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皮影复兴:光影中传承民间艺术之美
成都博物馆影偶专题展厅。 王磊 摄
中新网成都8月17日电 (单鹏 曾苏扬)灯光渐暗、音乐响起,被灯光照得泛黄的幕布上,人物、走兽、房屋等皮影道具依次登场,神奇的光影世界在观众眼前渐渐展现。紧张热烈的锣鼓声中,皮影道具上天入地。近日,一场精彩的四川皮影表演在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成都博物馆)上演。
四川皮影历史悠久,既受到陕西皮影等皮影文化影响,又带有蜀锦、蜀绣及民间剪纸等地方色彩,兼收并蓄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近年来,随着四川加大对皮影收集保护力度,加快培养皮影制作、表演非遗传承人,推动皮影文物活化,一度式微的皮影艺术逐渐焕发往日光彩。
“抢救”:一年仅能修复600余件皮影
在四川成都,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冠名“中国”的皮影专题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汇聚了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近30万件影偶精品,形成全球藏品数量最多、年代最久、种类最全、品质最优的皮影收藏。
长期以来,散布在民间的木偶、皮影文物的价值不为公众所知,并由于材质不易保存,重要文物向海外流失和现代艺术对民间艺术的巨大冲击等原因,影偶文物及其艺术形式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为抢救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早在20年前,成都博物馆就启动了皮影征集。
“成都博物馆的皮影征集得到了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四川省文物局等单位,以及木偶皮影专业院团和非遗传承人的帮助。但征集过程中仍遇到不少阻力。”成都博物馆研究馆员、皮影木偶部主任李龙回忆说,不少皮影收藏者或皮影手艺人起初并不舍得把皮影交给博物馆,“多次深入交流后,大家都认识到博物馆是这些艺术珍品最好的归宿,征集工作才顺利进行下去。”
当时,散落民间的皮影也存在受潮、本体损伤等大量自然损毁问题。从各地征集而来的皮影,有相当一部分是呈片状的散件,“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对皮影复原,五六个人要面对上万件皮影残件。往往经过一年的整理、修复,恢复的皮影作品也只有600余件。”李龙表示。
为永久性地保护这批独具魅力的艺术珍品,成都博物馆对皮影文物进行恒温恒湿控制、防霉防虫处理、定期现状检查,建立起影偶文物保护的长效机制。
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李祥林表示,四川皮影物质形态收集保护取得较好成效。“在皮影收集方面,成都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阆中王皮影博物馆等都进行了广泛的皮影物件收集,开展梳理和研究工作;在非遗项目推荐上,四川比较关注民间皮影,四川的王皮影、何家班皮影等先后入选非遗保护名录。”
展示:让皮影文物“活”起来
走入位于成都博物馆五层的影偶专题展厅,映入眼帘的首件文物是一件叫做“百衲衣”的皮影藏品。泛黄的兽皮下,针线缝补、颜料填补的痕迹清晰可见,足以显示这张皮影的传承历史。在此展厅里,从近30万件皮影中精选出的2140件/套影偶展品琳琅满目,20个皮影戏剧故事、2760分钟的经典剧目让人目不暇接,动静结合的艺术化场景将光影之美发挥到极致,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观众,从开展至今,累计超过1300万人次观展。2021年,此展览获得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每一件皮影文物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珍宝,但只是将它保管起来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展览,观众深切体会到了皮影文化的魅力,并深深陶醉其中。”成都博物馆副馆长黄晓枫表示,在以精彩的展览传播这一传统文化的同时,如何让皮影文物“活”起来、如何让观众感受皮影的当代魅力,更是新一代“皮影人”钻研的重要课题。
为此,成都博物馆结合“镇馆之宝”天府石犀,创作原创皮影剧《灵犀传奇》;打造300余种皮影文化创意产品,使创意十足的文创成为活化文物;推动皮影与游戏动漫跨界联动,诞生了活泼有趣的皮影微动画《蓬莱的日常》。同时,成都博物馆还将皮影文化带入城市商业体,以文化赋能城市空间;甚至走出国门,在塞尔维亚、摩洛哥等举办展览和文化活动,皮影所传递的东方文化和光影艺术征服了无数海外观众的心。
