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中心:未来极端高温天气事件会更加频繁
原标题:去年暖干特征明显,旱涝灾害突出——今年我国气候状况怎样
“国家气候中心对今年国家总体气候状况初步研判认为,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然呈现出多发强发的态势。”在近日举办的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今年我国南方地区应重点防范夏季持续性高温天气,确保迎峰度夏能源供应;沿海地区需重点加强台风防御工作;北方地区要重点防范暴雨、洪涝及其造成的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西部地区要提高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等风险。
据介绍,我国气候系统受气候变化影响,变得更加不稳定。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的特点,防灾减灾面临更多挑战。《2022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暖干气候特征明显,旱涝灾害突出。具体来看,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南方夏秋连旱影响重;暴雨过程频繁,华南、东北雨涝灾害重,珠江流域和松辽流域出现汛情;登陆台风异常偏少,夏季我国中东部出现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南方“秋老虎”天气明显;寒潮过程明显偏多,2月南方出现持续低温阴雨雪和寡照天气,11月末至12月初强寒潮导致多地剧烈降温;强对流天气过程偏少,但局地致灾重。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平均气温10.51℃,较常年偏高0.62℃,除冬季气温略偏低外,春夏秋三季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606.1毫米,降水量为2012年以来最少。汛期雨季进程总体较常年偏早,但雨量强弱差异大。六大区域中,东北、华南、华北降水量偏多,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降水量偏少;七大江河流域中,除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降水量偏少外,其他流域降水量均偏多。
“根据气候变化预估,未来我国气候变化还将持续存在。”贾小龙说,未来我国不同地区平均气温仍将表现出增加趋势;极端高温天气气候事件将会更加频繁、更加严重,且排放情景越高,增速越快,强度越强,风险也越大。比如2035年前后,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类似于2013年夏季的极端高温事件可能变为两年一度的事件,到本世纪末,发生高温事件的风险将提升到目前的几十倍。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未来我国极端降水增加幅度也将大于平均降水,且变率增强,降水更趋于极端化。未来我国平均集中降雨呈现期会从目前的50年一遇变为20年一遇;极端干旱事件将从目前的50年一遇变为32年一遇。另外,复合型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风险还将持续增加。总体来说,受气候变化影响,小概率高影响事件将会更易出现,从而增加防范极端气候风险的挑战。
面对全球变暖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严峻形势,公众该如何应对?有关专家表示,人类活动特别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且全球约2/3的排放都与家庭排放有关,所以优化全社会的消费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要倡导个人在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转向绿色消费模式,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专家表示,从政府层面来说,我国政府一直在加强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建设以应对气候变化。从公众角度来说,要提高自身的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认知,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与防灾减灾技能。特别要注意提高对气象灾害关注的全面性,加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灾害和风险防范意识。 (经济日报记者 郭静原)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工业无人机第一股”大跌 董秘办公电话是空号
- 财政部:4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554.57亿元 同比增长10.2%
- 以色列军方:4名以军士兵在黎巴嫩南部被打死
-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驶入全球领先赛道(专家解读)
- 银川市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
- 海内外专家学者福建三明共论朱子文化传承
- 选购网红印花口罩 别只看颜值
- 外媒:尼日利亚一载有约100名乘客的船只倾覆
- 印度首都空气污染严重 可能通过人工降雨减少雾霾
- 多国专家聚浙江常山 研讨国际食用菌育种与产业促进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 财政加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 “宠物热”促中国宠物食品行业迅猛发展
- 全球龙舟共舞!匈牙利举办第三届端午龙舟文化节
- “环境浸入式”戏剧的主角是观众
- OpenAI称奥特曼将回归担任CEO “宫斗剧”或暂时落幕?
- 新疆昌吉州将投放2000万元消费补贴 助力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 西藏那曲色尼区吉措100兆瓦风电项目开工建设
- (新春走基层)积石山的“孩子王”
- 中新真探:苹果打蜡吃了会危害健康吗?
- 热门推荐
-
- 你们的“紫薇”等着霸屏朋友圈
- 山西电网光伏出力达1493万千瓦创新高
- 西安交大毕业典礼 外籍教授陕西话发言氛围感“拉满”
- G7,真的过时了!
- 以健康老龄化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健康观察)
- (经济观察)人民币汇率飙升重返7.1区间,涨势能否延续?
- 两岸专家学者福州共议档案文化保护与利用
- 2024年“搞笑诺贝尔奖”新鲜出炉
-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在沈闭幕
- 恶意警告?外媒:意甲桑普多利亚收到“一个猪头”
- 9月中国CPI同比上涨0.4%
- 豫陕携手传承 豫剧晋京展演周开唱
- 江苏推动实现长三角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实施机制一体化
- 高温作业人员请注意!国家卫健委向你发来健康风险提示
- 避暑旅游正当时 2023“江西避暑旅游目的地”出炉
- 业内专家学者聚首济南 为当代儒学发展献智献策
- 邮轮经济与甜蜜产业融合 “海上甜爱路”上海启航
- 沪闽民革携手合作 奏响新时代“山海乐章”
- 80余件钧瓷精品在沪展出 “出窑万彩”蕴藏工匠精神
- 西方炒作中国“产能过剩” 众多国际媒体分析评论“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