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AI岗位越来越多读片,测身高,两癌筛查……
从目前的技术来看,一个能完全取代人类的人工智能医生还遥不可及,但AI已然在医疗领域大展身手。
浙大二院放射科负责人余日胜主任医师介绍,AI在预防、检查、诊断、治疗、康复,以及药品研发、医疗器械生产、医疗健康管理等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运用。
“真正落实到临床上,几乎90%都与医学影像相关,很多影像医生如今已经无法想象离开AI工作了。”
秒读几百幅图像
揪出肉眼看不见的结节
在浙大二院放射科,钱报记者围观了医生借助AI读片的全过程:放射科王启苑医生点开一份包含374幅图像的胸部CT,系统中的AI程序秒读出9个结节、5处炎症和6个骨折,其中1个是高危结节。
她把鼠标移到高危结节处,屏幕马上显示了它的位置、大小和恶性概率(89%),“AI可以快速精准地发现几乎全部结节,并根据大小、密度、形态等辨别结节的危险程度,我们再在AI的基础上读片、写报告,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就高多了。”
余日胜说:“人眼识别5毫米以下的结节就很吃力了,但AI可以精准到1~2毫米,我们科室现在设置的层厚是1.5毫米。”
他记得,曾经一位肺癌术后肺转移的患者带着外院的报告来就诊,报告提示2个转移灶,临床医生建议射频治疗。但浙大二院的胸部CT检查经AI读片后发现了6个转移灶,这种情况不适合射频治疗,需要考虑化疗或靶向、免疫治疗,“AI能辅助影像医生给临床提供更准确有力的诊断,尤其能帮助到经验相对欠缺的低年资医生。”
2015年,浙大二院率先引进AI智能读片系统,之前一个医生平均每天看53个患者的胸部CT片子,现在数量翻了一番,去年疫情感染高峰最高时达到180个患者。
余日胜说,除了省级三甲医院,如今不少县级医院也配备了这套系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难题,推动了医疗服务的同质化。
太精准容易引发焦虑
偶尔也会犯犯错
每年体检低剂量CT查出肺结节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这其中也有AI的“功劳”。
余日胜说,AI读片的精准度很高,以致于很多没有临床意义的结节也会被“揪”出来,有一次AI提示某位患者有44个结节,其中14个高危,“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医生认真地核对、判别,最终写报告的时候注意措辞,免得引发患者过度的焦虑。”
虽然AI整体上降低了漏诊的概率,但偶尔还是会犯错。比如,当病灶出现在肺门区等结构复杂的位置,或者靠近心脏,受到心脏搏动的影响,AI可能容易漏诊。
“为了避免漏诊,医生会尤其注意这些特殊情况,告知厂商系统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他们会根据反馈更新迭代。所以哪怕在影像学领域,AI目前也无法完全取代医生,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除了肺结节影像检测,AI的读片技能还体现在肋骨骨折定位、视网膜图像识别、甲状腺超声影像诊断、冠脉血管提取等多个方面。
以肋骨骨折为例,人左右两侧共24根肋骨,不仅数量多还存在肋软骨钙化、隐匿性骨折或者轻微骨皮质损伤等情况,肉眼难以准确识别。而且肋骨是薄层图像,扫描完有几百幅图像,医生工作量极其繁重。AI可以短时间内将每一层、每一根肋骨都进行识别,标注出每一处骨折点及严重程度。
在余日胜的畅想里,未来AI不仅能辅助医生检查、诊断,还能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AI在识别肺结节后,能根据结节的影像数据,得出分子影像组学分型,从而预测结节5年、10年的生长和发展。”
精准评测骨龄
预测孩子未来的身高
预测未来的设想并非痴人说梦,在浙大儿院内分泌科,AI骨龄评测系统实现了预测儿童未来身高的功能。
儿童内分泌学专家、浙大儿院常务副院长傅君芬介绍,人工评定骨龄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中,GP法主观性强,准确性偏低;TW系列方法虽较为准确,但耗时久。
为了提高骨龄检测效率,傅君芬带领团队研发了首个结合TW3法的人工智能骨龄评测系统。团队前期在复旦儿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深圳儿童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一共收集、整理了2万例正常儿童的骨龄片,人工智能通过学习这些数据,形成一套自动的骨龄检测算法。
早在2018年初,AI骨龄评测系统开始在浙大儿院试用,2019年时已全面投入临床使用。经过数据库的不断扩大更新,AI对于骨龄的预测也越来越准确。
以往,一个有经验的内分泌科医生也要花8分钟左右读骨龄片,现在人工智能只需要0.3秒就能完成检测,并根据骨龄情况、孩子性别、父母身高等自动生成一份包含骨龄评价、身高评价、身高预测、发育评价的诊断报告。
团队成员之一、浙大医学院儿童内分泌学专业研究生刘雅茹说,相对于医生来说,AI不仅能够更加精准快速地检测骨龄,还可以基于算法更为高效地预估未来身高,临床实践表明精准度已经高于医生平均水平。
AI为女性筛查乳腺癌
打破尴尬提高积极性
