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日本斑点热死亡病例相关论文发表,作者:极易漏检或误检
澎湃新闻记者 冯茵伦
日本斑点热(Japanese spotted fever,JSF)是一种由蜱叮咬后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严重可致患者死亡。2021年4月至10月间,湖北省秭归县确诊5例严重JSF病例,其中一名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这是中国报告的首例JSF死亡病例。
近期,关于该死亡病例的相关研究论文被收录于国际期刊《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11月30日晚,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之一、秭归县人民医院龚萍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多数的日本斑点热患者表现为中轻症,可首选使用多西环素这一特效药。但由于该病不常见,非常容易漏检或误检,患者发展为重症后可迅速恶化乃至死亡。
对5例严重病例的研究
上述论文题为“2021年中国湖北省秭归县日本斑点热的临床形式的病例研究(Clinical Forms of Japanese Spotted Fever from Case-Series Study, Zigui County, Hubei Province, China, 202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滕中秋、秭归县人民医院龚萍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秦天研究员为责任作者。
引起日本斑点热的病原体是日本立克次体(Rickettsia japonica),该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皮疹和焦痂等。
2021年4月至10月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态医学研究组在湖北省秭归县监测发现并确诊了5例严重的JSF病例,所有病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皮疹、焦痂和非特异性症状(如头痛、不适、肌痛、寒战、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这与日本的JSF患者的临床特征相一致。
这5名患者为3名女性和2名男性,中位年龄为53岁(范围为47-70岁)。发病时间为4-10月(2例在春季,3例在秋季)。在流行病学调查中,这些患者均有野外活动史,但无法提供关于蜱虫叮咬的时间和位置的准确信息。
其中一名女性患者出现严重的脓毒血症,在治疗9日后因多器官衰竭死亡。这是中国报告的首例JSF死亡病例。
论文介绍,秭归县毗邻三峡,地貌主要是丘陵和山谷,长江水系穿县而过。上述患者都生活或工作在山谷的茶园、农田、灌木丛和(或)竹林等容易发生蜱虫叮咬的地方。当地居民对蜱传传染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工作中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研究小组对这5例JSF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进行检测与分析后发现,立克次体病原体感染的内皮细胞(EC)可能产生并分泌促炎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以激活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用于内皮细胞杀死立克次体并最终清除立克次体。对照试验发现,IFN-γ、IL-6和IL-10水平异常升高,是JSF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潜在预测因素。
促炎细胞因子升高,可能导致炎性T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快速激活并导致炎症因子风暴。据公开报道,IL-6是宿主在病原体感染急性期的主要促炎因子,过度合成可能导致炎症因子风暴,其也是COVID-19感染引起的炎症因子风暴中的关键炎症因子。而IFN-γ也在某些病毒感染中炎症因子风暴的产生和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小组还从死亡病例血液中分离得到一种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菌株(R.japonica),命名为“R.japonica str.YC21”。该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为1283531个碱基,基因组的结构注释显示其共有1439个编码基因。
实验结果显示,R.japonica str.YC21与中国境内分离的日本立克次体菌株具有明显亲缘关系,推测中国境内可能存在已经流行的日本立克次体亚种。
“非常容易漏检或误检”
1984年,日本首次发现JSF病例。在2007年5月至2015年1月的近8年时间里,日本共报告了1276例JSF病例。病死率也从2008年的0.74%,上升到2015年的2.33%。目前,JSF病例已在亚洲多个国家出现,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和中国。
在中国大陆地区,JSF病例于2013年首次在安徽省发现以来,在安徽、河南、湖北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区域,和东部沿海的浙江省天目山,累计报告了39例JSF病例。
上述论文中指出,作为一种易被忽视的传染病,误诊和治疗延误是JSF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
11月30日晚,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之一、秭归县人民医院龚萍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多数的日本斑点热患者表现为中轻症,可首选使用多西环素这一特效药,或其他的抗菌药物治疗。但由于该病不常见,多数患者初期会出现发热、四肢酸痛等类似感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因此非常容易漏检或误检,导致患者发展为重症后迅速恶化乃至死亡。“比如患者血小板减少,血液科医生可能会往白血病等方向思考,导致错过治疗的黄金时期。”
上述论文总结称,公共卫生工作者和临床医生,需要在工作中意识到JSF的临床复杂性,特别是在蜱叮咬风险较高的农村地区,要考虑患者的野外史,发现临床症状无法准确判断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此外,也要加强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日本立克次体的长期监测和调查,为JSF流行趋势的预警和防控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稻香世界绽风姿 湖南洪江市打造“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文旅品牌
- 爱犬有修养 “铲屎官”有面子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转入坞内搭载总装新阶段
- 墨西哥外商赴浙江台州采购:合作促共赢
- 陶玫玲:高校教师入驻企业 探索知行合一
- 广州“千年商道”北京路打造“永不落幕”的花市
- 广西来宾林业部门成功救助世界近危物种熊猴
- 多地酒店接待项目选手上海备战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
- 日本茨城县附近海域发生4.0级地震 福岛县有震感
- 文化中国行丨你敬三分 我让三分 礼让出了“六尺巷”
- 中国驻外签证机关将为持巴西普通护照人员审发十年多次商务、旅游、探亲签证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黄沙成“金沙” “塞上江南”各族群众共创沙漠繁华
- 海南通报“三百多位游客到机场乘机却被告知旅行社未买票”:已向公安报案
- 奥林匹克文化艺术沙龙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举行
- 坂本龙一逝世:曲终人未散
- 调查称机组人员操作不当等因素致尼泊尔塔拉航空客机坠毁
- (乡村行·看振兴)长城脚下的蔚县西古堡:从防御侵扰到开放迎客
- 菲仕兰在东营黄河口启动2024自然滋养成长营项目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央行副行长:中国没有通缩,下半年也不会有通缩风险
- 热门推荐
-
- 青岛啤酒铸牢质量根基 持续谋新谋实
- 虚构病情也能在线开处方药?网售处方药监管有待加强
- 按摩能够催乳吗?
- 五校中医学子同场竞技 共促中医经典传承
- 以雕塑创作,展现家国情怀和文化底蕴
- 河南中秋假期揽客超1884万人次 “中式夜游”成热点
- 基层院团:迎难而上 成功破题
- 年纪轻轻也要小心这些疾病:当糖尿病“盯”上年轻人
- 创近9年最高水平 今年上半年为啥有165位基金经理离任?
- 日本央行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
- 中方表示将继续为早日平息加沙战火作出不懈努力
- 央行:适当减免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的质押品
- 交通运输部:3月18日-3月24日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7416.9万吨
- 爱乡村 会策划 懂经营 运营师让临安山村大变样
- 瑞典强降雨造成火车脱轨 三名乘客被送医
- 大学生兼职送外卖遇车祸 5小时生死竞速20余人全速接力救治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华北黄淮还将有高温过程 江淮江南北部等地降雨增多
- 云南铁路一线见闻:为5秒守护365天的“守山人”
- (乡村行·看振兴)清泉变“金泉” 江西南昌沙漠里蹚出“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