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评沙特伊朗协议:中国成功实践全球安全倡议
参考消息网3月13日报道 据法新社报道,一些分析人士说,沙特与伊朗双边关系的突破性进展不仅具有区域内影响,而且就达成协议的途径而言意义重大:这是在中国协调下进行的谈判。
尽管中国与该地区的接触升级,但是北京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不愿深入中东棘手的外交泥潭。
报道称,沙特分析人士10日说,中国的角色增加了沙伊协议长期有效的可能性。
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评论员阿里·谢哈比说:“中国现在是这个协议的发起者,这具有重大意义。”
“鉴于中国对伊朗的影响力,由它作为协议的发起者,(沙特)王国可以放心地暂且相信伊朗。”
报道提到,美国大西洋理事会资深客座研究员乔纳森·富尔顿说,协议表明中国准备在中东地区发挥更大作用,“不管怎样,这看来都是中国的外交胜利”。
另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中国的斡旋促成了一项中东外交突破,这个消息提供了迄今为止最确凿的证据,表明北京愿意利用其全球影响力来帮助解决外交争端。
据报道,外交政策分析人士说,这一出人意料的事态发展警告华盛顿,尽管美国在中东的作用由来已久,该国还在中东有军事足迹,但中国是中东一支正在崛起的经济和外交力量。尽管北京过去参加过国际谈判,但最新的协议为北京的倡议增添了实质内容。
报道指出,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头号能源进口国,它与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越来越靠拢,但它的作用现在要大得多。
尽管美国仍是无可争议的军事大国、援助提供者以及对整个中东地区有政治影响力的国家,但中国是中东最大的贸易伙伴,它在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作用迅速扩大。
报道称,中国积极与整个中东地区建立关系,包括与伊朗和沙特建立关系。
据印度智库塔克沙希拉学会的中国问题专家马诺杰·克瓦尔拉马尼的分析,中国的全球安全倡议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要点是:中国意在“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参考消息网)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深圳楼市政策调整:优化限购 恢复显示真实价格
- 大运河北京段沿线备案博物馆172家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计划明年开放
- 中国新机遇 | 这些考试,向“老外”开放
- 西安机场2023年累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
- 水利部:吉林东部、云南西部发生山洪可能性大
- 券商三大业务线从业人数持续增长 人才专业性需求提升 保代首次突破8000人
- 上半年友谊关口岸签证处签发签证超1.5万人次 团体旅游激增
- 海南三大境外消费回流“金字招牌”释放新动能
- 《向阳启航 “护苗”在行动》:以守正创新之势探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样态
- 上海探索转变重症医学模式 让医学、人文与情感融合助患儿渡“险关”
- 云南升级“一户多人口”电价政策 减轻居民电费负担
- 8月东莞市进出口总值1263.2亿元 居广东省第二位
- 创新向善 富德生命人寿聚焦“一老一小”的公益实践与探索
- 中俄最大界湖兴凯湖进入冬捕期
- 致力打造千亿级战略性支柱产业 广州在京举办新型储能产业专场推介会
- 探访新疆喀什夜市:迎接游客回归 激发城市活力
- 马学者:中马建交五十年 合作成果丰硕潜力巨大 | 世界观
- 第十八届、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提名名单公布
- “民工蹲检察院墙边吃饭遭驱赶”?当地检察院回应
- 马蒂斯大型个展将于暑期在京启幕
- 热门推荐
-
- 上海台盟赴贵州毕节开展医疗卫生帮扶 助推乡村振兴
- 重新认知“中国消费者”
- 青年人为什么爱上脱口秀
- 湛江机场高速一期工程主线路面工程完工 将于年底通车
- 中俄将继续巩固能源矿产粮食等贸易规模
-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13日起执行50%限流措施
- 澜湄国际影像周:流域国家沟通跨越语言的重要桥梁
- 截至11月底中国累计核发绿色电力证书47.56亿个
- 30卷《李学勤文集》问世 再现生前60余年学术历程
- 金观平:统筹黄河流域城乡协调发展
- 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庆祝长城奖学金设立30周年
- 赋能社区居家为老服务人才队伍 上海启动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
-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3%
- 啄木鸟“咚咚咚”却不会脑震荡之谜揭开
- “国潮风”助“Z世代”拓展社交圈
- 丽江:旅游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 丝路青年说(三)| 我为中欧班列“穿针引线”
- 德国6月通胀率预计降至2.2%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低能耗下如何高速运转?探寻“超级工厂”在江西的“绿色智慧”
- 我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投产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