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潮湿发霉环境,小心吸入霉菌
近日,“男子扫墓后发烧竟因吸入霉菌”登上热搜,专家提醒:
身处潮湿发霉环境,小心吸入霉菌
这几天,“男子扫墓后发烧竟因吸入霉菌”“扫墓时吸入尘土小心霉菌性肺炎”登上热搜,引发网友极大关注。什么是霉菌性肺炎?霉菌怎么会长进肺里?哪些人群要特别注意?怎么预防?对此,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三病区(RICU)主任、主任医师李建民进行了详细解答。
稍不留意,他们患上霉菌性肺炎
据报道,浙江宁波60岁的王先生3月30日扫墓之后,竟然住进了医院,罪魁祸首就是扫墓时吸入的杂质、尘土。原来,由于坟头一年没有打扫,堆积了不少枯枝腐叶,还有大片的杂草,王先生弓着腰爬上坟头,埋头清理上面腐朽的植株。在这个过程中,他吸入了不少随之扬起的杂质、尘土,但并没有放在心上。回到家后,他就干咳不止,晚上也睡不安稳。随后他发现自己不仅咳嗽不止,还出现了胸痛、发烧症状,于是到医院就诊。
接诊医生细致查看病情,从CT片中发现患者的肺部像长出了一个个小树芽,很有特异性,怀疑是霉菌性肺炎。而感染已经影响其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掉到了90%。为了确诊病情,医生为其做了气管镜,果然发现气道壁上缀着大量白色菌斑,一化验是曲霉菌,这是霉菌中的一种。经过雾化吸入和抗真菌治疗,患者体内的霉菌被逐步杀灭,胸痛症状缓解,血氧饱和度也恢复正常。
无独有偶,湖南省人民医院前段时间也接诊了一例霉菌性肺炎的病患。来自常德桃源县的60岁姚大爷,有长期大量吸烟史,居住环境潮湿,不少地方都发霉了。这一天,姚大爷在通风不良、潮湿的房间里整理、清洗发霉衣物后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当时没有在意。没想到一周后,姚大爷咳嗽、咳痰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发烧、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才到当地医院就诊。然而辗转多家医院,他的病情未得到很好的控制,反而逐渐加重。为寻求进一步治疗,他转至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三病区(RICU)。
“将病患收治入院后,我们组织疑难病例讨论,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及分析病情,并经肺泡灌洗液的病原学检查,在其肺内发现了烟曲霉菌(真菌的一种)、肺炎链球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细菌)等病原体混合感染。”李建民介绍,姚大爷因长期大量吸烟,支气管黏膜反复炎症,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又在通风不良、环境潮湿的空间中整理发霉衣物,吸入含有霉菌的空气,从而导致了霉菌性肺炎的发生。通过积极的抗真菌、抗细菌、抗炎症反应、俯卧位等综合治疗,姚大爷转危为安。
好好的,怎么会有霉菌长进肺里?
“霉菌是能够引起霉变反应的一种特殊真菌,平时生活中常见,进入人体可能表现为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吸入性肺炎等。”李建民说。霉菌在人体内可引发感染,如王先生、姚大爷就是吸入了含有霉菌的尘土、空气引起肺部感染。霉菌可以生长在食物以及花粉、土壤、植物、家居等环境中,在人体免疫系统受到打击或者免疫系统较弱的情况下,霉菌就可能进入肺部,引起霉菌性肺炎。
霉菌性肺炎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持续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和呼吸困难。这些症状在初期可能与普通感冒或流感相似,因此容易被忽视。重要的是,需警惕症状的持续性及加重。
霉菌进入人体还有可能引发口腔、皮肤、泌尿系统、胃肠道等感染,甚至引发全身感染。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将霉菌吸入体内后可引发过敏反应。
除了霉菌感染引发霉菌性肺炎外,药物反应、化学物质等原因也有可能引起霉菌性肺炎。例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者化疗药物的癌症患者,由于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有可能引起肺部的炎症反应,进而引起霉菌性肺炎。某些化学物质有可能引起肺部损伤,进而导致肺部感染。例如,接触大量尘土、烟雾、污染空气等污染源的人,易引起肺部病变,从而引发霉菌性肺炎。
除以上原因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如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器官移植等。不同的原因可能引起不同的症状及严重程度,应积极进行治疗和预防。
打扫卫生时,最好戴上口罩和手套
