接受这样的观点,那就是中国可以是现代化的,并且是民主的。(新华网)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谨慎对待 无需抢购食盐
- 每道意想不到的美食背后都源自当地人的生活执念
- 联合国与俄罗斯将就黑海粮食协议备忘录展开磋商
- 中新健康丨标准发布!双心医学领域迎来重要诊疗指南
- 美国一名16岁“学霸”被170多所大学录取
- 建立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坚决做到监管“长牙带刺”
- 3.15零距离!建信信托3·15消保宣教走进特教学院
- 中国航司首度开通济南至大洋洲航线
- 中国东北首条630平方毫米截面积海缆开始送电
-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 大模型让轨道交通更“聪明”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加强矿井水保护和利用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外汇局:2025年我国国际收支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基本平衡
- 布林肯开启第六次紧急中东行
- 第七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启动 首设银发经济专项赛
- 甘肃西峰:“授人以渔”点亮困难群体就业梦
- 世卫组织:全球近三分之一成年人缺乏身体活动
- 孟加拉国东北部发生洪水灾害 受灾人数超73万人
- 外媒:拜登初步批准向以出售价值6.8亿美元的武器
- 北京海淀将高质量建设中关村综保区 加快特色产业聚集
- 热门推荐
-
- 上海高温预警“七连发” 沪人盼台风“按下”暑热“暂停键”
- 2023年江西人社部门为市场主体和个人减负60.7亿元
- 大三学生夜游南京西站 爬火车拍照被电击烧伤
- 日本6.6级地震后,震中附近一座核电站出现故障
- 共话美食传承发展 第二届丝路美食发展交流会举办
- 暖心“温度”延长旅游“热度” 探寻上饶旅游产业发展“加速密码”
- 山西票号:留下浓墨重彩的商业文化
- 日本石川县志贺核电站乏燃料池水溢出 专家解读相关溢出影响
- 天津港至巴西滚装新航线正式开通
- 海南机场集团积极构建空中互联互通网络 加快“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 以色列正召回驻挪威和爱尔兰外交官
- 广东全省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对接行动
- “非遗”邂逅扶残助残 江西勾勒助残“良方”
- 燃油附加费5日再下调!元旦出行成本下降飞去哪儿
- 酒后出现言语不利无法行走 啥情况呀?
- 中国工信部:2023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68万亿元
- 星火成炬|文脉流淌 传承不息
- “云之诗——云南省女艺术家油画作品展”启幕
- 助力乡村振兴 企业家走进乡村送良策
- 中新健康|何种饮食方式更健康?国际最新研究称肠道菌群“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