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和牧民一同花6年时间拍摄完成首部罕见的雪豹纪录片
由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执导的纪录片《雪豹和她的朋友们》8月4日开始上映,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以雪豹为主题的大电影,该片由奚志农发起的“牧民摄影师成长计划”摄影团队历时6年艰苦拍摄而成。影片展现了雪豹的隐秘生活,同时讲述了三位当地牧民如何转变为摄影师,用镜头探寻人与野生动物、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方式,扬子晚报紫牛头条曾经报道过他们的故事。奚志农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团队不仅拍了很多雪豹的罕见画面,最大亮点是牧民摄影师们的成长。一位牧民摄影师曲朋告诉记者,第一次拍到珍贵画面时特别兴奋,有时候梦里都会梦到雪豹,未来想继续拍下去,拍得更好。
紫牛新闻记者 宋世锋
“摄影大神”受到启发 组织牧民用镜头保护雪豹
雪豹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全身呈灰白色,布满黑色斑点和黑环,体长约1.3米,体重30-50公斤,有“雪山之王”之称。雪豹分布在十余个国家,而中国是雪豹分布数量最多的国家。雪豹像其它许多野生动物一样,面临偷猎、生境破碎、食物资源衰竭、食物链断裂等生存危机。我国将雪豹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作为高原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指示型物种,一旦雪豹在某一地区消失,那就意味着这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即将崩溃或已经崩溃。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境内的昂赛大峡谷是雪豹的重要分布区,然而这种“雪山之王”生性隐秘,非常难以发现和追踪。
奚志农为人谦和,话语轻柔,但却有着极为坚强的毅力。他是中国自然摄影界的传奇,从1983年就开始了野生动物摄影,是“野性中国”的创始人。1992年至1996年,他曾经将鲜为人知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展现在大众面前,并由此保住了它们所栖息的一片原始森林。1997年,他首次报道了藏羚羊被大肆猎杀的状况,促进了藏羚羊的保护。他通过影像不遗余力地为野生动物保护而努力,启动“中国濒危物种影像计划”,他是唯一入选“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iLCP)的中国摄影师,“巨树计划”的发起人,荣获美国国家地理学会2022年“Wayfinder”奖。
2016年3月,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始试点运行。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昂赛乡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核心地带。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后,当地政府也把牧民们组织起来,每一户出一个男丁担任管护员,成为雪豹、金钱豹等野生动物的保护者。
2016年1月,奚志农为了救助一只受伤的雪豹,再次来到昂赛,当时昂赛乡的牧民达杰和次丁是向导,他们拿着一个长焦的卡片数码相机,向奚志农展示了拍到的雪豹照片,“我非常惊讶,这是很多野生动物摄影师做梦都想拍到的。但是由于设备的限制,有一些照片完全糊掉了。”看着这些牧民对野生动物如此痴迷,奚志农有了一个想法。从那一年开始,“野性中国”在昂赛开启了“牧民摄影师成长计划”,为他们培训摄影技术,并且鼓励牧民用相机记录自己身边最熟悉的野生动物,让“影像保护自然”的观念在当地深入人心。
三位牧民率先加入 拍到了关于雪豹的罕见镜头
首先加入“牧民摄影师成长计划”的是达杰和次丁。牧民更求曲朋也非常喜欢摄影,2013年花了1万多元买了一台单反相机,刚开始时他不太会拍摄,有时候过曝,有时候欠曝,拍出来不是白就是黑,但因为与雪豹等野生动物密切接触,也曾拍到极为珍贵的画面。
2018年,曲朋加入“牧民摄影师计划”,奚志农为他提供了更为专业的索尼相机。“牧民摄影师计划”有了三颗“种子”,影响和辐射了一批人。
从2016年开始,“牧民摄影师计划”就开始有收获,素材从那时起一直在积累。但是,奚志农原来也没敢想拍一部雪豹大电影,因为拍摄电影所需的资源太多了。
制片人郭永浩推动这部电影成为现实,奚志农说,“郭永浩和我是好朋友,他加入进来,聊起这个事,才往这方面去努力。制片人集合和撬动了很多的资源,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局面。这部电影是大家努力的结果,我哪有本事做到这个程度,打死我也不可能。”
奚志农说,这些年由于红外相机的大量应用,过去对雪豹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完全颠覆了。目前世界上对雪豹的关注度很高,为了拍摄雪豹,奚志农自2015年以来光是飞玉树机场已经有大约70次。他们在昂赛拍摄时,也有一个法国团队在同一个地方拍摄。
