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照护师能否吸引更多“青春养老人”
2月2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关于颁布健康照护师(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的通知》。这是我国首个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对长期照护师的职业技能等级、职业培训要求、职业道德等加以规范。
长期照护师成为一个新的职业工种,会给养老行业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变化?能否激发更多年轻人投身养老行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老年人照护是我打算长期从事的工作领域。”22岁的北京首厚康健永安养老有限公司护理员王九达,于2023年6月正式入职,目前已在养老护理一线工作9个多月。听到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公布的消息,他感到很兴奋,“等具体的报考安排出来,我一定会报名,争取早日拿到这个新职业证书。”
“照护工作看着简单,想做好却不容易”
王九达曾在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养老服务技能赛项中获得二等奖。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对于照护老人颇有心得。他说:“照护工作看着简单,想做好却不容易。因为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各不相同,服务中需要专业的职业技能,比如,给老人翻身的力度、穿衣服时老人手臂弯曲的角度,都需要准确把握。刚工作的新人与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相比,一眼就能看出差距。”
根据此次发布的标准,长期照护师是指运用基本生活照料及护理知识、技能,在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等场所,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人员等人群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功能维护、心理照护等服务的从业人员。
来自国家医保局的信息显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于2016年启动试点,2020年扩大试点城市范围。目前,全国49个试点城市参保覆盖约1.8亿人,累计超过235万人享受待遇,累计基金支出超720亿元,提供服务的定点护理机构约8000家,护理人员接近30万人。与此同时,我国60岁以上失能老人超过4200万人,专业化、高素质的护理服务人员供给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培养更多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专职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人员,新修订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专门设立了长期照护师这一新职业工种。
长期照护师是集知识与技能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等机构2022年联合发布的《长寿时代中国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一方面,我国养老机构建设与发展呈现强劲势头;另一方面,养老机构也面临着入住率下滑、专业人才缺乏、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该报告显示,我国养老机构床位共488.2万张,在院人数约为222.4万人,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约为45.5%。
天津市养老院原院长、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孙兆元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天津市共有380家养老机构,拥有床位1.4万张左右。其中天津市养老院共有850张床位,是天津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公办养老机构,老年公寓住的是自理和半自理的老人,护理院住的是失能失智和半失能的老人,还有老年病医院。
孙兆元说,长期失能人员基本上完全或部分丧失了生活能力,伴随着吞咽功能障碍、言语障碍、运动障碍等多种生活困难,大多伴有慢性疾病。
“他们都需要专业的照护。”孙兆元指出,养老机构对于一线护理员的需求量很大,但是愿意到一线当护理员的年轻人非常少。天津市养老院的护理员一般是通过合作的劳务机构输送过来的,这些护理员大多年龄在四五十岁,来之前只经过一些简单的培训,很多人是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和提升照护技能。
此次发布的长期照护师国家标准明确:长期照护师需要具备为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的能力,协助失能人员“体面”生活;需要具备基本医疗护理知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可以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协助失能人员“安全”生活;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协助失能人员“尊严”生活;还需知晓长期护理保险基础知识,按要求提供服务,保证服务质量。
“由此可见,长期照护师是将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健康管理、长期护理保险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融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科带头人、副教授谈玲芳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指出,长期照护师对应的是长期护理险,而长期护理保险提供服务的对象是经失能评估达到一定标准的长期失能人员,这是在长期照护师培训培养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天津职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副教授马颀称,长期照护师职业的技能要求比较高,职业功能包含生活照护、基础护理、应急处置、功能维护、对症护理、疾病护理、心理照护等部分。其中,疾病护理和心理照护都是比较新和有挑战性的内容,需要经过专业训练,不是单凭热情就能够胜任的。“在对享受长期护理险的老人入户进行服务的过程中,特别需要专业的长期照护师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她说。
