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都吃罐头 能保证营养够不生病?
一辈子都吃罐头 能保证营养够不生病?
营养识堂
本报记者 唐 芳
“末日求生罐头”真能吃一辈子?出人意料,答案或许是能。
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第二大零售商Costco近日推出的“世界末日”罐头套装走红,包含果蔬干、肉类和奶类的几百个罐头够一家4口吃一年,囤多了也没事,它们的保质期长达30年之久。
“理论上只要包装不破损,罐头可以永久保存。”食品安全科普专家、钟凯博士说,保质期取决于食物的理化性质和保存条件,隔绝空气,完全灭活的罐头本来就是可以长时间保存的,30年保质期“不奇怪”。
从事果蔬深加工研究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张宝善认为,罐头食品如不从质量上考虑,本身是没有保质期的,但是在长时间贮存过程中,罐头食品的口味、色泽、品质会发生变化,营养成分含量会下降。
推出这种罐头套装,Costco官网的解释是:有时候面对自然灾害,在家里囤上一年的食物令人更有安全感。有网友称之为“装在罐头里的安心”。
“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做成罐头,不仅是玻璃装的水果罐头、马口铁装的肉罐头才叫罐头,超市里纸包装、塑料包装的密封食品都可以称为罐头。”张宝善说,罐头是经杀菌处理、密封于密闭容器中、可长时间保存的一类食物的总称。
食品超长“待机”的秘密就隐藏在罐头的工艺和原理中。科普作家云无心撰文指出,罐头食品通过先密封,然后彻底加热的方式来防腐。经过长时间的高温加热,其中的细菌被杀光。因为已经密封,环境中的细菌也无法进入。没有了“种子”,不管罐头内的食物是多么肥沃的“土壤”,也不可能有细菌长起来。
大多数罐头标签上的保质期为一年、两年、18个月。“保质期不仅仅是保安全,还包括口感味道等因素,放10年也能吃,但可能口感不好了。”钟凯说。
张宝善表示,随着罐头保存时间的增加,其中的食品营养物质会逐渐损失,品质会下降。比如,玻璃瓶装的水果罐头,受光的作用放两三年颜色会变很深;受热的作用,水果中的维生素、多酚类和糖类物质会发生化学反应。肉类罐头的马口铁包装不透光,但外界碰撞、储存温度变化等,也会导致肉罐头的品质下降。
“罐头只要没有鼓包一般就没有食品安全风险,无菌状态十分安全。如果鼓包,可能有肉毒梭菌等芽孢侥幸存活,就不能食用。”钟凯提醒说。
罐头作为一种加工食品,工艺包括罐装、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等。“现在罐头工艺成熟,实行标准化生产,肉罐头121℃高温杀菌,水果罐头100℃杀菌,主要杀死罐头中的肉毒梭菌等芽孢杆菌。”张宝善说,但所有食品经加工后,营养品质都会下降。水果罐头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就不如新鲜水果。
张宝善表示,长期单一地吃一种罐头不利于健康,如果喜爱罐头,今天吃肉罐头,明天吃蔬菜罐头,后天吃水果罐头,偶尔喝点饮料,多种罐头搭配食用,营养才平衡。
“不过,有新鲜食品的话,罐头食品少吃为好。而且优先选择保质期短的罐头,还应关注罐头原料。”张宝善提醒,水果罐头中的糖水含有14%—20%的糖分,糖尿病人尽量别吃。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海浪红色警报
- 提升移动支付的便捷性 邮储信用卡APP5.0正式发布
- 40余家中国农化企业亮相拉美国际农化产品展
- “对话”安徽博物院馆藏文物:探秘中国古人中秋节“打开方式”
- 北京修订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降低预警启动门槛
- 前7个月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逾四成
- 中新真探:吃大蒜能降血脂降血糖吗?
- “侨”见幸福 江西南昌红谷滩用心打造温馨家园
- 美国9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69 连续两个月上升
- 总台南海之声推出首部仙宾礁生态调查纪实片《假如仙宾礁会说话》
- 山西临汾市尧都区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 中国财长:政府还有较大举债空间
- 漫步最美街巷玩转白塔“妙”会 2024“白塔夜话”文化系列活动开幕
- 中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考及文物考古船在广州出坞
- 2023年前4个月海南对中亚五国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倍
- 乌克兰西部一地发生爆炸 疑似弹药库遭袭
- 乡约福建:德孝乡风表白不一样的520
- “卡努”来袭 浙江宁波沿海水域进入Ⅳ级防台应急响应
- 开年观察: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强城”向未来
- 德国7月破产企业数量同比大增
- 热门推荐
-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成都!
- 秦岭小城,何以兴起“民宿潮”?
- 培育新质生产力 重庆构建“1+1+N”产业大脑构架体系
- 俄外交部官员:俄将对英国在签证领域的不友好措施作出回应
- 一张“最调皮男生”的留言条,为何让老师热泪盈眶
- 多国首次组团参加消博会:“收获远超预期”
- 陕西洛南县两车辆遭遇山洪 5人死亡3人获救
- “唐诗西韵”回响大洋彼岸,中华之声架中美沟通之桥!
- 外媒:一旅游巴士在马来西亚翻覆致2人死 “有中国公民遇难”
- 公开唱反调?欧洲多家企业为何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制裁
- 别把“春困”当儿戏 有些嗜睡不“单纯”
- 报告:2023/24年度新西兰乳制品出售将继续低迷 中国市场是“翻身”关键
- 江西新余“1·24”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相关责任人被严肃查处
- 00后女警策马巡边化上“冰雪妆”:好像离花木兰更近了
-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数量装机容量均保持世界第一
- 北京证监局对中国银河证券出具警示函
- 专家支招立秋时节健康防护要点
-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滨湖样本”显山露水
- 小刷子做成大生意(小商品 大产业 )
- “京津画派”名家绘画作品在沈阳故宫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