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延长补贴折射欧盟能源之困
欧盟近日通过法案,决定将国家补贴政策延长至明年6月,以应对俄乌冲突及能源价格上涨造成的影响。在分析人士看来,欧盟此举表明其仍然担忧当前的能源供应。尽管欧盟在过去一年想方设法开源节流,但要实现能源自给自足恐怕还需要更长时间。
11月20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国家援助临时危机和过渡框架”修正案。根据该法案,欧盟成员国可以继续维持其补贴计划,期限至2024年6月30日,以应对冬季供暖季。当能源价格大幅超过危机前水平时,成员国才可以支付额外能源费用。
欧盟委员会还允许提高补贴上限,其中农业部门的补贴上限从25万欧元提高到28万欧元,渔业和水产养殖部门的补贴上限从30万欧元提高到33.5万欧元,所有其他部门的补贴上限从200万欧元提高到225万欧元。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委员会于同年3月通过“国家援助临时危机框架”,允许成员国向有需要的企业和部门提供支持。此后,为应对能源危机,欧盟成员国纷纷推出补贴计划,包括向民众发放一次性补助、减少企业需要缴纳的税收等。欧盟委员会也多次修改这一框架。
如今,欧盟决定延长补贴计划,一些媒体认为这表明欧盟仍然担忧能源供应不稳定的局面出现。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报告指出,俄乌冲突以及更广泛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继续构成风险,尽管总体趋势向好,但能源市场依然脆弱。
为了避免去年冬天出现的能源短缺局面,欧盟在入冬之前就加紧储备天然气,各成员国的储气量基本达到满额。欧盟成员国还同意将削减15%天然气需求的目标延长到明年3月。
然而有数据显示,欧盟的天然气存储设施只能存储1000多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而欧盟的天然气年需求量在3500亿立方米到5000亿立方米之间。随着冬季持续消耗天然气,能否有稳定的天然气补充至为关键。
但是,欧盟的天然气供应并不稳定。此前,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工厂罢工的消息一度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以色列关闭一处天然气田也曾引起天然气价格波动。国际能源署担忧,欧洲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在增加,今年欧洲可能还会迎来“寒冬”。
在分析人士看来,导致欧盟能源供应不稳定的原因主要还是欧盟未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从去年开始,欧盟急于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德国、意大利等多国领导人在中东、非洲和美洲奔走,意图实现能源来源多元化。
目前,欧盟对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依赖确实下降了,但欧盟对其他方面的能源依赖在增强。其中,挪威是欧盟最大的管道天然气供应国,美国是欧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卡塔尔、阿尔及利亚等国也是欧洲进口天然气的重要来源地。
在欧盟进口的天然气中,液化天然气占到了39%。但是在这一领域,欧盟并没有与俄罗斯“切割”。欧洲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欧盟从俄罗斯采购了价值61亿欧元的液化天然气,占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出口量的一半。其中,西班牙和法国是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第二和第三大采购国。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总裁米勒日前表示,俄罗斯管道天然气仍在经乌克兰输送到欧洲一些国家。
对外部能源的依赖不仅使欧盟担忧今年冬天再次陷入“气荒”,也不利于欧盟的经济复苏。尽管由能源短缺引发的高通胀已经有所缓解,但通胀传导效应仍在持续,为抑制通胀而采取的加息还在对经济产生消极作用。欧盟尤其是德国均没有摆脱经济衰退的风险。
德国受能源危机影响比较大,不少能源密集型企业在危机中破产。因此,在欧盟延长补贴期限的同时,德国也推出新的大规模补贴计划,以支持企业应对价格上涨。根据德国政府网站11月9日发布的公告,德国政府将在未来5年减轻企业的电力成本,明年一年的援助金额就达到了120亿欧元。
分析人士指出,延长补贴只能是欧盟应对能源问题的权宜之计,从长远来看,欧盟要保障能源供应,只能从提高自给率上下功夫。而要实现能源自给,欧盟就需要推动能源转型,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按照欧盟的计划,2035年欧盟将实现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中所占比例将达到45%。今年4月,9个欧洲国家领导人在第二届北海峰会上同意,到2050年将北海地区打造成“欧洲最大的绿色能源基地”。
然而,发展绿色能源产业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从哪儿来仍然是一个问题。欧盟各成员国的能源结构并不相同,这就导致它们能源转型的步伐难以实现一致,容易出现分歧。德国和法国围绕是否应该发展核电就一直争执不休。(工人日报 毕振山)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天回医简国际论坛暨英国中医师学会2023学术年会举行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杨丹:成渝中线走廊创新发展潜力巨大
- 七成受访青年感觉太多虚拟社交让人更孤独
- 新闻1+1丨“大食物观”这件大事,怎么实现?
- 端午假期川渝黔三地预计发送铁路旅客675万人次
- 海南强降雨24日起减弱 江南等地将有大范围降水过程
- 筑牢“旅游搭子”的契约和信用防线
- 科学看待秸秆处置方法
- “年三十”连续5年“缺席” 对我的假期有影响吗?
- 数字时代图书馆如何推动全民阅读
- 黑龙江勃利县一男子倒卧雪中身亡:曾有饮酒行为
- 全国七成农产品通过农批市场进行分销 助力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 兰州空气异味系一公司高炉煤气外排所致 目前已消除
- 前10个月柴达木枸杞出口额同比增长8.56%
- 美国联合健康集团高管枪杀案嫌疑人表示不认罪
- 天津渤化职教打造“双栖教师”校企合作基地 助推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 郑州国际陆港启用 首发专列发往乌兹别克斯坦
- 四大品类饮料步步涨价 竞争之法或在价格之外
- 央行重磅利好 A股的调整行情结束了?
- “中国香包刺绣之乡”甘肃庆阳展示指尖上的艺术文化
- 热门推荐
-
- 华人艺术家叶璐的百变人生:“逆流而上”追求艺术
- 上海: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跑出“加速度”
- 河南十道名菜、十大主题名宴上榜“中国菜”
- 喜迎乙巳蛇年新春 福建举办工笔画作品展
- 吉林省全面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产业发展获新助力
- 百万尾南美白对虾落户新疆轮台
- 真我GT5 Pro正式发布,首销3298元起
- 日媒:日本原子能机构茨城设施确认2处放射性物质污染
- 中韩同意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 广西壮瑶医药文化融入民族节庆 中外宾客乐享康养“三月三”
- 世界环境日:e人爱地球,都有哪些方式?
- 日本杂志附赠“满是大熊猫”笔记本获好评
- 河北定兴戏剧盔头:历经五代传承 续写戏剧头饰情缘
- 记录老汽修人的加盟故事:与美孚1号车养护一路同行,遇见无限希望
- 中新健康丨数字惠民观察:一站式智能复诊,让患者复诊无忧
- 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中老边境磨憨口岸迎暑期出境游热潮 单日验放超5000人次
- 前5个月广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同比增长8%
- 第二十二届海创会在福州闭幕 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
- 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