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喂还是瓶喂?竟然差距这么大!
每年5月20日是“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母乳喂养的优势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不过,关于到底是亲自哺乳还是把母乳吸出来放奶瓶里给孩子喝这个问题,不少新手爸妈还有不同的认识。今天,医生就来告诉你,母乳喂养的真相。
先说结论 亲自哺乳“完胜”
宝宝依偎在妈妈怀里吃奶,感受着妈妈的温度和心跳,吸吮着柔软的乳房,可以同时满足四个需求,即营养需求、免疫需求、安抚需求和情感需求。与之相比,吸出来瓶喂,不仅没有了上述效果,而且妈妈也非常辛苦。更重要的是,用奶瓶喂奶还会出现一些潜在的风险,当然这里所说的风险是“相对风险”。
我们只需要给予宝宝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好好地陪伴,辛苦的时光很快就会过去,且终将成为永久甜蜜的回忆。
亲喂的“绝对优势”
摄入有益菌群 妈妈亲喂宝宝的时候,宝宝不仅吃到了乳汁,还摄入了妈妈乳房表面以及乳腺管、乳汁当中正常存在的细菌。这些细菌奠定了宝宝肠道内微生物的基础,保证了宝宝的肠道发挥“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的作用。
肠道微生物对人一生的健康和免疫都有影响,母乳喂养宝宝的肠道菌群与非母乳喂养的孩子是不一样的。母乳宝宝肠道含有47%的双歧杆菌,其出现肠道疾病的风险要低很多。这样的保护作用会一直持续到孩子成年以后。
有助于宝宝口腔发育 宝宝吮吸妈妈的乳头时,独特的深入含接大部分乳晕并依赖两颊脂肪垫,形成密闭空间的吮吸方式。这使得面部和口腔相关肌肉、骨骼及神经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地包天”有防护作用。而宝宝使用奶嘴,是浅浅地吮吸并依靠重力与负压获得乳汁,而这是错牙合最大的风险因素之一。
促进母婴情感建立 母乳喂养的精髓在于母婴之间的紧密连接,将乳汁吸出来瓶喂却人为地阻断了这样的正常连接。
小月龄的宝宝通常需要在妈妈乳房上吃20至40分钟,甚至一个小时。前期有明显的连续吞咽称之为“营养性吸吮”,主要满足宝宝的生理需求。后期宝宝吸吮力下降,甚至闭上眼睛进入浅睡眠,这是人类幼崽与生俱来的“特异功能”,是宝宝生来就有的吸吮需求,不仅是为了食物,还要获得安抚,这称之为“非营养性吸吮”或“安抚性吸吮”,是非常有意义且必要的。这对早期的亲密关系和晚期的分离独立,以及儿童的早期智力发展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此外,妈妈在亲喂宝宝大约30分钟时,妈妈体内的泌乳素水平就达到了峰值,能起到自我催眠的作用,能够让妈妈安睡。
瓶喂的“相对风险”
营养成分丢失 瓶喂相比亲喂会损失一些营养和免疫成分。有研究证明,乳汁吸出保存后,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会黏附到盛放的容器壁上,还会发生细胞溶解,因此乳汁中的白细胞是降低的;母乳经保存后pH值明显下降,可能与脂肪分解为游离脂肪酸有关系。
母乳中最主要的免疫活性蛋白,即分泌性免疫球蛋白在4℃较为稳定,在-20℃冷冻之后,活性有所降低;母乳保存时维生素C的降解非常快。在妈妈返回职场之后,不得不背奶,让孩子获取更长时间和更多的母乳。但是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最好还是亲自哺乳。
过度喂养及过度泌乳 妈妈亲喂时乳汁并不是同一个流速,宝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吞咽和呼吸。而奶瓶喂养不一样,整个过程几乎是匀速的,宝宝会一直大口吞咽,这并非主观意愿,而是被动喂养,这个时候可能会导致过度喂养。因为使用瓶喂,人为“灌”喂加不正确的喂养姿势使得地心引力也发挥作用让乳汁更快流出奶瓶。这样一来,同样的奶量,在妈妈乳房上可能要用20分钟吃完,用奶瓶就可能只需要5分钟。
那很多人可能认为宝宝没吃饱,就继续添加一部分奶给宝宝。由于吸吮反射和吞咽反射,宝宝依然会继续吃。毕竟胃这个器官是很有弹性的,可以被撑大,长期如此不利于宝宝健康。与此同时,如果妈妈努力地吸奶,每天吸出的奶量又超过宝宝的需要,乳房得到错误的产奶信息,人为地增加了产奶量,更多产奶也增加乳房“工作”负担,并增加乳汁淤积甚至乳腺炎的风险。
中断母乳喂养 有些妈妈发现吸出来瓶喂的母乳量达不到孩子的“需求”,加上妈妈使用吸奶器有可能效果不佳,错误地认为自己奶量“不足”。这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妈妈的信心,从而错误地判断自己“奶少”!
