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牡蒿素可抑制肝癌细胞活性
【医线传真】
◎本报记者 赵汉斌
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肝癌新发人数超过84万。
2月28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陈纪军研究员团队从南牡蒿中发现了系列结构多样的新颖倍半萜二聚体和作用于相关靶点与信号通路的抗肝癌活性成分。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上。
倍半萜二聚体作为蒿属植物中一类重要的化学成分,因其新颖的结构和独特的药理活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在此项研究中,该团队首次发现药用植物南牡蒿提取物对3株肝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以抗肝癌活性为导向,该团队利用多种层析方法,首次从南牡蒿活性部位分离出9种结构类型的36个新颖的倍半萜二聚体——南牡蒿素,并确定了其化合物结构,其中7个化合物结构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
论文第一作者之一、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后何小凤介绍,研究表明在南牡蒿中,倍半萜二聚体具有很高的结构多样性,这进一步丰富了倍半萜二聚体的结构类型,为深入其活性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据了解,该团队已从南牡蒿、暗绿蒿、中甸艾、牛尾蒿和蒙古蒿等植物中,共分离鉴定得到了122个具有抗肝癌活性的新颖倍半萜二聚体,占全世界蒿属植物已报道的234个倍半萜二聚体总数的52%。
抗肝癌活性筛选表明,其中11个化合物对3株肝癌细胞具有抑制活性,其中南牡蒿素活性最好,与临床一线抗肝癌药物索拉非尼相当。南牡蒿素G7对正常肝细胞显示出较索拉非尼更好的选择性和安全性。同时从细胞迁移、侵袭、周期阻滞、凋亡、靶点、网络药理学和信号通路等方面,该团队开展了抗肝癌药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南牡蒿素G7可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诱导肝癌细胞凋亡,阻滞肝癌细胞分裂周期,从而抑制其增殖,发挥抗肝癌活性。(科技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二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获奖名单公布
- 从学术合作到知识转移,马来西亚学者称赞中国“授人以渔” | 世界观
- 3岁女童被虐待致死案宣判:生父无期!婚外女友死刑!
-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风筝节举行
- 中国贸促会:全球经贸摩擦有加剧趋势
- 这六类人更易被抑郁“纠缠”
- 演员曹曦文:新的一年,愿所有人有更丰盈的内心世界
- 中新健康丨青海: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正式组建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稳步推进
- 白宫将美从阿富汗失败撤军归咎上届政府 特朗普斥责:甩锅
- 星火成炬 | 我和你一样
- 高铁带来的变化
- 受寒潮大风影响 四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全部停航
- 美国明尼苏达州流浪汉营地接连发生枪案 致3死3伤
- 中国团队研发整体充退磁技术 助风力电机绿色再制造
- 提供精准天气数据,雷达技术守护百姓幸福生活
- 上海迎今年首个高温日:打破百年来5月气温最高纪录
- 乡村之美|美丽乡村“贵”在哪?
- 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开幕
- 《马兰花开》已在澳门首次上演 《大地之光》月底将走进澳门
-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4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申报工作
- 热门推荐
-
- 家长请收藏!冬季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防治手册
- 深陷“反犹”风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宣布辞职
- 公交车卖早餐,可不是“不务正业”
- 乡村观察|铁牛村,是未来村吗?
- 渭南推进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用心用情”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提升百姓获得感
- 近20家港企组团赴渝考察 探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
- 台胞李安东:不惑之年的大陆新“转型”
- “湖南好人”王楚松:“只留吃饭钱,其余捐出去”
- 报告:2023年中国乘用车维保业务规模达约1.1万亿元
- 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配套文化活动——“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访华采风精品展”在沙特举办
- 体验与设计再越级 一张图看懂这款莫奈艺术版新品
- 北京电网电力供应充足
- 纪录片《叶尔羌河》创作研讨会在京举办
- 中柬老嘉宾分享“家住遗产地”故事:携手守护世界遗产
- 关于媒体反映“襄阳健桥医院公开贩卖出生证贩卖婴儿”问题的情况通报
- 陈残云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文学馆召开
- 青年工匠传承千年夹苎脱胎漆艺:留住历史的足迹
- 冰雪春天|北京冬奥会结束两年 为什么“冰雪热”热度不减
- 11国“Z世代”青年从云南迪庆再出发 踏上“画像”中国新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