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及“阳康”后眼睛是否会病变,临床医生这样看
作者:林志吟
近期,有“阳康”们发现视力下降了,有的人还出现眼睑肿胀和畏光。感染了新冠以及”阳康”后,眼睛是否会发生病变?该问题引发关注。
对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眼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白浪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文献报道新冠相关的眼前段和眼后段病变表现多样,具体可以从新冠潜伏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后遗症期这四个阶段来看。
在新冠潜伏期阶段,即全身症状出现之前,最常见的眼部病变为疱疹性结膜炎、角膜炎和表层巩膜炎,可表现为眼部不适、灼热感、异物感、眼痒、眼红、畏光、流泪,但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揉搓眼睛,尽量放下手机,多闭目养神,也可以对症用止痒和抗病毒的眼液。
在新冠急性期,即在感染的第一周(0-7天),为急性期,感染者一般都会有发热,咽干、肌肉痛等全身不适。上述这三种眼表病变也可能出现,还可能出现眼球后面痛(眼眶痛),眼睑发红(充血)、肿胀(睑腺炎、泪腺炎、眶蜂窝织炎等表现),眼睑皮肤疱状病变(病毒性睑皮炎),甚至高热后诱发的眼肌麻痹(颅神经麻痹),表现为双眼视物重影(遮盖一眼后单眼视物正常),严重者还可出现视网膜和视神经的病变,如急性视网膜坏死,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神经炎等,这些病变的表现就是视力下降,或者视物有遮挡,甚至可能伴发心脑血管异常,需要尽快就医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在新冠亚急性期,在感染的第2-3周为亚急性期(7-20天),眼表的疾病如疱疹性结膜炎、角膜炎、伪膜性出血性结膜炎,眼底疾病如玻璃体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等均可能出现,甚至伴有毛霉菌感染(鼻眼脑的毛霉菌病)。
在新冠后遗症期,即在感染新冠病毒20天后出现的迟发性表现,在后遗症期可出现睑缘炎(睫毛根部皮屑),神经源性上睑下垂匐性性脉络膜炎,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乳头炎等。
不过,白浪表示,并不是所有的“阳人”都出现眼部病变(患病率2-32%),出现眼部症状的中位数时间:神经眼科症状的时间是5天,眼表和眼前段的时间是8.5天,眼后段和眼眶病变的时间是12天,所以,在发病期间和“阳康”后,不要过于放松,不要“报复性”用眼过度,要一如既往注意用眼卫生,好好爱护眼睛。
“目前只有抗病毒、抑制免疫炎症反应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因为药物的副作用,不提倡预防用药,不自行乱用药,更不能长期用药。”白浪说。
值得一提的是,感染新冠后眼睛有症状后,“对望”是否具有传染性?
对此,白浪表示,目前认为因为眼部结膜、角膜上皮和新冠病毒相关的ACE-2受体和TMPRSS-2受体的数量较低,因此通过眼表传染的风险减低,而且泪液中的乳铁蛋白和IgA也有助于阻止病毒的粘附,所以“对望”不会增加传染风险,但触摸了眼的分泌物和鼻腔分泌物一样,还是建议要立刻洗手。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秋季养生六要诀千万别忘了
- 直播带货乱象期待数字化监管治理
- 中国光谷以“光车联动”布局汽车产业新赛道
- 酒泉新观:百亿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落地玉门
- 长三角多地加入“暴雨圈” 气温如搭“过山车”
- 上海发布推进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实施方案
- 话剧《孔子》在山东烟台上演 诗意呈现“春秋气象”
- 胡锡进:游戏业,危机还是转机?
- 上半年北京GDP同比增长5.4%
- 2023中国广告论坛山西启幕 业内人士共话行业发展新契机
- “猫冬”和运动过度一样危险
- 南京“2·23”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公布,10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浙江兰溪:“人才引擎”驱动企业提质增效
- 浙江助残侧记:“不一样”的劳动者 盛放在自己的花期
- 北京人艺2024年编剧、导演人才培训班结业
- 在产业链中创新 皖企发展新质生产力见闻
- 加拿大空军一直升机坠河致两人失踪
- “能够替代特朗普”?他宣布参加美国总统竞选
- 图书短视频带货,如何发挥“长尾效应”?
- OK镜太贵?委员建议:纳入政府集采
- 热门推荐
-
- 护肝之计在于春,春季哪些食物有益于护肝?
- 广州粤剧院今年内将进驻新址 公开征集院标
- (经济观察)全球钢铁业如何脱碳前行?
- “吃”下了三千年的文化 殷墟博物馆“甲骨文面条”火爆
- 碳路先行|能源革命在山西
- (经济观察)中国企业吸引外国老牌车企踏上新能源赛道
- 全国427支高校队伍在重庆开展物理竞技
- 新材料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 山西第六届“双品网购节”借“数”而上 激发消费潜力
- 美防长到访基辅 宣布向乌克兰提供4亿美元军援
- 一货运列车在美国明尼苏达州脱轨燃烧超过14小时,八百人被疏散
- 如新连续五届亮相绿创展 获绿色创新荣誉
- 全球首次!西藏濒危牛种成功克隆
- 外媒曝俄方谈判条件,“普特会”或将上演?
- 合肥肥东发生3.8级地震 系4.7级地震余震
- 工信部:前8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1732亿元
- 2024多彩贵州·第十七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开幕
- 浙江县域观察:县城为何能办成全国画展?
- 第21届长春汽博会开幕 新车型与前沿技术密集亮相
- 探访全球装机容量最大核电基地田湾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