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阳”症状一般较轻 为何不能放松警惕?
“二阳”的症状比较轻吗?全国都在咽喉炎吗?“带病上班”应该吗?相关话题连日来频现于社交平台热搜顶部。
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表示,根据预测模型,这波新冠病毒感染于4月中旬起峰,到5月底感染波峰约为每周4000万人,到6月底波峰约为每周6500万人。
与第一次感染新冠病毒相比,第二次感染的人群大多感觉症状较轻,这其中有什么科学道理?“二阳”症状较轻是否意味着XBB变异株毒力下降?我们是否可以因此放松警惕?记者对话专家予以解答。
●南方日报记者 钟哲 朱晓枫 黄锦辉
为何多数人“二阳”症状较轻?
第二次感染的人群大多感觉症状较轻,这是真的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炳亮介绍,根据中山三院对医护人员的抗体动态监测,去年12月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体内的抗体滴度正慢慢衰减,可通俗理解为抗体的浓度在下降。
近期“二阳”的人,体内仍然存在中和抗体(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时产生的相应抗体),虽然不足以完全抵御感染,但普遍而言会比上一次感染时症状更轻。
“如果把人体比喻为一个星球,病毒就是一个入侵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李锋说,“人体第一次遇见入侵者,因为对病毒的危害一无所知,为保险起见,会动员比较多的防御力量来对抗它,往往会应激过度,从而引发高烧、全身疼痛等。”
在第二次感染时,“人体星球”已经认识新冠病毒这种入侵者,有了上次的战斗经验(免疫记忆),产生的“武器”就更精准了,无需调动全身的“资源”去对病毒“狂轰滥炸”,避免了非特异性免疫风暴的发生,表现出来就是症状更轻。
“人体星球”的“免疫弹药库”也有一定容量,新冠病毒感染康复后,随着时间推移,“抗体武器”储量会快速下降,而细胞免疫的下降则较慢。
细胞免疫对不断变异的病毒株有着交叉保护能力。“即使敌人换了一身衣服,侵入到‘人体星球’,细胞免疫依然能快速识别,有针对性地快速发挥灭杀能力,消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就不会导致较大破坏,临床症状也就变轻、变短。”李锋说。
不仅是新冠病毒,其他在人群中流行的病毒也有类似的现象。
但几名专家也提到,不排除有一些个例“二阳”后症状同样较重,“即便是普通的健康人群也有这样的可能”。而且,症状是一种相对主观的判断标准,有的人耐受程度较高、自我感觉良好,但从影像学上看可能已经到了需要接受治疗的地步。
XBB变异株变弱了吗?
很多人好奇,从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到XBB1.9.1变异株,病毒本身的致病力在变弱吗?
林炳亮认为,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XBB变异株和去年底流行的BA.5.2、BF.7变异株没有新的代际变异,首次感染的患者症状和去年差别不大。“从临床上看,包括咽喉炎在内,全身酸痛、发烧、鼻塞、咳嗽等新冠感染症状都可能出现,每个人的症状表现可能有些不同。”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在我国5月15日到21日采集的本土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占比91.9%,但其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变化。监测数据也显示,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亚分支相比,XBB变异株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
XBB变异株的致病力是否变弱,可能还需更多研究作为支撑,但其传播力比以往的病毒株更强已是不争的事实。
5月15日,钟南山在一次会议上表示,目前在广州流行的主流新冠病毒株是XBB1.9.1变异株,其它有些地方是XBB.1.16和XBB.1.5变异株。一周后,他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透露,研究表明XBB.1.5变异株的R0值已超30,即一个感染者可传染30余人。
病毒传播力增强,加上“乙类乙管”后社会活动逐步恢复,“带病上班”“带病出游”等提法偶有,专家们对此持否定意见。
林炳亮认为,新冠病毒感染作为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带病上班可能传染给同事,感染期间过度劳累也不利于身体康复。
不过,由于人群中的免疫屏障已经建立,而且药物和医疗的可及性也更好,不会发生医疗资源挤兑,所以,几名专家都认为不必对可能出现的感染波峰过分担心。
还有必要接种疫苗吗?
