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融合”装置有助恢复瘫痪肢体功能
细胞疗法+生物电子疗法动物实验显示——
“生物融合”装置有助恢复瘫痪肢体功能
科技日报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张佳欣)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神经植入物。在对实验鼠进行的研究中,科学家使用该生物融合装置改善了其大脑和瘫痪肢体之间的连接。虽然在将其用于人类之前还需进行广泛的研究和测试,但对于截肢者、失去肢体或肢体功能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进展。研究论文22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该装置结合了柔性电子装置和人体干细胞,即人体可重新编程的主细胞,以更好地整合神经和驱动肢体功能。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将活的人体细胞与生物电子材料相结合,他们创造了一个系统,能以更自然、更直观的方式与大脑交流,为假肢、脑机接口,甚至增强认知能力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之前使用神经植入物恢复肢体功能的尝试大多以失败告终,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疤痕组织往往会在电极周围形成,阻碍装置和神经之间的连接。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生物兼容的柔性电子装置,它足够薄,可连接到神经末梢。然后,他们将一层重新编程为肌肉细胞的干细胞放置在电极和活体组织之间。该装置与宿主身体结合,防止了疤痕组织的形成。这是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将诱导多能干细胞用于生物体。
该装置植入大鼠瘫痪的前臂。干细胞在植入前已转化为肌肉细胞,并与大鼠前臂的神经整合。虽然大鼠的前臂没有恢复运动,但该装置能够从大脑中接收到控制运动的信号。如果连接到神经的其余部分或假肢,该装置可帮助恢复运动。
在为期28天的实验中,细胞在电极上存活了下来,这是第一次有证据表明细胞可在这种实验中存活如此长时间。研究人员表示,将两种先进的神经再生疗法,即细胞疗法和生物电子疗法结合到一个装置中,可克服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提高功能和灵敏度。
【总编辑圈点】
恢复瘫痪者肢体功能的尝试,目前有很多种,但与其他技术相比,用生物融合装置改善大脑与瘫痪肢体之间联系的方法具有多种优势:更容易集成、具有长期稳定性、装置体积非常小,尤其是最后一点,这意味着植入时只需要进行锁孔微创手术。同时,因为使用的是现成的细胞,新装置也是一种高度可扩展的解决方案。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通航运营
- 第六届进博会志愿者上岗 港澳青年及留学生将参与
- 东西问·传世名画丨董宝厚:《洛神赋图》为何千古流芳?
- 浙江11部门联合发布责任清单 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 广东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年内“开门迎客”
- 工信部:5项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
- 重庆电力现货市场完成首次短周期结算试运行
- 美媒:美国民主党计划8月7日之前提名总统候选人
- AI发展快,系紧“安全带”
- 北京交警:中考期间送考车辆尾号限行违法不作处罚
- 对话INTO1组合:我们的未来会是很好的未来
- 女性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机制发现
- 保护北京中轴线有多难?
- 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密织货运航线
- 不选择包装费不能下单 在不同平台下单有的收有的不收
- 新材料项目沪上竞技构筑未来产业发展“基石”
- 古巴官员:古巴正式申请获得金砖国家伙伴国地位
- 受双台风影响,东部及南部海域将迎来较强风雨
-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诗经》古籍影印出版
- 走进新寨村,寻一抹咖香
- 热门推荐
-
- 2025年经济工作怎么干
- 山东充分释放惠企政策 助力外贸企业“乘风远航”
- 120亿!绍兴大手笔布局“算力”赛道
- 炙烤来袭!高温下“冷”职业真爽吗?
-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北约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
- 陕西进入多雨时段 可能发生旱涝急转
- 中国增发国债首批项目清单优先支持京津冀等地灾后恢复重建
- 马来西亚总理:中国是马来西亚重要经济伙伴
- 美国非法雇佣童工趋势上涨 这家公司被罚14万美元!
- 时事观察:延长补贴折射欧盟能源之困
- 云南多地最高温破历史纪录 气象干旱持续发展
- 动物展区“换装” 北京动物园引导民众文明游园
- 2024中国(徐州)彭祖伏羊节开幕
- 以“海昏侯”为媒 “沪赣CP”文旅合作启新篇
- 上半年江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54.9亿元 同比增长3.8%
- 《早安,隆回》走红 袁树雄想当“大衣哥”
- 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新表达 《封神第一部》分享研讨会举行
- 演员王智:不受刻板标准束缚 我比任何时候都洒脱
- 非直播业务增长显著、新驱动引擎逐步形成,斗鱼转型成效初显
- 一支特殊的诊疗团队: “问诊把脉” 为古建筑注入“隐形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