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杀熟”新招:广场舞队牵头 老人旅途“买买买”
保健品“杀熟”新招:
广场舞队牵头 老人旅途“买买买”
专家提醒:“免费旅游”莫轻信 遇“熟人带货”多找子女商量
市民周先生的母亲蓉姨自从十多年前老伴离世后就一直独居,平时周先生工作忙,基本上每两个月才回家一次,他每次打电话问候母亲时,母亲都只说“好好好”。但最近周先生到母亲家探望时发现,母亲家的杂物房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保健品,他在家中“搜查”一番又发现,不仅杂物房,就连母亲的床下都堆满了各种保健品,包括羊奶粉、壮骨粉、强筋健骨粉、明目口服液、灵芝孢子粉等。母亲告诉他,这些保健品都是过去一年多她在小区广场舞队牵头组织的“免费旅游”活动中购买的。
对此,社区反诈民警和反诈志愿者告诉记者,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有“升级”趋势,一些保健品销售商瞄准广场舞“领队大妈”群体,引导她们组织小区里的老人“免费旅游”,进而诱导老人“买买买”。“对这种保健品‘杀熟’模式,老人们必须高度警惕。”志愿者提醒。
小区广场舞队牵头“免费旅游”
有老人“大方”购买8万多元保健品
“母亲买这么多保健品,吃两年都吃不完。”周先生一开始问母亲这些保健品的来历,她都表示是参加小区广场舞队组织的免费旅游送的。“参加免费旅游,还送这么多保健品?”周先生见母亲说话支支吾吾,推测当中必有隐情。他反复打听后,母亲才说出实情——她参加了几次小区广场舞队组织的免费旅游,这些保健品是她旅途中在导购劝说下买的,虽然每次花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但自己高兴,因为这些保健品价格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便宜不少,所以自己实际上是“赚了”。周先生翻阅母亲的银行卡消费记录发现,她在一年间购买各类保健品共花了8万多元。
更让周先生意外的是,母亲似乎是已经被保健品销售商的“温情策略”洗脑了。当周先生提出找销售员退回钱款时,母亲却生气地说:“这些是我自己的钱,难道我没有权利决定怎么花吗?这些保健品是我自愿买的,他们对我很好,我对他们的服务感到满意。”
退休前很少外出旅游的母亲,为何在退休后迷上了旅游?周先生告诉记者,母亲从两年前开始频繁与小区里的老人一起外出旅游,而牵头组织旅游的正是小区广场舞队的几名队员。蓉姨介绍,小区经常跳广场舞的有50多人,而定期参加活动的有20多人,光是广场舞队就有4支。周先生每次问起母亲和谁外出旅游时,母亲都告诉她是和小区广场舞队的姐妹们一起。“一开始我想着那些都是她经常一起跳舞的熟人,大家一起外出旅游相互有个照应,也就放心了。并且母亲退休后愿意到处走走看看,我们做子女也是鼓励的。但没想到她每次出去旅游后都买回来不少保健品。”周先生说,母亲退休前省吃俭用,万万没想到她在购买保健品方面如此“大方”。
蓉姨告诉周先生,她过去这一年多参加的旅游都是免费的。“只不过在旅游途中会安排一些购物点,但是否购买商品属于自愿。不过导游会给大家推荐一些高档保健品。”蓉姨说,一开始自己并没有打算购买这些保健品,但看到同团的其他姐妹都买了,自己不买有些不好意思。“总觉得每次都享受别人的免费旅游有些过意不去,于是每次都购买了几千元保健品。”
社区反诈民警:
保健品诈骗新套路瞄准“领头大妈”
对于周先生母亲的遭遇,长期从事社区反诈工作的退休民警吴志刚十分熟悉。吴志刚退休前是天河区兴华派出所三级高级警长,他介绍,现在针对老年人的诈骗,保健品诈骗是重要形式之一,如今这类诈骗形式也已有所“升级”。“像过去那样由销售方直接找到老人,吹嘘保健品功能如何强大,会引起老年人的警惕,意图过于明显,并且很多小区保安也会禁止保健品公司进入小区做推销。所以现在一些保健品公司的推销形式有了升级——他们会先找到小区里那些经常一起跳广场舞的大妈或广场舞人群中的‘领头人’,来作为他们的‘代理人’。”