长期照护师的职业含金量如何进一步提升
2019年国务院颁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来,很多职业院校开展教学改革积极对接教育部的1+X证书制度。谈玲芳介绍,学校对养老专业学生提供人才培养方案会根据最新职业和岗位的要求进行调整,对接企业的新标准、新技术。例如,由养老龙头企业开发的医养个案管理师、老年照护员、失智老年人照护员等相关X(若干职业技能)证书,还有一些有特色的国际证书,如针对失智老年人的布恩音乐治疗师,力争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和职场提前接轨。
“长期照护师职业标准的公布,给学校的教学教研指引了新方向,学校今后将进一步对接新职业、新技术,探索学徒制培养等模式,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长期照护人才。”谈玲芳说,这些经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如果能够在大学期间取得长期照护师证书,不但能为找工作增加筹码,更可以为长期照护师职业注入青春动力。
椿萱茂(北京玉蜓桥)老年公寓负责人贾海鱼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她于2017年获得北京市高级养老护理员证书,2022年通过养老机构内部的相关福利平台系统申报了岗位奖励,目前她每个月都能收到北京市丰台区民政系统下发的岗位奖励1000元。
贾海鱼期待,“未来长期照护师的评定能够和政府发的个人补贴挂钩,与企业的社会等级评定评星挂钩,如此,能够提升长期照护师的职业含金量,也会吸引更多养老人才参与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谈玲芳介绍,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是养老护理员等职业的一个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点。学校会组织当年毕业的学生考证。目前,学生们正在准备参加将于5月进行的中级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鉴定。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民生福祉学院教研室主任屈冠银指出,目前一线养老护理员还面临很多现实问题,表现在:社会地位低、专业化程度低、收入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职业发展存在瓶颈等。据了解,有大学学历的一线养老护理员可能有一多半会转行,除非能在原单位升职做管理岗,或者转为销售岗。
屈冠银认为,要解决养老行业人才匮乏问题,除了推出涉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宽职业通道外,还需要从人才供给源头入手,解决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招生难的问题。比如,在本科增设养老类专业、减免学费等。另外,还需制定并落实系统性激励措施,如入职补贴、工作年限补贴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庆中国春节!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邀本地人体验“中国年”
- 新疆西南部克州2小时内发生6次地震 暂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
- 唐季礼成龙第十次合作 《传说》剧组亮相北影节
- 尺素金声丨从3个镜头,看快递年业务量突破1500亿件
- AI算命,算哪门子科技创新
- 西藏举办青稞酒文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 今年广东首列“家电专列”发往欧洲
- 广东出台27条措施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乡村行·看振兴)湖南零陵农业社会服务化激活乡村振兴
- 中新健康丨广州医疗团队为难治性高血压提供新方案 近五成患者术后12周达到减药标准
- 我国科学家对雀鸟辐射性演化有新发现
- 《打卡吧!吃货团》打卡成都 开启两天一夜深度游
- 太夸张!烤串打包按“根儿”收费
- 中外媒体辽宁行:见证“老工业基地”的活力“焕新记”
- “白皮书”称中国氢能产业热度攀升 氢能大会项目签约促产业发展
- 在差异化绘画实践中,“静之情境”让不同维度艺术语汇相遇
- 柬埔寨第二座“澜湄书屋”在干拉省落成启用
- 虫子咬一口红疙瘩起一片 夏季警惕虫咬皮炎
- 海南陵水依托自然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南繁种业
- 中国铁建签约2034年沙特世界杯体育场及周边体育村项目
- 热门推荐
-
- 年花市场涨声一片 本地品种网红概念双双走红
- “爆改”村庄让乡村“流量”变“留量” 村民乐享文旅发展红利
- 昔日千亿房企走到退市边缘,老板是他
- 商品价格波动大,买家如何不吃“哑巴亏”?
- 抖音生活服务启动“美好生活发现计划” 投入5亿元助力商家达人高效合作
- 上海警方严厉打击涉消费券违法犯罪 抓获18名犯罪嫌疑人
- 中国文化书院40周年纪念封和《跨文化的一颗星:汪德迈》在京发布
- “中国杂粮之都”山西忻州邀客来 “土特产”乡村振兴“挑大梁”
- 冷空气携冰霜冻南下 广州今年首发寒冷预警
- 辽宁人社不断提升对企服务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 自然资源部:1-4月全国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批准面积同比增加56.57%
- (走进口岸看新疆)广东援疆十三年 粤新共拓国际经贸新篇
- (第七届进博会)IQAir全球首席执行官:打好蓝天保卫战,全球仍可有所作为
- 黑龙江:“大寒首日”不太冷 4地市最高温-6℃
- 中小学生寒假作业减负“打折扣”
- 湖北汛期或出现旱涝并存局面
- 科幻产业彰显新业态
- 专家学者齐聚银川 为宁夏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 山区困境如何破?“剑瓷之都”龙泉“好对策”从“磨砺”出
- 国家管网集团工程技术创新有限公司与法国GTT公司签署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