谈起这部雪豹大电影,奚志农非常谦虚,“也不敢说有新的发现,不过一些画面在过去可能是很少见的。”事实上,电影中的很多画面或许创造了历史。
曲朋首次拍摄到雪豹交配的画面。回忆起当时的经历,曲朋直言“就是运气好,大约花了两天的时间,第一天过去没有拍到什么,第二天早上发现一个牦牛尸体,但是旁边也没有其它动物,然后翻过了一个大山,突然听到很大的叫声,我慢慢靠近,发现两只雪豹在交配,抓住机会拍了下来。”
电影中有雪豹妈妈照顾刚出生的小雪豹的镜头,也是极为罕见的,一个挖虫草的小伙子发现了这个雪豹家庭,打电话告诉了奚志农,他得到消息,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为了不惊扰警觉的雪豹妈妈,他和几位牧民摄影师在七八十米外一个峭壁上搭了隐蔽帐篷,拍摄了35天。曲朋说,这是非常珍贵的机会,但也非常艰苦,“那个地点离我们家大概有15公里,海拔4700米,几个人轮流值班才完成拍摄。”
能否拍下一部取决于票房 希望更多人关注野生动物保护
与小雪豹成长相应的是牧民摄影师的成长,“这也可以说是我们影片里的一个最大亮点。” 这些年来雪豹的保护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前两年在昂赛大峡谷持续统计到80多只不同的雪豹个体,而现在最新判读已经有99只了。曲朋说,在他小的时候,三江源的雪豹没有那么多,狼相对更多,“现在我们放羊,每天都有雪豹来抓羊。”
羊被雪豹吃掉,牧民肯定有点生气。现在建立了保险制度,牧民的牲畜被雪豹等动物抓走后,可以申请理赔,缓解了人和野生动物之间的矛盾。很多牧民还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担任管护员,增加了一份收入。
“牧民摄影师计划”硕果累累,除了拍摄到大量珍贵影视画面,还在很多摄影比赛中获得奖项。到三江源国家公园玩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很多游客也跟着牧民摄影师学习拍摄野生动物。
奚志农说,今后“牧民摄影师计划”肯定会继续做下去,至于会不会拍下一部电影,“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票房,因为电影完全是市场化的,如果越来越多的朋友去看,票房有收入了,我们才有可能去拍第二部片子。”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南非发生特大龙卷风和洪灾 已造成7人死亡
- “外卖员带患儿送外卖”?虚假摆拍!已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 浙江义乌:42支中外龙舟队雨中竞渡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废弃矿山“蝶变记” 矿区开出美丽蝴蝶兰
- 去年广东县镇村绿化成效明显 植树超2337万株
- 安徽民营企业达217.5万户 38条新举措聚焦民企“急难愁盼”
- 新疆唐王城遗址考古首次展出一批珍贵出土文物
- 上海多部门携手关爱自闭症患者 促进早筛查、早发现和早干预
- 家长也能”共享” 各地探索社区托育服务
- 北京“官推”22条段垂钓区域
- 广西高校鼓励毕业生“绿色”离校 带不走的“行囊”分类换积分
- 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亮相昆明 再现印加文化原貌
- 土耳其内政部长:哈塔伊省地震已致3死213伤
- 台风“贝碧嘉”今晚登陆,航班高铁多班次取消,航司发退改签方案
- 热爱中式建筑的马拉维小伙:想用中国所学回家乡当建筑师
- “爱的投喂”未必科学 孩子更需多运动
- 今日雄安:一条旅游公交线路串联现代化新场景
- 恺英网络实控人、董事长金锋再次宣布增持不低于1亿元 对行业充满信心
- 云南楚雄双柏4.4级地震暂无人员伤亡
- 国家版权局:以无障碍方式向阅读障碍者提供作品
- 热门推荐
-
- ESG可持续发展40年容声成绿色家电“碳路者”
- 巴勒斯坦总统接受政府辞呈
- 年轻人接力农业生产 湖南农村现“智慧”变革
- 辽宁省人社厅赴新疆“一地两师”开展业务交流 推动辽疆深度交融
- 河南将发放2亿元新春消费券
- 【文化评析】文旅产品宣介,还需用心用情落到实处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俄农产品和化肥出口仍受阻 外媒称俄乌在顿涅茨克地区伤亡增加
- 春运前4天粤民航客运量101.26万人次 同比增逾78%
- 四部门:将符合条件治疗性口腔医疗服务纳入医保
- “长三角消费微投诉云平台”上线 消费者与经营者信息“零距离”同步
- 中汽协: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8.3万辆 同比增长35.3%
- 江西景德镇逐“新”而行 助推高质量发展
- 青海:电力赋能高原乡村产业兴
- 突发心梗,用力拍打胸口可疏通血栓?
- (新春走基层)福建周宁:“花”样致富路 助力乡村振兴
- 四川:九寨沟至绵阳高速全线最长隧道贯通
- “鸟道·生生不息 冯放作品展”长沙开展
- 我国著名海岸和近海工程专家邱大洪在辽宁大连逝世
- “心里甜滋滋的!”推进乡村振兴 重庆这样干
- 2023年中国夏粮实现丰收 总产量1461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