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感染咳嗽 极端天气难辞其咎
反复感染咳嗽极端天气难辞其咎
专家:气道最怕两件事,一怕冷,二怕辣
春节期间,武汉多家医院呼吸科门诊量有所增长,究其原因,极端天气难辞其咎。去年10月以来,流感、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轮番上阵,不少人反复感染,影响了气道功能的恢复。
2月2日,武汉曾出现冻雨天气。21日起,武汉又迎来新一轮冻雨天气。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专家表示,气道一怕冷,二怕辣。近期气候变化剧烈,出门时最好戴围巾以保护气道。
2月21日,记者从武汉市疾控中心获悉,当前武汉市呼吸道疾病仍以流感为主,但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乙流占比超过甲流。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峰已过,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所增加,新冠病毒感染则一直处于低水平散发状态。上述呼吸道疾病主要感染者都是“一小一老”,提示重点人群加强防护。
35岁女子被娃感染
从年前咳到年后
35岁的张女士整个过年期间都在和咳嗽作斗争。“我还以为到了南半球咳嗽就会好了,没想到还是‘药不能停’!”
1月底,张女士带1岁儿子去了一趟极地海洋世界,回来第三天儿子开始低烧,到医院一查,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做了三天雾化,儿子症状减轻,也没继发细菌感染,张女士还没来得及松口气,自己就出现了鼻塞、咳嗽的症状。
“这还用查吗,肯定是被娃感染了。”张女士告诉记者,从去年10月开始,她隔三岔五就“中招”,除了没发烧,咳嗽、鼻塞、喉咙痛轮番上阵。由于症状都不算严重,她没去医院查,自己“对症下药”,鼻塞就喷海盐水,咳嗽就吃止咳药。
根据以往经验,张女士准备这次也这么“对付”过去,而且想着过年要到澳大利亚去度假,说不定一到热带地区病就好了。“医院人多,懒得去。”虽然经常半夜咳醒,张女士还是坚决不就医。
结果这是张女士做得最错误的决定。从上飞机起张女士就开始咳,还好丈夫为她准备了止咳药,吃过药后就会消停一阵。但南半球的暖风并没有治好张女士的咳嗽。一回国,她就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做了检查。
经该科主任胡轶诊治,张女士喉咙红肿,但血常规和肺部CT检查都正常。“你这就是‘作’出来的,好在身体底子还算过硬,没有咳成哮喘。”胡轶告诉张女士,她是因为反复感染各种病毒,但是每次又都没有规律用药,导致气道功能一直没有得到修复。“受损的气道不仅要经历武汉的极端气候,还要受南半球的暖风刺激,咳嗽当然好不了。”
“像张女士这样的情况很典型。”胡轶说,春节期间,呼吸科门诊量较去年有所增长,但症状都不重。
医院门诊咳嗽患者增多
成人也会感染“儿童病毒”
2月21日下午4时,中部战区总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前,不少市民正在候诊,现场不时响起咳嗽声。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屈磊介绍,春节以来,因为咳嗽、咳痰、咽部不适来看病的患者,在该科门诊中约占60%—70%。
据她分析,最常见的有四类患者,第一类是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还有细菌、支原体感染等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第二类是过敏性患者,由于过敏引发支气管哮喘;第三类是鼻炎、扁桃体炎患者,因为呼吸道疾病引起咳嗽、咽痛、鼻塞等症状;第四类是感染后咳嗽患者,他们呼吸道感染本身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有的甚至会咳嗽长达两三个月,需要及时干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萍介绍,春节以来,因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来就医的市民,在门诊中占比将近一半。“一些儿科检出率较高的病毒,比如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近期也有不少成人感染。”王萍说,这与市民观念的变化有关,尤其是一些年轻市民,过去出现咳嗽、咽痛等症状,可能在家“扛一扛”就过去了,现在他们更愿意就医排查感染原因。
流感呈现下降趋势
乙流占比超过甲流
