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2022)》发布 每餐应保证足量动物性食物摄入
本报记者 孙燕明 文/摄
近日,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下,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2022)》(以下简称《指南》)。《指南》首次对一般老年人(65岁至79岁人群)和高龄老年人(80岁及以上人群)分别进行膳食指导。
“人的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改变决定了人进入老年期以后有着特殊的营养需求,需要特定的膳食指导。”《指南》主要起草人之一、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张坚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超过65岁,老年人衰老的特征比较明显地显现出来。生理上的变化会影响老年人摄取、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增加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指南》根据营养科学原则和人体营养需要,结合当地食物生产供应情况及人群生活实践,提出了食物选择和身体活动的指导意见。
蔬果各具优势
《指南》建议,在一般成年人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应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食物,尽量吃不同种类的蔬菜,特别注意多选深色叶菜,比如油菜、青菜、菠菜、紫甘蓝等。水果中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新鲜蔬菜不同,而且水果含有比蔬菜更丰富的果糖、果酸、果胶等物质,因此不应用蔬菜替代水果。
对于高龄老年人,《指南》推荐,食物要多样,鼓励多种搭配方式进食;选择质地细软、能量和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适时合理补充营养,提高生活质量。
张坚表示,随着人体活动的减少,老年人对能量的需求虽然降低,但对多种营养素的需要并没有减少,特别是对蛋白质、钙、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还会有所增加。老年人的日常膳食应多样化,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每周至少摄入25种食物,做到粗细粮搭配、荤素搭配、深浅色搭配、干稀搭配。高龄、衰弱老年人的咀嚼吞咽能力、消化功能减退情况更为明显,应尽量选择松软易消化的食品。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周红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老年人应每天至少吃300g蔬菜、200—350g水果。多数蔬菜特别是深颜色蔬菜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优于大多数水果。例如,蔬菜和水果虽然都含有维生素C和矿物质,但除了鲜枣、山楂、柑橘等少数水果外,苹果、梨、香蕉、桃、西瓜等多数水果的维生素C、矿物质含量都比蔬菜少。蔬菜有上千种,每种的特点和营养价值都不同,应不断更换品种,每天至少摄入5种以上,保证摄入营养更全面。而多数水果含有蔬菜中没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各种有机酸、酚酸类物质、芳香类物质等,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益于人体健康的功效。
减少食物限制
《指南》建议,一般老年人要摄入足够量的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品。动物性食物包括畜肉、禽肉、鱼虾类以及蛋类食物,要尽可能地换着吃。各餐应有一定量的动物性食物,其摄入总量应争取达到平均每日120—150g,其中鱼、畜禽肉、蛋类分别为40—50g。推荐老人每日饮用300—400mL牛奶或蛋白质含量相当的奶制品,同时摄入充足的大豆类制品,达到平均每天摄入相当于15g大豆的推荐水平。
对于高龄老年人,《指南》强调,多吃鱼、畜禽肉、蛋类、奶制品及大豆类等营养价值和生物利用率高的食物,减少不必要的食物限制。
张坚表示,不少老年人因担心动物性食物含有较多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而带来的各种慢性病风险,很少甚至拒绝食用动物性食物,导致贫血、低体重、肌肉过快流失等问题。一般情况下,老年人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应为1—1.2g,日常进行抗阻训练的老年人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应≥1.2—1.5g。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物的优质蛋白质比例应不低于50%。每日不宜集中在一餐摄入大量蛋白质,三餐都应有动物性食物。
延缓肌肉衰减
《指南》建议,老年人应当保持适宜体重,BMI(体质指数)最好保持在20—26.9kg/m2(上标,平方米)之间。如果BMI超出范围,则应在饮食和身体活动方面进行适度调整,使体重平缓回到正常范围,不应采取极端措施让体重在短时间内产生大幅度变化。
“适量运动是延缓老年人肌肉衰减的主要途径之一。”张坚强调,人体在40岁左右开始出现肌肉量减少,在70岁以前大约丢失8%,之后肌肉流失的速度明显加快,每10年的肌肉流失可达15%。肌肉衰减可导致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是老年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人积极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有利于促进体内维生素D合成,能增强骨质,延缓肌肉衰减的速度。老年人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应量力而行,多选择散步、快走、打太极拳等动作缓慢柔和的方式,以免过量活动引发肌体损伤或跌倒等不良事件。
预防营养缺乏
《指南》推荐,一般老年人要定期健康体检,测评营养状况,预防营养缺乏;针对高龄老年人,要关注体重丢失问题,定期营养筛查评估,预防营养不良。
张坚表示,老年人每年应参加1—2次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危险因素,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应及时进行专业的营养不良风险评估,有利于及时发现营养问题,纠正错误饮食行为。对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更应做好营养评估、科学调控饮食,为疾病治疗、康复提供营养支持。需要强调的是,多种营养素缺乏是老年人主要的健康问题,应给予特别关注并采取预防措施。
不容忽视的是,老年人肌体功能减退会影响食欲,特别是空巢、独居老人易产生孤独郁闷的情绪,导致食欲下降。因此,鼓励建立长者食堂、老年人餐桌等,让老年人共同制作、分享食物,有利于改善、调整心理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伊宁举办多项群众活动迎新春
- 中国品牌惊艳曼谷国际汽车展
- 王毅同美国战略界人士座谈
- 【万千气象看中国】500多年民俗“打新婚”:打的是美好祝愿
- 广州市属国企资产总额突破六万亿元
- 瑞梅铁路会昌站进入站房施工阶段
- 首届广西—东盟华文教育活动周在南宁启动
- 老挝驻长沙总领事:老中经贸合作逐年扩大
- 离任前对中国传统芯片发起调查,拜登政府企图延续“芯片战”
- 西藏达孜举办第二季风筝文化旅游活动
- 原创爆笑音乐喜剧《我愿意》即将开启全国首演
- 举办百余场商贸活动 江西南昌多举措激活消费新体验
- 中俄界江黑龙江漠河段再现“跑冰排”奇观
- 粤东城际铁路全线首个连续梁“0号块”浇筑
- 以现实主义拓展动画新表达 《雄狮少年2》专家研讨会举行
- 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累计投资额超210亿美元
- 四川:成昆铁路启动为期78天的大修集中修
- 广西贵港书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篇章
- 广东省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2000例
- 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庆祝新春活动
- 热门推荐
-
- 力拓集团与进博局签订五年长约
- 天气转凉 季节性流感又抬头!流感疫苗接种要注意这些→
- “安全环境复杂”,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发布安全警告
- 河南公布2023年经济运行情况 外贸“新三样”劲增
- 福建武夷山春节期间推出系列主题活动
- 以军撤离希法医院 巴勒斯坦希望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
- 西藏林芝:无畏风雪 救援先锋展担当
- 清明假日上海共接待游客664.10万人次
- 网络直播平台治理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 内蒙古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
- 西渝高铁樊哙站2号六线特大桥进入高速铁路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 引江济淮沐集大桥主桥合龙
- 重量级企业布局支付市场
- “爱达·魔都号”首航返沪 七天六夜航程1119海里
- 如何提高免疫力?确保你的食谱五颜六色丰富多彩
- 代表共议直播带货:一个直播间带动30多个新职业
- 专访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与中国“脱钩断链”不现实,无益任何国家企业
- 北京集中销毁40余种侵权假冒伪劣商品30吨 货值约1300万元
- 新疆再现世界濒危灭绝动物长耳跳鼠引关注
- 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超2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