近期,中山三院感染科收治了2名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都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
虽说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二阳”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伤害,但对于有基础疾病者、老年人和免疫脆弱人群等而言,每次感染都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不能掉以轻心。
根据钟南山团队对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最新研究,重症患者影像学表现超过一半不是重症肺炎,病毒对循环、神经、肾脏等系统的影响也非常大。
“感染病毒后机体免疫反应释放的炎症因子可能加重基础病。除了积极治疗新冠感染,治疗团队70%—80%的精力都在治疗患者的基础病上。”林炳亮说,如今医疗系统已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药物,可以对重症患者尽早干预,对于有重症风险的患者也能及时识别。
怎么办?钟南山提醒,重点人群应该及时接种可覆盖XBB变异株的疫苗,积极预防感染。
世卫组织新冠疫苗成分技术咨询小组在5月18日称,建议今年的新冠疫苗加强针只针对XBB变异株,新的新冠疫苗制剂应产生对XBB.1.5或XBB.1.16变异株的抗体反应,“实现针对XBB谱系的中和抗体反应的其他疫苗制剂或疫苗制剂开发平台,也可以列入考虑”。
研制能覆盖XBB变异株的疫苗,我国科创企业走在了世界前列。5月22日,钟南山在会上透露有2种能覆盖XBB的疫苗已接近上市。4天后的5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威斯克董事长魏于全透露,针对最新流行的XBB变异株的三价重组蛋白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并在广州黄埔进行商业化生产。
专家们认为,即将上市的疫苗有望起到更好的预防感染和预防重症效果。而目前可供接种的疫苗中,鼻喷式、吸入式新冠疫苗的效果可能更好。“病毒能否传开,黏膜抗体的水平很重要,如果黏膜抗体比较高,病毒就不太容易进到人体内,可以起到预防感染的效果。”李锋说。
策划:吕虹 卞德龙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专家学者齐聚银川 为宁夏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 跨城养老,能否再跨一步?
- 六大行集体减费让利!
- 大风蓝色预警: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部分地区将有7级阵风
- 西安成小程序剧制作“重镇” 需“爆款”更需有序
- 广铁集团:为防范雨雪冰冻天气影响,部分列车将停运
- 全世界最贵的乐器:唐代古琴“九霄环佩”
- 隐私运单:让快递个人信息更安全
- 山西酒务头商代墓地系“匿”族墓地 出土600余件(组)器物
- 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全线动工建设
- 农村学生营养餐岂能成为“唐僧肉”
- 2024春夏上海时装周开幕 主秀场上演“春夏天空”
-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驶上“快车道” 汽车充换电产业生态将多方面拓展完善
- 《宿敌》开播 致敬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
- 山东激活“舌尖上的产业” 推动餐饮新“食”尚
- 国际识局:“大惨败”“逼宫”双重困境,岸田文雄会否提前下台?
- 美联邦最高法院下令阻止下级法院对一款堕胎药进行限制
- 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创新何以“双向奔赴”
- “花更少的钱,用更好的冰箱”,容声品质升级“以旧换新”
- 于芝涛正式出任海信集团总裁
- 热门推荐
-
- 马克龙:欧洲须加强战略自主性 顶住成为“美国追随者”的压力
-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车客发送量“双创新高”
- 除了“司机之家” 货车司机“急难愁盼”问题如何解决?
- 法国总理博尔内辞职 总统马克龙发声明对其表示感谢
- 广东英德获颁“世界红茶之乡”牌匾
- 广西北部湾港“牵手”深圳港增强港口国际竞争能力
- 中国红十字会驰援涿州洪涝灾区
- 屋檐上的文脉丨走近屋脊上的顶“脊”天团
- 主产区基本北移 蔬菜批发价大降
- 俄官员:俄罗斯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不变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 大年初一北京气温小幅回落 外出注意保暖
- 应急管理部发布元旦假期安全提示
- 彩礼“降温”、红娘“持证上岗” 江西贵溪婚俗改革为爱“减负”
- 美国宣布近80亿美元对乌军事援助
- 沈阳故宫与辽宁省档案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汉文帝霸陵祔葬墓首次发掘 其级别至少为列侯级
- 湖南常德河街:市井百态演绎现实版“清明上河图”
- 暴雨来袭!四川泸州405户1176人紧急避险转移
- 常泰长江大桥北主塔封顶 已实现第三项“世界首创”
- (经济观察)促合作惠全球 2023年服贸会呈现三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