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媒体:世界秩序因为中国深度参与而更加稳定
新华社日内瓦4月3日电(记者聂晓阳 玛蒂娜·福斯)瑞士主流媒体《新苏黎世报》日前刊登文章《中国在阳光下寻求一席之地——回顾其悠久的历史是与中国打交道的关键》,认为世界秩序因为中国深度参与变得更加稳定,西方国家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与中国打好交道,相互给予尊重和包容才更加符合西方的利益。
文章作者乌尔斯·舍特利认为,西方应该告别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视角,承认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是多极化的,而且在文化上也是多极化的。他说,西方应以欣赏的态度对待日益繁荣和自信的中国。
文章指出,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是带着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前半叶的历史伤痕进入新中国时代的。西方不但在认识中国问题上缺乏历史意识,而且在对待全球化问题上也缺乏远见。目前全球化退潮与主要西方国家缺乏历史观念有关。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不但使亚洲国家在世界经济版图上的地位更加重要,也给西方国家带来了好处。
舍特利是亚洲事务专家和专栏作家,曾常驻德里、香港、北京、东京。他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诸多历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西方国家应该尝试认识并接受这样的观点,那就是中国可以是现代化的,并且是民主的。(新华网)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奇亚尼宣布就任尼日尔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并解散政府机构
- 北京海淀将实施五大行动加快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强区
- 加快恢复基础设施 保障受灾群众生活
- 节气藏大美 探寻中华文物中的“芒种”
- “京台会·新时代两岸融合讲坛”在北京举办
- (新春走基层)四川攀枝花探路共富微路径
- 日本政治分析人士:美拉拢日韩鼓动对抗 危及世界和平稳定
- 吉林“十大行动”增加自身韧性应对气候变化
- 如何满足中国消费者“椰需求”?专家:加强“产椰链”
- 商务部:将继续欢迎美企在华发展
- 黑龙江省·广东省产业合作对接活动在哈尔滨举行
- 中国—东盟工业设计城竣工 辐射中国西南及东盟国家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上党大棚经济“棚”勃发展 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振兴
- 83岁艺术家贝纳·维内:艺术的存在是为了质疑
- 德媒文章:伊拉克战争创下违反国际法“灾难性”先例
- 中国青少年影视教育最新成果亮相戛纳
- 商务部:第9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达成重要共识
- 伊拉克宣布解除临近伊朗边境的地区武装
- 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活动启动
- 7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358元 下调24个基点
- 热门推荐
-
- 中山大学与深圳医学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拜登“超规格”接待莫迪 背后分歧难以弥合
- 《惊奇队长2》:靠堆砌搞笑段子和视觉奇观取悦不了观众
- 汽车金融公司深耕行业促消费
- 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增逾两成
- 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签署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 1-10月份天津CPI累计上涨0.5%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
- SpaceX“星舰”第七次试飞 二级飞船失联
- 中国多地政府开展调研走访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1·24火灾事故举行新闻发布会 现场为遇难人员默哀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数说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 美国货运列车又脱轨 适逢“毒列车”公司高管遭问责
- “古城卫士”阮仪三:苏州是我的乡愁
- 五一档电影谁是黑马
- 自然资源部:前三季度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态势
- 要开学啦,“收心”还要“收胃”
- 装备制造业利润明显恢复 汽车行业利润大幅增长20.4倍
- 2023翼装飞行世锦赛开赛 11国选手上演“飞人大战”
- 中国农业农村部:今年粮食产量预计首次突破1.4万亿斤
- 中老铁路连续6个月旅客发送量创新高 交出这份亮眼“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