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感”体验今年新趋势:重口转清淡 色彩要鲜艳
过去一年,人们在“五感”上的体验偏好和趋势出现了变化。从味觉来看,辣、甜依旧“能打”,但随着健康愈发受到重视,清淡饮食或将成为新的日常。
从视觉和嗅觉来看,鲜艳的“多巴胺”色彩和花香、木香成为今年的流行趋势。
口味层次丰富 带来深度味觉体验
当面临满足口腹之欲的需求时,人们倾向于通过食物来消解不确定感,寻找安全感和熟悉感,通过食物来治愈身心,获得愉悦感,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2023感觉体验洞察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23年喜爱的口味提及率前两位分别为辣、甜。令人“无辣不欢”的各种辣味食品,高脂高糖、口感绵密的烘焙糕点,油脂充足、香味四溢的烧烤炸串,以及香浓顺滑的芝士,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纵享型风味。
几乎所有菜肴都可以使用辣味来增加风味层次和提升口感。辣口这道让人沉醉的痛觉感官体验,不仅可以舒缓情绪,还能带来放松的愉悦感。由于辣椒素的抗氧化、抗炎等特性,辣味也对健康有一定积极影响。世界范围内,人们对不同地区的辛辣风味兴趣提高,像墨西哥辣椒、韩国辣椒、古巴辣椒、中国花椒(乱入的麻)等等。
甜味则给食物带来香甜和轻柔的口感,能够激发愉悦情绪。它在各地的美食文化中广泛存在,是人们喜爱的味道之一。然而,过度摄入甜食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和牙齿问题等健康问题。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糖分摄入量,追求更健康的饮食选择。这种变化在烘焙行业表现为食品制造商研发出更多低糖或无糖的产品,并探索使用健康替代品来增甜的方法。健康意识的转变也催生了市场上关于减糖选项、咸口替代品和小份零食化新产品的出现。
除了辣和甜,2022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二季度,酸也登上了短视频平台味道相关内容点赞量数量的第三名,酸辣、麻辣、甜辣也位列前八。
酸味是一种尖锐和酸爽的味觉感受,常见于柠檬、醋和某些水果中。它给食物带来清新和活力,能够刺激味蕾和食欲。酸味也用于调味,增加食物的层次感。然而,过度食用酸味食物可能对牙齿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兼具酸味和辣味的酸辣口味则带给人们一种酸爽、辣热的味觉体验,大大提升食欲。
2023年口味趋势 要健康和创新
分析认为,随着人们对健康愈发重视,清淡饮食也许会成为人们最主要的日常。但依旧需要重口味的饮食来刺激感官,获得短暂的欢愉。
2023年的口味趋势首先是拥抱健康。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如人们开始关注饮料产品成分的来源,寻求支持免疫力、改善睡眠和减轻压力的产品。“成分党”促使饮料公司推出更多的“健康产品”,如以“0蔗糖0脂0卡”为概念的气泡水等。
第二大趋势是享受快乐。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食材的产地,并从中挖掘出差异化的风味,如丹东草莓、云南油柑、江门香水柠檬等。并且,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促使柑橘类水果备受追捧,因其富含维生素C、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等健康成分。在2023年,酸味仍将持续流行,并通过不同柑橘类水果的混搭实现创新,带来更丰富多彩的酸味体验。
追求创新也是重要的口味趋势。尼尔森发布的一项人们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有近一半(42%)的人们表示喜欢并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对新奇风味的食物持开放态度,尤其对新口味的产品充满期待与好奇。随着尝新意识极强的新一代登上消费市场主舞台,曾经传统的单一风味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食品饮料开始追求复杂且令人耳目一新的风味体验。
“多巴胺”鲜艳色彩今年受宠
除了味道,色彩、香味和调性也是创造体验感的重要因素。
从配色缤纷的“多巴胺穿搭”,到全网火热的“多巴胺美甲”“多巴胺文案”“多巴胺饮品”……刚刚过去的夏天,大胆欢脱的色彩传递着快乐的信号,“多巴胺”成为顶流。
颜色一直是产品和服务设计中不可忽略的因素。2023年,根据人们的偏好,黑白灰、红、大红、黄、蓝、紫、绿、橙、蓝灰、粉红和青色成为人们最喜欢的颜色。人们更喜欢少暗淡、更亮暖、更自然和更活力,对于鲜艳、自然、清新和温暖的色彩更感兴趣。
香气对于某些产品和服务的体验同样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个人护理和香水等产品。今年,人们最喜欢的香气为“花香”和“木香”,对于“东方香”“绿叶调”和“柑橘香”的偏好增加。
调性是产品和服务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今年,人们更喜欢现代简约、欧美、中式及中国风的复古和自然温馨的调性。不过,国人对中国风的偏好有所减退,现代简约风潮渐渐兴起,而复古风潮并未落幕。
北京青年报 文/本报记者 陈斯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美团队合作开发基因遗传信息新模型 精准预测冠心病患病风险
- 重庆18个区县出现暴雨 发布今年首个洪水红色预警
- 2023亚太国际智能装备博览会在山东青岛启幕
- 殡葬专业就业率几乎百分百,冷门专业还冷吗?
- 英国诺丁汉市议会宣布该市事实性破产
- 高原上的“超大风车”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最高风电场首批机组投运
- 残疾人嵇桂清的逆袭人生:从视障人士变成农民专家
- “精准算命”实为“精准诈骗” 上海30余家美容美发店竟成帮凶
- 27国外籍师生品悟四川:将中华川菜、峨眉武术传向四海
- 春耕备耕正当时 各地不误农时抓生产
- 围棋和国际象棋大师助阵 2023年“棋牌项目西部行”走进重庆合川
- 凭借“硬实力”展示中国速度 高质量发展迎来稳健开局
- 俄乌局势进展:乌拟办国防工业论坛 莫斯科多机场航班延误
- 香港青年走进“中国鞋都”温州 感受鞋类电商拓市场
- 《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第三次彩排
- 青海油田多措施提升气井生产能力 日增气超140万立方米
- 云南腾冲:小小“火塘会”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施普林格·自然2023年发表42万篇论文出版逾1.4万种图书
- 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贵州等8省份部分地区将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 甘肃:倡全民阅读活力共建“书香陇原”
- 热门推荐
-
- 黄瓜苦不苦,基因说了算
- 电影《远去的牧歌》成功在戛纳举办影片推介会及市场展映
- 美国华裔青少年走进滇南历史的天空
- 50余名外籍师生在赣体验景泰蓝制作 感受非遗魅力
- 益海嘉里金龙鱼开展校长培训,助力实现“把益海学校建成当地同类一流学校”的目标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 数字科技助“天下第一雄关”甘肃嘉峪关焕新
- 停车缴费也会泄露个人信息?上海推出”纯净版”停车缴费码
- 荟萃五洲风情 2023重庆国际文化嘉年华启幕
- 文学里的真实镜像
- 上音携原创音乐剧《忠诚》《春上海1949》赴京演出
- 中国出口海外最大起重吨位铁路起重机启程发运
- 头部主播带货频“翻车”,根源何在?
- 大学生电影节揭晓8项荣誉 张艺谋获最受欢迎年度导演
- 湖北荆州: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 中国巴西更新签署证券期货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
- 声音何以“疗伤”?科学家首次建立声音镇痛的小鼠模型
- 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闭幕
- 中国科学家发起的“深时数字地球”大科学计划与施普林格?自然签约合作
- 孩子贪凉 雪糕要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