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力巨大 土耳其连续强震属“震群型地震”
◎本报记者 陈 曦
2月6日,一场发生在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的强烈地震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2月8日,大地震已造成超过1.5万人遇难。与此同时,一个陌生的名词——“震群型地震”成了高频热搜词。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陈长云表示,此次土耳其地震的破坏程度虽然和震群型地震有一定关系,但更主要的还是由震级和震源深度、地形地貌以及建筑物和构筑物自身抗震性能等多种因素叠加造成的。
震群型地震并不罕见
此次土耳其在6日凌晨发生了震级为7.8级的地震,当天下午1点24分,又发生了震级为7.6级的地震。两次强震的震中相距约96公里。短时间内,发生两次强震,并诱发了6.7级强余震,形成了震群型地震。
“震群型地震是构造地震的一种类型,此外还有孤立型地震、主震—余震型地震、双震型地震,也可以把双震型地震看作是震群型地震的亚型。”陈长云介绍,地震是释放能量的过程,震群型地震的地震序列主要能量是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没有突出的主震。
“地震都和断层相关,近年来全球8级左右强震主要发生在板块的边界断裂带上,此次土耳其地震也不例外。”陈长云说。土耳其位于阿拉伯板块、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汇处,境内有两条大边界断裂带,北安纳托利亚断裂带和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在板块的相互作用下,两条断裂带附近地区应力积累强烈,引起地区的强震活动不断。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科学专家比尔·麦圭尔教授表示,此次土耳其地震两次强震均位于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信息表明两次强震是否发生在同一个断层上”。第二次强震发生在第一次强震以北约96公里处,很可能发生在另一个断层,被第一次强震引发。
“虽然震群型地震不如孤立型地震和主震—余震型地震常见,但也并不罕见。在世界和我国历史上,都曾发生过震群型地震。”陈长云举例,比如1976年5月29日云南西部龙陵县在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内先后发生7.3级和7.4级地震;位于柯坪断裂附近的新疆喀什的伽师县,历史上曾发生多次震群型地震。
世界上最著名的震群型地震,当属1960年发生在智利的大地震。这场地震中,震级最大的地震为1960年5月21日的9.5级地震。此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智利境内连续发生了数百次地震,其中超过8级的3次,超过7级的10次。
破坏力大是多重因素造成
“此次土耳其地震伤亡惨重,与震群型地震有一定的关系。”陈长云解释,两次强震相隔时间较短,两地相距距离较近,第一次地震时松动没有坍塌的房屋,很难扛过第二次强震“冲击波”的打击,因此在第二次地震中坍塌比例非常高。
“不过这么大的地震,造成致命性伤害还是由多种因素叠加形成的。”陈长云说,最致命的因素还是震级,一般情况下,震级等于或大于5级的地震,就会造成破坏。一场7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
当然,如果震级高,但震源深,那么地震波传播到地面的距离就越长,震源的能量消耗就越多,传播到地面上的能量就越少,对地面的破坏程度越小。
此外,震区所处地形、地貌以及建筑物和构筑物自身抗震性能,都直接影响最后的伤亡情况。很不幸,此次土耳其地震影响地区人口稠密,而且建筑物都经历了“煎饼式”倒塌,倒塌楼房每层混凝土板中间几乎没有缝隙,使生还者几率大幅下降。
“虽然科技在发展,但震前精确预测地震的发生依然处于探索中。目前地震发生后的预警可以为人员避震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陈长云说,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横波对建筑物的破坏力更大。但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每秒3—4千米,地震预警就是利用了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原理,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为人们赢得避险或逃生的机会。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南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超八成
- 经济观察:中国楼市发生重大变化,行业未来如何发展?
- 蓝色“守护者”13载守路记:经年累月护航过往平安
- “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 巴西学者看好巴中两大金砖国家深化合作|世界观
- 《风流一代》上映之前已遭盗版,影视盗版缘何屡禁不止?
- 北京朝阳站交通枢纽开通运营 多种交通方式便捷换乘
- 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师生赴吉尔吉斯斯坦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 环环相扣!起底高薪招聘货车司机背后的“套路运”
- 穿越时空!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焕发时代光彩
- 成都:推动制造业提能升级 全面推进工业立市、制造强市
- 安徽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现代水网骨干工程格局
- “外卖诗人”王计兵:追梦25年写诗4000首
- 鼓励优质作者持续产出,抖音上线《精选开放麦》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金代河津窑枕入藏仪式
- 强降雨致泰国大量稻田被淹
- 美国“人鱼姑娘”为第十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拉开大幕
- 北京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阵风7级左右伴有扬沙
- 天津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公安“一窗通办”实现全覆盖
- 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引来政策性金融“活水”
- 热门推荐
-
- 通州绿地中央城产品正式发布 加速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新地标
- 16名“国家的孩子”寻亲成功
-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 北京迎强降雨 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
- 四省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 澳大利亚一汽车撞进露天餐厅致5死5伤 总理发文哀悼
- 中国将向比利时提供3只金丝猴 所生幼仔满5岁时返回中国
- 超15亿元生物医药产业项目落地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
- 成都至悉尼航线开通 实现“天天有航班”直达澳大利亚
- 江西瑞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进入“全焚烧”时代,海南生活垃圾如何点亮万家灯火?
- 益海嘉里金龙鱼开展校长培训,助力实现“把益海学校建成当地同类一流学校”的目标
- 谷爱凌为何钟爱四川雪场?“全天候性”是最大优势
-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注册通道暂时关闭
- 边关与故园:胡成的十年陕北之路
- 西康高铁药王堂隧道贯通
- 日本一火箭试验场进行发动机点火测试时发生爆炸
- 农村老人刷短视频怎样开启“健康模式”?
- 下半年北京石景山将迎多项国际体育赛事 持续用好冬奥遗产
- 福建泉州警方通报一起伤害案:已造成2死2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