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读书新方式,写满了他们热爱的生活
现在,一本书会怎么抵达年轻人?
耳朵是阅读的灵活新渠道,“共读”功能会让自己与许多陌生读者产生奇妙联结,图书市集和仓库成了淘书的新空间,而社交网络上一系列“阅读衍生类”讨论小组,则仿佛是读书的“周边”和“售后”产品……
从线上阅读到线下淘书,从私人读书空间到“数字公共空间”。有爱书人的地方,就会生长出无穷无尽关于阅读的灵感和乐趣。哪一款方式,适合此刻的你?
借助新渠道,读书和生活达成一种“共生关系”
25岁的陈彤是浙江某理工类高校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的研究生。读研期间,陈彤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课题项目上。做实验、写文章,周而复始,使得他“每周和别人说话的时间也特别少”。
重压之下,陈彤会利用碎片时间戴着耳机听有声书。去食堂的路上、在宿舍与实验楼的往返途中,每次听的时间都不长,但“可以缓解很多压力,不那么孤独”。
一次,陈彤花了半个月时间研究的某项课题实验数据总是出错,甚至部分结果与已知文献完全相反。“反复重做了很多次,那块都是对不上。”那天日头很好,他却感觉天好似要塌下来了,呆坐着在实验室,他两眼无神地望着实验器材。“后来我索性‘摆烂’了,开始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
他记得,有声书开头讲了该小说的灵感来源之一——1932年发生在美国的“林德伯格绑架案”。知名飞行员林德伯格两岁的儿子被绑,绑匪要挟5万美元可以换回孩子的命。但当林德伯格好不容易凑齐钱时,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尸体。“当时听到这个开头,就被吸引进去了。”
有声阅读让陈彤觉得生活是热闹的,接地气。他喜欢听主播绘声绘色地描绘对白,“这能让我从自己的生活中解放出来”。
去年从北京某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张敏,在微信读书平台的阅读时长“一骑绝尘”,高达1192小时,超越了大部分好友。
在张敏的世界中,书籍和生活是一种共生关系。她会选择在上下班的通勤过程中听有声书,“听书比看书接受起来更容易一些,而且地铁上那么多人,举着书看太不方便。”
毕业后,张敏在大厂从事内容运营相关工作。工作节奏快,琐事不断,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现在愈发觉得,读书是一件体力活。“很多大部头的书,如果上学时没啃下来,现在根本没精力看。”最近,张敏听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本书的纸质版有上下两册,每册超过400页。“书里有大段大段的对白,听书会让对白更易被接受。”
刚步入职场一年的罗小叶,很在意个人读书与他人交流之间的关系。她常常去看一些短视频读书博主最近推荐的好书,还会在读电子书时,借助“划线弹幕”功能与其他陌生读者进行“隔空对话”。
“比如我在看老舍的《猫城记》时,看到一些老舍先生暗讽当时社会的句子,我会写下自己的感触,透过‘弹幕’发现有很多人原来和我有一样的想法。”罗小叶认为,电子书界面上的“弹幕”就像一块公开的留言地。
罗小叶每次读电子书,“先沉浸读书”,看到戳中内心的句子,会赶紧把弹幕点开,像寻宝游戏一样看看是否其他人亦有同感。“其他读者会发现你忽略掉的细节,运气好他们还会给你补充一些引申的读物,收获加倍。”
去市集和仓库淘书,亦是宝藏“发现”你的过程
读书、选书、买书的场景,不止于书店和网购平台。去图书市集、出版社仓库“淘书”,成为一大全新的文化热点现象。
贾毅奎在北京一家知名出版社担任营销编辑。最近半年,他的日常工作添了一项:去图书市集“摆摊”。
“开心并忙碌着,从早到晚,一直向大家推介各种新书。”贾毅奎说,虽然电子书使用人群不断上涨,纸质书在年年“唱衰”,但在图书市集现场总有很多读者前来选购。“说明纸质书阅读始终无法完全被替代,仍然有许多人愿意为纸质书买单,这是对我们出版从业者最大的鼓励。况且,图书市集我们也完全是盈利的。”
根据他的“摆摊”体验,来图书市集的读者会比较关注新书的内容和现场售价。“与书店或者网上买书的消费体验完全不同,读者会详细地问询图书主要讲了什么、适不适合自己看,会从内容上展开更深层次的讨论。”
