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标准引领中医药“走出去”
中医药各类标准已达3000多项,基本建立适合中医药发展标准体系框架
以高标准引领中医药“走出去”(大健康观察)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及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进展。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我国已有中医药各类标准3000多项,适合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
持续优化中医药标准结构
“中医药标准化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是推进中医药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朱桂表示,“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遵循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形成了以中医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及中医药国际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标准体系。可以说,适合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
一方面,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近年来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对中医药标准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
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期印发了《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了推动中医药标准化高质量发展的系列创新性举措——优化中医药标准体系总体布局、加强重点领域中医药标准供给、推动中医药标准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推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深化中医药标准化改革创新、夯实中医药标准化发展基础。
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要更加注重高质量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以高标准来助力高技术创新、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国医大师、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伯礼院士说,“我们各级各类标准已经有3000多项,内容包括中医药方方面面,基本架构已经达成了,下一步就转向要完善标准体系的框架,持续优化中医药标准结构,提升高质量标准的供给效率。”
张伯礼表示,要加大对中医药标准的制修订力度。“标准也要与时俱进,有的标准可能一年两年就得修订。”他说,“特别是现在互联网、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很快,我们在标准的制定上应该借鉴、为我所用,把中医药的标准制定和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
中医标准化与“三因制宜”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意义深远。
朱桂表示,推动中医药标准化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保障中医药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有利于中医药学术发展,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整体提升中医药学术水平;有利于加强中医药的规范管理,提高中医药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更好助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标准制定的目的在于应用,标准制定得好不好、科不科学,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接受检验。”朱桂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逐步建立并完善中医药标准推广与实施机制,发布中医药标准同步出台标准实施方案和释义,加强标准的宣讲、效果评价等工作,促进中医药标准的有效实施。
比如,《经穴名称与定位》《腧穴定位图》《针灸学通用术语》《针灸技术操作规范》被广泛应用中医药教材中,并被翻译成俄文等外文版;首个ISO中医药标准《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让全球对针灸针质量控制有了统一标准,带动了中医药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去”。
中医药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原则,中医药标准化似乎与之相悖。对此,张伯礼表示:“‘三因制宜’是中医药本身的学术特点,也是临床救治的经验,讲究的辨证施治、个别化诊疗。但从大量的临床实践当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共性的认识、特征和规范。”
张伯礼举例说,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本草纲目》等古代医书中,有很多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标准化的记载。
“例如舌诊、脉诊,例如药物采集的季节、时期等,都是有规律的,都是把大家共识的经验总结出来,所以中医药的标准化是有基础的。”张伯礼说,“当然,古代是根据临床实践慢慢形成的共识,跟现在建立的各种标准,在方法上不完全一致。我们现在建立标准和方法需要经过文献调研、临床调查、专家讨论,最后制定出一个初步框架,专家再寻求共识,最后再评价,是非常严肃的科研工作,时间快点也得需要一年的时间。”
规范世界中医药教育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中医药已经传播至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内容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建设了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近年来,与中医药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同步,中医药标准国际化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并为中医药“走出去”提供强大助力。“我们的标准要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中医药走向国际要靠标准来引领。”张伯礼说。
2009年,针对中医药标准化领域的国际需求和竞争,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动议并促成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中医药技术委员会,中国承担秘书处的工作。“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有23个积极成员和23个观察成员,下设2个顾问组和6个联合工作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吴振斗说,“在各国专家的共同努力下,ISO/TC249目前已经发布了112项中医药国际标准。”
同时,中国支持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据吴振斗介绍,目前世界中联已经颁布中医药名词术语、临床技术标准、教育和健康旅游等143项国际组织标准,世界针联也连续发布了25项涵盖指南类、技术类和管理类等的中医针灸国际标准。“这两个组织也已经成为ISO/TC249的A级联络机构,活跃在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前沿。”他说。
此外,针对全球各类学校使用的中医药教材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我们编纂了教学大纲,组织海内外专家编写了13本中医药核心教材,作为标准引领,有利于规范世界中医药教育。”张伯礼说,“这套标准现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保证了全世界中医药培养的人才是合格的,推动了中医药在全球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熊 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8月13日 第 09 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州市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 宠物险成“铲屎官”新选择
- “二阳”上热搜 专家:主要是未感染者“首次感染”
- 小清河复航在即 将成鲁中工业走廊陆海新通道
- 谢锋对话美国中青年学者:为探索中美正确相处之道贡献智慧
- 警方通报“女子高铁座位被占,换回后遭殴打”:双方均已就医
- 在新疆,一块奶疙瘩何以成为难忘记忆?
- 沙特首都利雅得获得2030年世博会主办权
- 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37亿人 作家、作品、读者数量呈稳健增长态势
- 唯品会发布2022年ESG报告
- 国际识局:普京宣布俄遭恐袭!美国:这事问乌克兰
- 7月起秦皇岛市海水浴场取消门票限制
- 总台专访丨和平人士:阻止北约扩张才能实现世界和平
- 以军:正在核实是否已打死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
- 加沙民众:以色列和美国共同造成加沙惨剧
- 海口今年第四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427.6亿元
- 破除壁垒让快递更畅通
- 2024年大湾区创新生态大会在广州举办
- 孩子过敏了!这些“坑娃”操作你中招没有
- 上海:多方携手、多元探索打通医疗和养老 让老人暮年无忧
- 热门推荐
-
- 长征故事 | 中央警卫团里为何有个“哑巴”?
- 专家学者齐聚拉萨探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
- 外媒:伊朗总统邀请沙特国王访问伊朗
- 美国又一州出现禽流感病例!约10万只家禽被扑杀
- “半仙”网红算命非法牟利200余万元 被行拘15天
- 乌克兰加紧走向西方 两份协议,暴露美国日本的小心思!
- 台湾海峡中部发生3.5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民间文物收藏渐热 山西太原施政规范文物交易
- 广东三名干部被查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迎来数字蝶变
- 400余位女企业家“组团”赴新疆觅商机 11个重点项目签约
- 海口机场2023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2000万人次
- 江苏浙江等地有大到暴雨 北方地区将有一次弱降水过程
- 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开播仪式在京举行
- 滞留落坡岭的他们经历了什么?K396次105小时的“脱险”纪实
- 从罕见国宝到火爆舞剧,《五星出东方》何以解锁文物活化利用“流量密码”?
- 九年守护 “钉”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警黄琼艺
- “斯坦福—硅谷”模式本土化:上海曾经的老工业区如何蝶变成为“创新雨林”?
- 5国近百位艺术家“舞动”千年晋祠 展现中西方文化互融互鉴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世界旅游联盟总部落户杭州 如何助力诠释“诗画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