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增发国债首批项目清单优先支持京津冀等地灾后恢复重建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发改委近日下达2023年增发国债第一批项目清单。官方13日披露,首批项目清单优先支持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同步提升区域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近日,国务院批复《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规划》。国家发改委下达增发国债第一批项目清单,全力保障规划实施。
一是对于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应保尽保。支持地方进一步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进度,促进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帮助灾区民众建设美好家园。
二是对于提升区域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领域项目,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按照“上蓄、中疏、下排、有效治洪”原则,加快实施海河水系防洪减灾系统提升工程,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动流域综合治理和蓄滞洪区建设,加密重点区域气象监测网络,完善城市排水防涝设施,为实现海河安澜、区域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对于一些前期工作正在加紧开展的项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等有关部门,将加大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全力做好规划内项目实施的要素保障,支持地方科学有序高效开展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国家发改委称,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规划落实,指导督促地方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把各项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确保国债资金发挥利国利民实效,经得起历史检验。(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福建迎“断崖式”降温 福州黄岐至马祖客运航线将停航
- 北京海关查获10只世界上体型最大蜈蚣
- 新西兰央行四个月内第三次降息
- “中国最北自贸区”设立5周年:以黑龙江0.3‰面积创造16.4%外贸份额
- 史上最长“双十一” 今年有哪些不一样?
- 中国—东盟共创视听合作新未来 签约9个项目
- 民航局:截至2023年底,国内注册无人机达126.7万架
- 新年盆菜:放开肚皮,层层“寻宝”!
- 福建出品电视剧《此心安处是吾乡》央视开播
- 黄金为什么能变成酒红色?150年谜题解开
- 世界IP联袂共舞 中华酒与国家体育场·鸟巢开启5年战略合作
- 出生自带“恶魔基因”?别妖魔化超雄宝宝
- 武夷非遗走进厦门大学 邀约“全球学子游武夷”
- 福建福州下达2025年第1号禁火令 禁止林区一切野外用火
- 英国曼彻斯特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已致1人死亡2人重伤
- 辽宁抢抓暑期文旅消费黄金季 激发县域文旅消费新动能
- 山东半岛东北地区东部等地有强降雨 渤海黄海有大风
- 上海:高校探索数字化招聘 破解传统模式时空限制
- 警方通报“多名男子买烟嫌贵殴打店员”:4名嫌疑人已被抓获
- 云南跻身“3万亿俱乐部” 中老铁路发展远超预期
- 热门推荐
-
- 中央气象台:华南南部有较强风雨天气
- 杭州上线室内装修“一码管理”应用 全链条监督违规行为
- 新闻1+1丨明年中国的经济将如何应变?专家解读
- 中建志愿者参与马六甲世界遗产保护
- 俄军方:挫败三架袭击莫斯科的乌克兰无人机
- 吴家林黑皮书影像馆昆明开馆:“愿更多人爱上人文纪实摄影”
-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杜泽逊:唤醒史书,传承文明
- 中泰旅行商齐聚昆明洽谈合作 共促两国旅游业发展
- 广州导盲犬学校开展国际盲人节活动
- 欧盟批准一种转基因油菜和一种转基因大豆上市
- 3D纪录电影《新三峡》在武汉首映
- 今年前三季度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16882亿元
- 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江苏开赛 重重难关考验无人车“智商”
- 热浪袭粤:全省逾百高温预警生效 广州启Ⅲ级应急响应
- 《宗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审办法》和《宗教院校学衔授予办法》公布 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中巴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走深走实
- 新西兰前外交官:2023年,新西兰应跟上中国步伐丨世界观
- 北京环球度假区迎数百“小黄人”集结 《神偷奶爸4》首映
- 10月14日央行开展19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小心气温“变脸” 我国部分地区未来几天降温可达1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