另外,贾毅奎发现参加图书市集的读者非常热衷于“集章”。“摊主的印章都是经过编辑们精心策划、设计制作的,可以说是每家出版社的代表性文化符号,非常具有纪念意义。我们少儿分社一口气做了20多枚章,摊位直接被小朋友包围。”
在贾毅奎看来,之所以图书市集热度如此高,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广大年轻读者对图书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贾毅奎指出,各大电商平台、线下书店是图书消费主阵地,读者获取最新的图书资讯,也多来自图书直播达人和网红博主的种草推荐。但图书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存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读者来到图书市集现场,能够面对面与出版从业者交流,更加真实、立体地了解一本图书,从选题设计到产品最终呈现,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大家的消费心理。”
在短视频平台拥有百万粉丝的读书博主赵健告诉记者,去仓库淘书,是他一项私人爱好。
“被很多人忽视的、被遗忘在库房的很多书,是我真正感兴趣的。我现在会花更多的时间去逛出版社的仓库,看看很旧的藏书,这让我有机会看到很多宝藏级的作品。”
赵健说,老库房的书是一架架紧挨在一起,访客需要用手摇的方式移开书架,翻看图书,这个过程会耗费很长时间。但赵健从不着急,会耐心地慢慢逛,慢慢寻觅,时不时会有眼前一亮的惊喜时刻。
赵健就曾在一家出版社成功“寻宝”到一部海明威作品集,于上世纪70年代末出版,翻译得相当流畅。“你就有一种这本书在等你,等你多年之后去发现它的感觉。”
因此,去市集和仓库淘书,是你寻宝的过程,亦是“宝藏发现你”的奇妙旅程。
讨论小组,将私人读书空间转为“数字公共空间”
除了买书、读书、聊书,一系列阅读“衍生”出来的网络讨论小组,吸引很多读者前去分享。
罗小叶很喜欢看读书相关的豆瓣小组,这种感觉就像去逛朋友家的书架。看别人的书单,如果发现自己读过的书,就会有一种“我喜欢的宝贝也被别人喜欢着”的快乐。“原来有和我一样喜欢这个作家的人,正在阅读另一个我完全不了解的领域,共鸣和好奇同时存在。”
老舍曾在《我的理想家庭》中描述,他理想中的家最好有7间小平房,其中一间必须是书房。房中书籍不少,不管什么头版与古本,都是他所爱读的;一张书桌,桌面是中国漆的,这样放上热茶杯不至烫个圆白印……
很多年轻人也在思考何为“我的理想书房”。在豆瓣,就有一个“请来参观我的书房”小组,两万多豆友直白地晒出了自家书房。在这里,有人说自己的卧室就是书房,有人将家中客厅改造为书屋,还有人将宿舍书桌分享出来。
95后译者汪畅是小组中的一员,也是一名全职译者。2020年,从英国利兹大学英语文学专业毕业后,汪畅在成都待了将近一年找工作。受疫情影响,招聘岗位锐减,时间越长,他的心情越焦虑,颓然失意中,汪畅打算回老家待一段时间。
汪畅的家乡在安徽省六安市。这座小城,生活节奏慢,空闲时间多。在家中毫无头绪时,汪畅误打误撞地在网上找到一些试译帖子,经过几轮测试,他最终做起了专业对口的“老本行”——翻译。家里的书房也自然变成了他的居家办公地点。
空闲时间,汪畅也喜欢在豆瓣小组闲逛。而他之所以在豆瓣小组中分享书房,是受到朋友的影响。“他们跟我说,这个书房肯定会有很多人喜欢。”
事实确实如此。汪畅的书房一经分享,便吸引了70多位友邻的回复,其中还有10多个人私信他有关屋内陈设的问题。比如,“书架在哪里买的?或者书板是怎么弄的?”书房受到豆友们的喜欢,汪畅的分享欲也因此被激发。私信他的帖子,他有问必答,“基本上每条都回复了”。
实际上,书房所在的房屋面积并不大,是汪畅家里的老房。从成都回到老家后,他特意花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忙装修,选板材、挑家具、室内空间设计,每件事都亲力亲为。
“最花心思的是钉在墙上的那三排悬空书架。”墙的一侧,镶嵌着汪畅特别设计的老榆木书架,书架上还点缀着他淘来的艺术摆件。“这个桌子我也特别设计过,其实有两米长。”桌面宽阔,陈设讲究,绿色全铜台灯、复古咖啡机、电脑、文具,实用性工具应有尽有。