传承:皮影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
为增加文物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成都博物馆推出面向青少年的夜间活动“周末儿童博物馆”。在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中,皮影是最受欢迎的元素之一,曾经风靡华夏大地的皮影艺术,再度为孩子们构起文化乐园。
“现在很多新出品的皮影剧目是童话风格,深受小朋友喜爱。演出结束后,我们还会教他们如何操作竹棍让皮影动起来。”年届七旬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传承人梁开通虽已退休多年,但仍时常去博物馆“客串”。他表示,看到传统皮影艺术被年轻一代接受并喜爱,自己十分欣慰。
“总体而言,现在学习皮影的年轻人仍然较少。”梁开通坦言,皮影并不易学,手指尤其要下狠功夫;配备皮影表演的一大套的装备就要花很多精力,既要有一副做工精良的手工皮影,还要有“皮影挡子”(用于皮影表演的幕布、支架和灯具)和十多副皮影操作杆。此外,木偶皮影剧团资金不足、青少年学业压力大等问题,也是困扰皮影艺术“年轻化”的现实问题。
“皮影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从延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角度看,保护传承皮影这样带有民间味、接地气的传统艺术意义重大。”李祥林建议,要增加皮影展演场地,更好地满足民众观赏皮影艺术的需求。(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用乡村博物馆留住乡愁、延续根脉
- 韩国接连发生无差别行凶案 政府部门出台措施严打犯罪
- 青海湖北岸农田“托管所”:小农户实施“现代农业”稳增收
- 数读今年麦收:机械化收获占比超99% 80多万农机手抢天夺时
- 闽菜“跨海”拓市场 探寻新“出圈密码”
- 北京地区暑期就业服务月启幕 多措促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上岗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大宁:古村焕新颜 绘就宜居乡村新画卷
- 浙江海宁一临时工棚爆燃事故:系当事人非法转移油品引发
- 万开达高速公路漆树梁大桥贯通
- 面向未来,走向世界!郎酒携手保乐力加启动世界酒庄联盟
- 四川九龙县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 当地紧急转移460人
- 印尼首都一店铺发生火灾 致7人死亡
- 2024年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网络安全应用测试结果发布
- 贵州茅台第六次获胡润品牌榜“最具价值中国品牌”
- 暴雨黄色预警:湖南湖北等4省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 女子坠海漂浮自救 羽绒服变临时“救生衣”奥秘何在?
- 去年12月北京CPI环比降幅收窄
- (“一带一路”10周年)从“避风港”到“自贸港” 海上丝路重要支点海南开放连通世界
- RCEP推升柬埔寨对外贸易
- 10张海报,看懂上半年中国经济
- 热门推荐
-
- 前4个月成都航空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实现“双增长”
- 浙江衢州:国潮、国粹、国韵成古城国庆顶流
- 成都郫都区发生一起持刀伤人致死案 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 IMF预测:2025年日本GDP或将被印度赶超 跌至世界第五
- 国家统计局:2023年四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9%
- 第22批援冈比亚中国医疗队启程执行援外医疗任务
- 突发!基辅称遭“最大规模”无人机袭击 这国总统紧急避难
- 当年轻人开始热衷养生 老牌药企也把跨界玩出了新花样
- 《十月》改版亮相图书订货会 “全球首发”夺眼球
- 业界看好石油市场前景 上调中国“三桶油”目标价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科技“武装”农业 河南锻造新“食”力
- 纪录电影《家园梦想》展映 “小人物”展现大梦想
- 江苏江阴邀海内外客商“共建更好的江阴、迎接更好的未来”
- 拉萨200多名护林员观摩森林消防防灭火实战演练
- 炙烤模式“超长待机” 成都连续4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台山野生紫菜:生长在浪礁上的“黄金菜”
- 30位东北亚青年踏访云南 探寻可持续发展“密码”
- 日本冲绳民众举行抗议 反对强推美军基地建设
- 福暖中国丨黄山之巅“龙腾鱼跃”
- 本轮雨雪天气 安徽累计铲雪除冰8万余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