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万人被坑!高价“养生茶”,竟非法添加化学药物
超万人被坑!高价“养生茶”,竟非法添加化学药物!长期服用或引起肾衰竭…
据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发布的报告,我国慢性疼痛的患者已超过3亿,且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大健康问题。
然而,很多疼痛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所以没有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而是希望找到既能止疼又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好办法。
日前,河南郑州的程先生就遇到这样一款“养生茶”,初次喝下去立即有止疼效果,但再次饮用时却出现了问题。
疼痛患者喝“养生茶”
身体出现严重不适
家住郑州的程先生一直被慢性疼痛折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了一款名叫“大雪山养生茶”的饮品。据朋友介绍,这款茶由纯食品原料制成,既能养生还能止痛,效果非常不错。
之后,程先生便花了近千元买了两盒“养生茶”,回到家就冲泡了一杯,喝完后发现这款“养生茶”确实有去痛效果。当天晚上程先生又喝了一杯,结果没多久就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
由于身体出现严重不适,程先生便拿着“养生茶”去了医院。医生看了配料表后,告诉程先生,这款“养生茶”所标明的配料有普洱茶、金银花、桑叶等,并没有止痛的功效。
据记者了解,这款云南大雪山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养生茶”,消费者只有通过一款名叫“雪山生活”的App或微信小程序中的“雪山生活”才能购买,在购买时还需要有老用户提供验证码。
记者找到这款“养生茶”的几名会员,发现他们长期饮用后也都出现了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记者随后将程先生提供的这款“养生茶”进行了检测。
经检测,这款“大雪山养生茶”里添加了化学药物双氯芬酸钠。这种药物在治疗疼痛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广泛用于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各种关节炎症以及其他多种疼痛的治疗。
目前,我国对双氯芬酸钠按处方药进行管理,患者必须遵照医生的处方严格使用。由于化学药物服用有严格的剂量规定,加入食品中容易导致滥用,引发健康问题。因此,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化学药物禁止用于食品生产。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 徐志高:长期服用主要引起肝脏和肾脏功能不全、肝衰竭和肾衰竭,严重的可能需要肝移植。
专家指出,消费者在饮用这款“养生茶”之后出现不良反应,是双氯芬酸钠不当使用后的典型症状。此时,程先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向警方报了案。
警方现场查获
大量成品和原材料
根据包装上的生产地址,警方赶赴云南省昆明市,发现“大雪山养生茶”经营地点因房租纠纷,现场已经被查封,但物流点仍然在向外发货。
几经周折,警方掌握了仓库位置,并采取了查处行动,最终查获成品“养生茶”20多箱1000多盒,编织袋装“养生茶”原材料18包,以及一些空盒和发快递所需物品。同时,以李某为首的大雪山养生茶公司的所有骨干成员全部被抓获。
警方对查扣的“养生茶”以及茶原料进行现场快速快检,发现除了“养生茶”,茶原料也含有双氯芬酸钠。大雪山养生茶公司并没有直接制作“养生茶”,只是做了分装和销售,制作“养生茶”的另有其人。
根据线索,警方最终将上线高某抓获归案,又通过高某将本案的源头黄某杰、黄某生抓获。
记者了解到,黄某生对中药材和化学药物有一定了解,在得知黄某杰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含双氯芬酸钠的原材料卖出去后,两人形成合谋,开始非法生产所谓的“养生茶”。
生产厂家是饲料小作坊
涉案价值2500余万元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慢性疼痛患者就诊率不到60%,不法分子正是利用患者寻求止疼的需求非法谋取利益。
本案中所谓的“养生茶”生产厂家,是一家鸡鸭饲料小作坊。警方介绍,这个小作坊之所以被选为“养生茶”的加工厂,目的首先是逃避监管打击,其次是降低成本。另外,因为没有相应的生产资质,正规加工厂不会接待其业务。
警方指出,消费者容易上当受骗,与这一犯罪团伙采取的销售方式密切相关。
“养生茶”的终端销售由李某负责。李某以大雪山养生茶公司的名义在各地设置代理,并制定了隐蔽销售的所谓经营策略,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开展不法销售。具体还明确了销售网络和层级,新用户和老用户是“养生茶”的饮用者,之后是渠道掌柜,再往上是区域代理,最后是省级代理。
经查,共有139个代理商,1万多人购买,涉及云南、广西等21个省(区、市)。
警方表示,该案件隐蔽性强的另一个原因是,经营行为有一个真壳做了包装。以正规茶叶公司“大雪山养生茶公司”做壳,用正规茶原料应付抽查检测,一对一隐蔽销售,构成了一个辐射全国的“养生茶”销售网络。
警方介绍,本案件共抓获嫌疑人9人,现场查获养生茶成品1000余盒,半成品原材料近1吨,涉案价值2500余万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在食品加工、销售、运输、贮存等过程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
警方提醒广大的消费者,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谨防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如果患有疾病,请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钟南山等专家学者齐聚首届广东省呼吸与健康科普公益大会
- (第七届进博会)中国零售商进博会采购“扩容”
- 彻夜难眠总出汗 平肝调脾巧“补阳”
- 应急管理部:当前仍处于主汛期 不能有丝毫放松
- 油价年内第五次上调 加一箱油多花约2.5元
- 四川上半年大宗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9.5%
- 极端天气致巴西南大河州3人遇难多人失踪
- 哈尔滨3天旅游收入近60亿元 冰雪世界开启“宠客”模式→
-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2024首届算力之都开发者大会在宁夏银川举行
- 滴滴保障车队再出发助力周杰伦演唱会,上海打车需求增长近九成
- 世界观丨美国向乌提供贫铀武器遭多方反对:“犯罪行径”!
- 赞比亚江西经济合作区借“投洽会”引凤栖
- “家园之声”2023年中国—东盟系列国际媒体采访团在印尼举行交流活动
- 第十届北京市文化融合发展项目合作推介会在京举行
- 孩子误服了药物家长第一时间怎么做?
- 中国东盟多城市冀加深合作实现“水果自由”
- 2022年以来广州共查办各类走私案件14520宗
- 痛心!2名大学生均遇难!再次提醒:远离它→
- 【打卡中国新坐标】看“煤海蛟龙”如何“起舞”,创造中国速度!
- 热门推荐
-
- 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普京从政大事记:下一个六年怎么走?
- 荷兰专家表示确信美国参与了“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
- 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 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多家成员单位齐聚河北衡水 共同发表宣言
- MUJI無印良品二度亮相进博会,深耕中国市场、强化现地战略
- 中越边境河口口岸单日入境团队旅游人数达3835人次创新高
- 柬中铁杆友谊堪称典范
- 大寒到了,我也快回家了
- 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奇获白玉兰戏剧奖特殊贡献奖
- “美景+文化”“沉浸式”婚姻登记亮相上海
- 新疆阿克苏拜城县发生5.6级地震 电网运行正常
-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助“数字政府”现潜力
- 国产大轮爱达·魔都号将在山东青岛开启中国海岸巡游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调查: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75本
- 江苏:“产业航母”驶向广阔蓝海
- 罗马尼亚:希望乌方提出关于农产品有效出口管制措施的行动计划
- 闽北晒秋庆丰年
- 江苏阜宁回应狗场犬只声带被割:犬舍已拆除 犬只被领养
- 新疆地产螃蟹畅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