科技总给人冷冰冰的感受,AI无论如何学习进化,都很难获得人类的情感和思想。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这反倒成为了它的优势所在。
每年,国家都要开展大规模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作(乳腺癌、宫颈癌),由基层妇幼保健院实施,上级妇保医院指导。由于筛查范围广,人数多,工作繁重,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因筛查人员劳累导致效率和精确度下降的情况。
去年,浙大妇院上虞分院、绍兴市上虞妇幼保健院首次采用乳腺超声机器人结合智能化诊断系统来进行乳腺癌筛查。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机器人全天自动完成乳腺超声流程化扫查,全程仅需要3至5分钟,随着流程的改善,这个时间还能继续缩短。
浙大妇保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上虞妇保执行院长陈欣介绍说,本次筛查的全自动智能乳腺超声机器人通过高度融合机器人与超声成像技术,实现了标准化自主扫查以获取高质量影像,解决了传统医学超声图像采集高变异性、可重复性差、过度依赖高级别医生手法、超声医生数量短缺等问题。
同时,机器人筛查的影像被上传到智能诊断系统,智能算法对影像进行辅助诊断,再将可疑案例上传到云端,由浙大妇院专家再次读片,降低了省级专家的参与难度,提高了两癌筛查的质量。
上虞妇保的工作人员还发现一个令人惊喜的情况:“平时看门诊的时候,有些病人一进来就说‘哎呀怎么是男医生’,不好意思给男医生检查。我们的‘两癌’筛查虽然动员力度很大,但有些农村妇女还是有点抗拒的,用机器人检查就解除了她们的顾虑,提高了整体的筛查率。”
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方序 许紫莹 祝姚玲 孙美燕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乡村行·看振兴)新疆兵团:设施农业成民众增收就业“新引擎”
- 福建宁德开启文化旅游生活季:看大戏、赏美景、品美食
- 沪苏湖铁路全线箱梁架设完成 通车后上海至湖州仅需40分钟
- 支原体肺炎来势汹汹 频上热搜的这种药究竟怎么用?
- 评论家研讨长篇小说《买话》:本土先锋文学正在崛起
- 以“李焕英”名义,贾玲捐款驰援西藏地震灾区
- 第九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在加拿大温哥华揭幕
- 一个参赛名额炒到2200元 马拉松为何“越跑越贵”?
- 冲上热搜!“春节放假23天”,张雪峰回应
- 人与细菌如何共处?“九三人”领衔策划科普微电影上线
- 台籍教师甘肃“鲜事多”:生命故事为媒 情牵两岸搭桥梁
- 北京前三季度PM2.5累计浓度32微克/立方米 为历史同期次优
- 铜梁兰花根 独丁丁一传人
- 法国数学家塔拉格兰获2024年度阿贝尔奖
- 华春莹发了一张APEC“全家福”(图)
- 财政部:2024-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规模总额将达到5200亿元
- 孕妇能自主选择生产方式吗?专家这样解释
- 重庆车企加速驶入东南亚 “重庆造”汽车海外受青睐
- 面向欧洲及东南亚 “丝路海运”海铁新能源产品专列首发
- 星空露营+音乐季 “我的海丝故事”国际短视频大赛福建柘荣启动
- 热门推荐
-
- 兰石“智”造何以站稳国际市场?
- 安徽宁国通报“游客遭村民设卡收费”:已退还全部费用
- 首批港澳跨境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在穗达成
- 多维度构建新药创制生态 我国皮肤病药物研发驶入快车道
- 上海浦东加大“三大维度创新” 为人工智能打造“最佳试验场”
- 气温回升春花绽放 北京花粉浓度持续走高
- 北京陶然亭公园开启冰雪活动 打造冬日消费新场景
- 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开展高风险大型游乐设施隐患排查整治
- 美国3月CPI同比上涨5%
- 欧盟开通“空中走廊”向海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 中国制造的地铁列车在墨西哥上线运行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申报指南(第二版)》和《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指南(第二版)》
- 天津滨海新区将于2025年建成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 中国好创意暨首届“海悦杯”盐田应用场景计时赛天津举行
- 年发电量超100亿千瓦时风电基地在内蒙并网发电
- 焦点访谈|活起来 火起来:老街区 焕时代新貌
- 崇军尚武:浙江如何借“体系”浓“氛围”?
-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启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执法检查
- 第四届音乐剧专业人才研修班汇聚20余位海内外导师
- 新书《仰韶时代》《何以华夏》在河南三门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