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生:“牙瘤”不会癌变 但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中新网上海8月19日电 (张践)近日,一女子分享了自己“因缺颗牙确诊牙瘤拔掉57颗”的就医经历,引发热议。8月17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市口腔医学会第一届牙及牙槽外科专委会委员、上海市金山区牙病防治所所长许龙。许所长表示,“牙瘤”其实并不可怕,也不会癌变,它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牙胚组织异常增生导致。
上海市口腔医学会第一届牙及牙槽外科专委会委员、上海市金山区牙病防治所所长许龙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张践 摄
“平时我们发现不了,因为它生长缓慢没有症状,我们只有去口腔诊疗拍X光片时才发现这种高密度牙体组织”。
许龙进一步解释说,“牙瘤”疾病的早期症状往往是隐形的,患者可能感觉到口腔不适或牙齿松动。在一些严重病例中,“牙瘤”还可能导致面部肿胀、开口困难和咀嚼疼痛,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及时就诊,一般采取手术摘除的方式。
许龙介绍,“牙瘤”通常生长在颌骨中的牙骨附近。虽然“牙瘤”本身不会转移,但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它可能对口腔健康造成影响。数据显示,“牙瘤”疾病的患病率在过去几年里呈上升趋势。相关专家认为,这一增长趋势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包括营养不良饮食、不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及长时间的吸烟和饮酒。
“怎样保证我们口腔卫生健康,一是早晚刷牙,且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刷牙方式,比如巴氏刷牙法,或者是打圈的一个方式,要求大家刷牙时间在三分钟左右;另外就是定期到口腔科去检查牙齿,有些疾病我们是自己无法发现,要通过专业的医生来检查才能及时发现”。
许龙还提醒市民,“牙瘤”疾病虽然没有太大危害,却可能对口腔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通过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检查口腔健康以及注意早期症状的出现,我们才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牙瘤”疾病,保持健康的口腔。(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三星堆新年大典”重启 民众“穿越时空”感受古蜀文化
- 山西左权:“红色热土”上的“火焰蓝”辐射
- (新春走基层)“菌二代”的新年收获:在山里接到40吨海外采购单
- 《蜡笔小新:新次元!超能力大决战》北京欢乐首映
- 电影短视频营销为何频遭吐槽
- 诸多心理疾病皆与特定大脑回路相关
- 无牌无证逆行占道乱停乱放 “老年代步车”该何去何从?
- 中国商飞今天将交付国航、南航首架C919飞机
- 20小时深山搜救 九旬采药老人终于被找到
- 建设美丽乡村 2024年江西培训乡村建设工匠1.8万名
- “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 “屋”尽其用 江西南昌精心打造“农家书屋”助力乡村振兴
- 广西多举措深化与东盟合作
- “中国蒙医药之都”:小镇中蒙药材基地“链”出致富“新良方”
- 绿富共赢 沙地丰富百姓果盘子鼓起农民“钱袋子”
- 中外专家:老龄化挑战需国际合作应对
- 《中国婚礼通志》发布 《中华岁时通志》启动出版
- 西安中院五年来新收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863件
- 久久公益节,菲仕兰发起捐步活动守护朱鹮家园
- 清洁能源高地青海:光伏行业职工比拼指尖技能
- 热门推荐
-
- 全国百名女企业家龙江行 白山黑水间话合作
- 大闸蟹成江苏水乡热门年货,挑蟹师日薪可达千元
- 大风沙尘天气预计傍晚结束
- 黑龙江桦南:紫苏经济正夯 百余种产品远销海内外
- 卢甘斯克一面包坊遭袭事件死亡人数升至28人
- 俄紧急情况部一架米-8直升机失联 机上三名机组人员
- 益生菌再好,吃多了也不好
- 海关总署出台“新15条”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与玛氏中国宣布达成数年战略联盟
- 塞尔维亚前外交官谈塞中友谊“关键之道”丨世界观
- 福州开展打击盗采海砂和海洋伏季休渔联合执法行动
- 洛阳龙门石窟发现唐代菩萨半身像
- 董事长减持超23亿元还债,科大讯飞发生了什么?
-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揭晓
- 海南三亚出现强降雨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停课
- 至少四个热点城市已取消土地限价:更多地区将跟进
- 厦门发布2024民企百强榜及“十佳”营商环境创新榜
- 世界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2024年新兴经济体应增加投资以加速复苏
- 6部剧目26场次 中国儿童戏剧节将走进浙江嘉兴
- 距落地再进一步,文化数字资产两项国标编制工作现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