吴志刚表示,提起“广场舞大妈”,人们往往觉得这是一个组织相对松散的群体,而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交圈,各个小区广场舞队伍中的“领队”往往都有很强的号召力。“一些保健品销售商会主动找到这些领队聊聊家长里短,进而表示希望借助她们发动小区的广场舞大妈们参加‘免费旅游’。因为‘领队’的意见往往比较有分量,越来越多的销售商们发现了这一点,如今都会重点攻克广场舞队队伍中的‘领头大妈’。”
据吴志刚观察,在广场舞方阵中都会有那么几个“领队”带着大家一起跳,或是组织大家一起活动,而这个岗位也并非谁都能够胜任。首先,领队必须有一定的舞蹈基础,要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并且领队要和队员关系较好,在跳舞之余还可以号召大家做一些跳舞之外的事情。“比如养生,如果领头大妈说某一个东西好用,自然会有不少人对其报以信任,又比如外出旅游,如果领队说组织出游,因为团里都是熟人,多数人只要有时间都不会拒绝。而一旦大妈们参加了这类‘免费旅游’,保健品销售商的机会就来了。”
“免费旅游”暗藏玄机
保健品推销员善用“温情攻势”
市民梅姨所在小区附近开了一家保健品店,平时她没事会去那里量量血压,经常和梅姨一起跳广场舞的崔姨也会去这家店做理疗,在一次跳舞期间,崔姨告诉梅姨,这家店表示只需要付1.2万元就可以获得价值一万元的床垫、价值5000元的化妆品以及3盒补品,更吸引的是还能免费出去旅游;后来,崔姨又跟其他跳广场舞的姐妹们介绍,有单位组织大家免费外出旅游,梅姨也跟着报名了。
原来,组织此次旅游的正是这家保健品店。在旅途第一天,主办方带领大家参观了两个景点后便带他们参观了保健品生产场地;第二天,主办方又把大家带到一家五星级酒店,说是召开“答谢会”,但实际上是邀请“专家”现场给老人体检。梅姨听着“专家”和老人们讨论着保健品的好处,一冲动就买了1万多元保健品。而从那次旅游以后,保健品公司的销售员就经常上门为梅姨送各种生活用品。
吴志刚介绍,这类“免费旅游”常见的套路是:旅游免费,途中带货,温情攻势,重点攻克。“打个比方,很多保健品销售商本身和旅行社都很熟,即便是组织20名老人免费外出游玩两天,花费也不过1万元,但由此带来的潜在收益却远不止1万元。”他表示,通常大妈们外出旅游去的都是一些花费不算大的冷门景点,并且由于是免费旅游,即便是途中会经过购物点,大妈们一般也不会有怨言。而最关键的就是后面推荐保健品的环节。“老年人普遍比较注重养生,销售人员正是抓住了这种心态向他们推销保健品。”
吴志刚说,保健品公司通常会派出年轻的男性销售员向大妈们推销保健品,当发现有老人对某款保健品展现出兴趣时,销售员就会对这些老人进行“重点攻关”。为了完成销售任务,销售员还会使出各种话术:比如一开始保健品是“免费”的,销售员会经常上门探望老人,但越到后面,推荐给老人的保健品价格就越高,对于有购买力的老人,销售员甚至会采取“饥饿营销”。“比如当老人提出想多买几盒时,销售员会说‘每天有成千上万人要买我们的产品,您要排队等’,这样老人购买保健品的心情就更迫切,甚至要求加价购买,但其实根本就没人排队。”
“不少老人就是参加了小区广场舞队组织的免费旅游,旅途中购买了一些保健品,回来后就被销售商盯上了。”吴志刚说,每年通过这种方式花几万元购买保健品的老人不在少数,而他也经常接到老人子女的求助,但老人通过这种方式购买保健品维权却不容易。一方面,这类保健品虽然没有什么过高的保健功能,往往都是普通的维生素片或者蛋白质粉,老人买回家吃了对身体也没什么危害;另一方面,老人购买这些保健品时是自愿的,加上因为销售员会定期上门向老人嘘寒问暖,让老人感到很温暖,很多时候子女想替老人讨回这些买保健品的钱时,老人也不同意。
“熟人带货”也可能“杀熟”
老人应理性消费 子女应多关心父母
吴志刚介绍,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销售骗局仍呈高发趋势。一些销售人员会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的幌子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特效保健品”,夸大产品功效诱惑老年人,并打“温情牌”,定期上门探访老人,诱导他们购买毫无用处的“保健品”。“尤其是一些公司通过‘熟人带货’模式向老人推销时,老人的防范意识会下降不少。”