与汪畅受朋友鼓励发帖不同,90后女孩张粒分享书房完全是自发行为,按她的话说,“这是我第一次在小组中分享私密空间”。帖子发布后,组内便涌出各种好奇的问题。
张粒分享的帖子名为“睡在书房”。从她分享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卧室面积目测不超过20平方米,而“书”的面积占了将近三分之一。其中,多数书籍摆放在与房顶齐高的书架上,书架紧紧挨着张粒的床。不过有些时候,这些书则像是长了一双脚,“爬”到她的柜子顶上,“走”入地板缝隙处。
张粒认为,对于一个爱书的人来说,将书房与卧室相结合,能让自己在浮躁中感受平静。“从这间屋子望出去,是一个森林公园,有一个很大的湖。”而再往远处看,张粒可以看到长江。湍急的江水延绵直下,不知疲倦地流淌着;而江的另一侧,她的书屋显得静谧沉稳。
可以说,“书籍”作为一种媒介的涵义正在外延。年轻人将“私人空间”转向“数字公共空间”,构建起与这个世界的“赛博链接”。
(根据受访者要求,陈彤、张敏、张粒、罗小叶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见习记者 李悦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两岸同胞品乡宴 体验“流动的岚台博物夜”
-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沪闭幕
- 【世界说】外媒:美国联邦债务持续以创纪录的速度积累 趋势严峻令人担忧
- 国际最新研究:天文学证据显示土卫一可能存在地下海洋
- 朝鲜进行新型战术弹道导弹和改良型战略巡航导弹试射
- 广州今年以来雨量偏少五成 即将进入“龙舟水”天气
-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
- 巴以冲突超半年 冲突外溢影响扩大亟需止战
- 国资委:202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1157.36万元
- 武汉动物园官宣:大熊猫“武林”“盟盟”来武汉了
- 粤东海域1014艘免休渔船全部在港避风
- 走进陕西延安大剧院 剧场版《人世间》献礼母亲节
- 青海出台新政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
- 山东省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 贷款金额超1.54亿元 邮储银行支持以旧换新 “焕”出消费新活力
- 钇[90Y]精准肝脏肿瘤介入放疗中心成立 将为患者提供转化治疗
- 为什么我们要发展5.5G?
- 这种正当季的“土气”食物,是免疫力的好帮手!
- 上海铁路莘庄站正式开办金山铁路客运业务
- 热门推荐
-
- 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感到恋爱课上收获颇丰
- 解决“最缺工”职业招工难需要过“三关”
- 带上80部经典,我们开启一场“环球旅行”
- 我国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有效量同比增速超40%
- 沙伊复交后,伊朗外长首次访问沙特阿拉伯
- 今年中蒙最大陆路口岸进出境货物总量突破100万吨
- “多彩计划”乡村彩绘第一期项目在北京密云竣工
- 温州瑞安塘下镇一民房发生火灾 两名被困群众经抢救无效死亡
-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24年物价有望温和回升
- 克宫消息人士:巴沙尔·阿萨德已抵达莫斯科
- 前公司使用肖像却不支付报酬 网红主播的脸谁做主?
- 死亡人数升至23人 几内亚首都油库发生爆炸事件
- 中国及东盟多国政要将出席第20届东博会 突出三大特点
- 三亚机场今年暑期旅客吞吐量创暑运单月历史新高
- 聚焦中国市场,a2公司业绩获得持续增长
- 重庆警方破获电镀厂特大污染环境案 涉案固体废物1万余吨
- 南方电网启动今年首次融冰
- 土耳其强震已致超5000人丧生 世卫称将影响2300万人
- 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米林中队进驻重点林区开展靠前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