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选配5大误区,速看避雷! | 老年健康宣传周
6月24日—30日是老年健康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维护听力健康 乐享幸福晚年。
老年人的听力下降通常是逐渐加重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老年人会逐渐接受这种变化,并对此不以为意。在生活中,通常是身边的人先察觉到老年人出现了听力问题。比如,有些老人在安静的环境中听力尚好,在嘈杂的环境中才会发生聆听困难。
此时,老年人会把听不清归因于环境太乱或者讲话者“口齿不清”。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已经提示老年人的听觉功能出现了问题,应该让医生帮忙判断是否需要干预。
如果老人听不清楚某些声音,可能就存在一定程度或范围的听力损失。例如高频听力损失患者,可能无法听到某些声音,如“sh”“s”“th”“t”等。不要小看个别声音无法听清,当它们出现在一句话或一段话中时,就会显著影响听力损失者对言语的理解,因此不得不反复询问“嗯?”“什么?”或者答非所问。
遇到这种情况,专业人员可对数字助听器进行编程,针对患者所需要的范围和程度进行增强,就能让患者更好地利用残余的听力。越早对听力损失进行干预,其长期效果越好。
几乎所有认为自己有一只“好耳朵”的患者,两只耳朵都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问题。当一只耳朵比另一只听力情况稍好时,我们会更倾向于用那只耳朵来打电话、参与团体对话等。但患者长期使用听力好的一侧耳会加重该侧耳的负担,产生听觉疲劳,而听力损失耳由于长期得不到声音刺激,听神经萎缩,使言语分辨率更低。
另外,单侧听力损失会影响声音定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危险。比如,当身后来车时,分辨不清喇叭声的来源会影响躲避方向;跟人交流时因会出现侧身转头、斜视等动作,从而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因此,单侧耳听力受到损伤也要到正规医院详细检查,根据情况配备助听器。
很多老年人可能会选择在“需要”的时候,比如在参加社交活动或在嘈杂环境下听不清对方讲话时,才临时拿出助听器使用。这种做法似乎可以避免日常佩戴助听器时的不适感,然而,这种间歇性的使用并不利于充分发挥助听器带来的听力改善效果。
因此,建议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使用助听器,而不是只在特定情况下使用。
很多人认为购买助听器就像买一副老花镜那样简单,这其实是忽略了助听器配适过程的复杂性和个体化需求。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正确的验配是确保助听器有效的关键步骤。
造成每个人听力损失的原因是不同的,并且涉及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听力损失频率和程度。随意购买的助听器的确便宜,但并不科学和实用。在医院,听力师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听觉健康指导,包括准确的听力评估、选择合适的助听器类型、正确使用助听器的专业指导以及后续调试等。
总之,老年朋友要认识到,助听器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听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还为老年人参与社会交往带来了更多机会,让老年人不与社会脱节。此外,助听器还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强自信,改善社交能力并促进社会活动和认知能力的整体提升。因此,在有需要的时候,老年人在医生的指导下选配并坚持使用助听器,可以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精彩。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四川博物院上新常设展 探寻秦汉三国蜀地文明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做好汛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 陕西省气象台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
- 行动起来,共护孩子眼健康
- 上海民营技术创新孵化联盟成立
- 西南地区东部华南等地局地有暴雨 黄淮江汉等地有强对流天气
- 警惕“套路运”贷款风险
- 离世父亲遗留银行存款难取出 检察官多方调查揭真相
- 12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23种上涨
- 美“封禁TikTok”引强烈反弹,美媒:正撺掇针对中国“电子孤立”
- 俄乌局势进展:俄首都再遭无人机袭击 乌称一居民楼遇袭致75人伤亡
- 世界闽南文化论坛在印尼举行
- 从田间到超市 各地多举措保障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 日本欲借不全面报告推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引多方质疑
- 国会答辩时不会怎么办?日本内阁官员:让我查查手机
- 全国已收获冬小麦超2.5亿亩,进度过八成——麦收忙,夏粮稳
- 2016年至2023年 西藏年均为农牧民提供生态岗位50多万个
- “数”里行间感受经济“脉动” 中国经济“拾级而上”引擎足
- 网友称西安一足球队员被对手“飞铲”摔倒后身亡?球队队长回应
- 1964→2024 仁心仁术架起中非友谊桥梁 共赴丁香之约
- 热门推荐
-
- 民族舞剧《热血当歌》舞动京城 艺术诠释国歌故事
- 农业银行截至5月末革命老区贷款余额2.14万亿元
- 沈阳集装箱小镇“开箱” 奉出一道潮流文化大餐
- 学生课间意外受伤 学校应不应该担责?
- 中国科研人员发现最早恐龙蛋壳为革质蛋壳
- 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6年增长223倍
- 分析师警告:美国劳动力市场预计将放缓 经济或陷入衰退
- 加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南玉珠高速公路广西段全线贯通
-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发现两座辽代墓葬
- 网络评分9.3分,国产纪录片《众神之地》为何惊艳观众
- 广东侨乡信宜三华李上市 海外游子慰乡愁
- 通胀高企银行倒闭,民众担忧难消 拜登支持率跌至38%
- 天津文旅局通报“导游强制游客消费”:拟顶格处3万元罚款
- 陈凤英:2024年世界经济有望“软着陆”
- 国家网信办:重点网站平台清理涉企虚假不实等信息8.6万余条
- 8项40条,山东再出“政策大礼包”
- 商务部:2023年全国吸收外资1.1万亿元人民币
- 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启动 这两类药品依然受政策倾斜
- 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在新疆贯通
- 2024工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综合指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