于是,配方奶开始添加,妈妈渐渐挤奶或吸奶也减少,必然导致真实的奶量减少。而孩子会越来越倾向于吃奶省力的奶瓶,而拒绝乳房,有些宝宝在回到妈妈乳房的时候变得烦躁和抗拒,或者用吃奶嘴的方式去吮吸,甚至咬妈妈的乳头,这会让宝宝和妈妈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最终被迫停止母乳喂养。 文/付慧(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来源:北京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景迈山成云南茶博会热词 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智慧和担当
- 北京警方打掉15个非法荐股“黑嘴”犯罪团伙
- 深圳年度最大规模毕业生双选会提供岗位3.4万个
- 泽连斯基签署法令 批准乌无人系统部队成为单独军种
- 俄军多次中招,机场反空袭为啥这么难?
- 集中连片展 “万里茶道”起点盛况 湖南安化传统村落焕发新活力
- 金价下跌 金饰跟降
- 重庆启幕科技活动周 推出600余项“科普大餐”
- 直播间内侮辱他人 公开道歉赔偿五千
-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 锡林郭勒草原牧民迎春羔
- “希望中国的高质量被更多人看到” 中企承建波黑多博伊医院开业
- 今起至8月1日,这几类海鲜浙江禁止销售
- 韩国检察官办公室宣布逮捕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
- ETF通两周年:南北向成交额双双大涨
- 韩国客机事故已致28人死亡 中领馆称机上无中国公民
- 为什么强调优化生产力布局
- 云冈石窟“第一伟窟”因保护调查等暂停开放
- 上海交大成立语言与健康研究院 助力语言障碍人士“说话”
- 多国专家:美元霸权危害世界经济 货币体系多元化是大势所趋
- 热门推荐
-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23)》:中国邮轮市场复航有序推进 本土邮轮运营能力增强
- 俄乌再度交换被扣押人员 共百余人获释
- 第十三届厦门苏颂文化节聚焦新质生产力及高质量发展
- 日本拟加严半导体等领域出口管制 商务部回应
- 2024(第二届)电子产业供应链生态大会在东莞举行
- 古今交融绘新景 “千年古县”焕发新朝气
- 《陈毅家书选》广州首发 陈昊苏、陈珊珊深情忆父亲
- 快讯!韩警方、公调处和国防部联合成立紧急戒严共同调查本部
- “两马同春闹元宵” 灯会15日正式亮灯
- 庐山文旅控股集团通报“景区商户台阶泼水”相关情况
- 中外专家学者齐聚江西玉山研讨朱子学与阳明学
- 北京轨道交通今年3条拟开通线路主体结构均已完成
- 中老铁路列车准点率100% 旅客服务不断完善
- 英国欲向乌输送贫铀弹 俄外交部再发警告:后果严重!
- 沪港两地书业首次“互展” 同频展现两地文化成果
- 《乐韵岭南》音乐会奏响星海音乐厅
- 江苏青海经贸合作再升级 达成签约项目金额超10亿
- 重庆电网今年首个迎峰度夏保供输变电工程投运
- 人民艺起评:刷新历史最好成绩,2024春节档的变化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