武汉市江汉区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胡成华告诉记者,近期,随着我市出现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呼吸道感染疾病就诊人数较春节前有所增多。其中,流感和支原体肺炎感染有回落的趋势。感染流感的患者中,乙流稍微多一些,甲流有所减少。在求诊病例当中,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咽部不适、鼻塞、流涕、肌肉酸痛等。基本上以轻型为主,极少是中型。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月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曾发出健康提示:春节期间,人群大规模流动和聚集容易加速呼吸道疾病传播,加之冬春季节气候变化比较大,专家研判认为,2月我国将继续呈现多种呼吸道疾病交替或共同流行态势。
气道最怕两件事
“一小一老”需重点防护
“气道最怕两件事。一怕冷,二怕辣。”胡轶提醒,近期气候变化剧烈,出门时最好戴围巾以保护气道。气道受损期间,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辣以免刺激气道。
武汉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陈邦华提醒,市民朋友尤其是“一小一老”重点人群可参考以下要点加强防护: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出入人群密集场所,建议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及时接种疫苗。推荐孕妇、6月龄至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基础病患者等流感高风险人群、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降低罹患流感和发生重症的风险。建议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积极接种新冠、流感、肺炎球菌等疫苗,有效减少感染疾病和发生重症的风险。
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尽量居家休息。症状较重时要及时就诊,同时要注意科学佩戴口罩。
记者王恺凝 王春岚 杨娟娟 江梦晴 余丹夏 实习生晏阳天
通讯员马遥遥 覃丽萍 苏兴圣 谷一鸣 张翔 干坤涛
(武汉晚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驻基辅大使馆:获悉可能发生重大空袭,使馆将关闭
- 一桌“衡阳菜”炒出百亿产业
- 卸掉“马甲”助力净网护网
- “互联网+”助力鲜花飘香海外 点亮“花卉经济”致富密码
- 一揽子增量政策加速落地,助推经济蓄势而上
- 顾巨凡: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翻译行业大有可为
- 嘱托暖荆楚 | 流淌的文明与守望 探寻屈家岭遗址史前水利系统
- 生完孩子一直腰疼不敢坐不敢躺?专家支招来缓解
- 2023年上海募集单采血小板80820人份 保障临床用血需求
- 历代潮人书画作品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
- 美国前官员:持续援乌让美军火商漫天要价 美国防部任由其“敲竹杠”
- 家门口的烦心事“解决得又快又好”
- 个税汇算要坚守诚信底线
- (两会声音)张懿宸:上市公司能做大做强,就不用担心股价短期波动
- 浙江客流最大县级火车站国庆假期日均发送旅客3.72万人次
- 国家外汇管理局:截至2023年末,我国对外资产规模9.6万亿美元
- 陕师大为毕业生发放印有毛笔字寄语就餐券
- 下周,2025新一轮大范围雨雪预约上了!临近除夕密切关注!
- 《新闻女王》总监制:真实合理才能打动观众
- 《红日》《雷锋》等连环画珍贵手稿首次亮相申城
- 热门推荐
-
- 全球首次人机共创山水画拍卖: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 2024你眼中的铁路,是什么样子?
- “东城时空”亮相2023服贸会一展老城变迁与复兴景象
- 旅客机场出境被坑钱 湖南湘西公安:系个人行为 已停职
- 欧盟提供240万欧元援助应对孟加拉国等三国洪灾
- 联合国报告:北极冻土融化或释放潜藏致命微生物
- 警方通报男子酒后殴打旅客和乘务员:行政拘留10日
- 第八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推优活动启动
- 2023“顶尖舞者进校园”(广州站)活动拉开帷幕
- (新春见闻)“中国宫灯第一村”:非遗跨界联动 龙元素灯受宠
- 深空嘉年华科普活动将于9月27日开幕 航天员同款太空月饼将亮相
- 北京人一天吃掉上千吨鲜食玉米
- 宁夏首批老年人赴闽开启旅居养老
- (乡村行·看振兴)洪湖莲藕冲刺百亿产业:谱写田园水乡“致富经”
- 西安直飞吉隆坡航线恢复
- 2023年京津冀残疾人就业洽谈会举办 264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 “莱科宁模式”加持极氪001 FR起售价76.9万元上市
- 上半年中国新设外企数同比增长14.2%
- 乌鲁木齐市知识产权案近两年数量增加 保护需求多维多元
- 多国通过“去美元化”反制“美元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