黄埔区平安促进会会长李桂泉这些年也一直在进行针对老人的反诈工作。他表示,老年人由于警惕性低、生活信息较少、儿女不在身边等原因,容易成为侵害对象。对于吴志刚介绍的保健品诈骗现象,他也深有感触。“老人以为的‘熟人’之间也容易出现‘杀熟’情况,即便是熟人组织的免费旅游,也经常暗藏‘温柔陷阱’。”
吴志刚表示,如今很多保健品销售方会以“免费游”的噱头吸引老年人参团,随后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将保健品高价卖给老人。他提醒,大爷大妈们平时若遇到“舞伴”或“牌友”组织的“免费旅游”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一方面不要贪小便宜,多找子女商量,以防被别有用心的人“杀熟”;另一方面,要保持科学心态,理性消费,在购买保健品时应了解其实际功效,必要时应保留商品票据方便维权。此外,子女们也要多关心父母。“做子女的也要反思,如果我们足够关心老人,老人还会上‘天价保健品’的当吗?” 吴志刚说。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 实习生 黄明玉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州地铁、广东城际30个车站试点行李智能寄存服务
- 黑龙江文旅推介上新活儿 现场“花式”重温今冬热点
- 《传承——郑建宣、郑志鹏父子物理学家传》新书发布会在广西大学召开
- 李在明绝食风波引发韩国朝野激烈冲突
- 国庆假期首日高原铁路客流量破纪录
- 著名翻译家、烧伤医学专家钱绍昌逝世,享年94岁
- 美国洛杉矶旅游和探险展开幕 中国展台热度高涨
- (第七届进博会)前瞻:进博舞台迸发向“新”力
- 外媒:美英空袭也门 “大学附近地区被导弹击中”
- 男子2个月跨省流窜入室盗窃30余起被齐齐哈尔警方抓获
- 聚算成势 青海应用绿色算力赋能“四地”建设
- 云南镇雄山体滑坡现场:八方支援为灾区着希望之“色”
- 特写:一个人的升旗仪式,有了新的传承
- 浙江“小渔港”迎来新突破 民营船舶修造企业满负荷运转
- 吉林各界人士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
- 2024广州米其林指南发布 米其林绿星首次在穗颁出
- 山西最大滑雪场开门迎客 古都大同迎来“冰雪热”
- 河南警方公布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10起典型案例
- 工业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 中新真探:晚上吃生姜等同于砒霜?
- 热门推荐
-
- 魏书钧作品《河边的错误》定为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开幕片
- (新春见闻)粤剧“春班”下乡“闹”新春
- 首届中越青少年艺术交流活动启动
- 山西大同一季度招商引资214亿元 发挥招商“葡萄串效应”
- 专访波士顿咨询中国区主席:中国服务消费新特征明显 商机不可小觑
- “厦门-尼斯电影文化交流展”在法国启幕
- 德国政府调高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
- 中新真探:用泡沫轴滚小腿,可以瘦小腿?
- 俄罗斯艺术家瓦列里·列德涅夫百余精品画作亮相中国美术馆
- 一眼五千年,来故宫博物院看凌家滩精华玉器
- 暑期电影市场类型丰富 多种题材满足不同观众观影需求
- 展示“瓷上中国” 全国大学生陶艺作品展启动征集
- 11岁女孩玩密室逃脱致残获赔20万元
- “大虹桥”建设三周年 引“流量”为“留量”
- 天津市2024年将新开10家大型商业综合体
- 阿郎谈新作《铁锈新鲜》:在时间痕迹中探寻鲜活人性
- 万兆光网试点即将在中国启动
- 浙江安吉:新经济新青年带来新引擎
- 新型双光子荧光探针可快速检测脑瘤
- 《穿山甲:科学、社会和保护》中文译本首次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