霉菌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当下,正是气温回暖的时候,也是霉菌滋生的季节。比如坟地常年无人清理,大量落叶覆盖土壤,气温回暖成了霉菌生长的温床;通风不良、潮湿的房间里,容易滋生霉菌;尤其是墙角、窗台,厨房的水池、灶台,厨具餐具、胶圈,冰箱内部,洗手间、浴室,洗衣机内部,空调等容易滋生霉菌,长时间不用的书籍、地毯也容易滋生霉菌。
“对于霉菌,免疫力正常的人群大多不容易感染致病,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或者长期在平房、地下室等潮湿环境中居住的人群,或者长期在农田、牛栏、猪圈等潮湿环境中劳作的人群,或者经常接触野生动物及家禽、飞鸟皮毛的人群,则较普通人容易患病。”李建民表示。
研究显示,血液肿瘤、器官移植、肿瘤化疗、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老年患者以及重症的病毒或细菌感染患者等,患病风险高,应该尽量减少霉菌暴露。同时,要加强营养、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老年人、幼儿、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尽量远离尘土,尽量少接触潮湿腐败的泥土;翻箱倒柜打扫卫生,在整理旧衣物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处理霉味重的物品,或者置身于环境阴暗潮湿的平房、地下室等场所时,要戴好口罩和手套,穿好长衣长裤,避免直接吸入含有霉菌的气体。“即便是不穿、不用的衣服、被褥也要经常暴晒,不要把衣物存放在潮湿的房间里,以免产生霉菌。”李建民提醒。
此外,可用消毒水,比如3%的过氧化氢、苏打水,或者1比1调配的水和白醋进行清洁,也可以对书籍、地毯等进行阳光晾晒,清除霉菌的时候要注意戴口罩、戴手套,以免误吸。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吴靖 曾娟利 谢燕芝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内规模最大ESG盛会在沪举行 释放中国致力于ESG问题的明确信号
- 广西高速公路首次应用桥梁边坡灾害识别报警系统
- 北京公布一批电动自行车领域违法案例
- 日准航母“出云”号首停菲律宾 自卫舰队司令将矛头指向中国
-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将在陕西西安举办
- 四川皮影复兴:光影中传承民间艺术之美
- 新能源汽车逐渐驰入高原百姓家 加装充电桩解“充电焦虑”
- 中国体型最大蝴蝶金裳凤蝶首次现身湖北保康
- 起亚再启科技溯源活动,揭秘起亚EV5品质技术实力
- 2024菁英汇·津台青年圆桌会议在天津举行
- 哈萨克斯坦参议院二读通过“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法案”
- 煤省山西加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 动漫IP+旅游 江西龙虎山打造文旅沉浸式新玩法
- 江山如画 | 走“生态路”、吃“文化饭”,泰宁如何激活文旅新活力?
- 2023年菲律宾政府借款达2.19万亿比索
- 铜奔马玩偶遭盗版,文创维权亟待加强
- 中国援柬中医抗疫医疗队赴乡村义诊
- 海地前总统遇刺案现转折?遗孀与前总理被控参与谋杀
- 上海青年创业者雨中徒步松江 激扬时代风貌
- 贵广高铁11日起 最高时速按300公里运营
- 热门推荐
-
- 这么热的三伏天,古人是怎么过来的?
- 两方“金印”确定墓主身份 南京发现三国东吴重臣张昭墓
- 年产500万株 河南郑州成国内蝴蝶兰产区“新秀”
-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航运指数期货是中国期货市场近年来最具创新性的期货品种
- 中山大学与深圳市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合作
- 最长68天!全国多地高校陆续公布寒假时间
-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宝慧制梁场首榀箱梁完成浇筑
- 去年粤港澳海关共开展3次保护知识产权联合执法行动
- 广东成功培育金滩柽柳苗15万株 海岸带生态修复又添“利器”
-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一季度开局良好 下一步如何“走稳走好”?
- 《军人的荣耀——张海峰指挥作品精选》在京首发
- “中国最美水上公路”再现“江湖”
- 敲黑板!你知道霍去病打匈奴到过的居延海在哪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究竟说的什么地方?|旅游促三交之②
- 学者荣新江:做敦煌学研究必须“走出去”
- 西安工务段:冰雪接力护航平安
- 4月9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和阿来“去有风的旷野”,自由和答案都在风里
- 首尔举行“汉江发呆大赛”
- 元宵节快到了该如何选购汤圆 食品专家为你支招
- “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四川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