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球种植物,太空花园离我们有多远?
【科技创新世界潮】
◎实习记者 张佳欣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员表示,到2030年,人类有望在月球上生活和工作。
外媒评价称,人类重返月球的脚步越来越近,载人登月也备受关注。除了载人登月所需的关键技术,宇航员的健康和安全仍然是重中之重。宇航员到了月球上怎么生活?如何拥有源源不断的新鲜食物来源?这将是各国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将要共同探究的问题。
拥有生机勃勃的太空花园有多难?
科幻迷可能还记得安迪·威尔的小说《火星救援》中的主人公马克·沃特尼的艰苦经历,当他独自一人被困在火星上时,他尝试着种植土豆。我们也记得电影《独行月球》中,维修工独孤月意外一个人留在了月球。而如果人类要在地球之外有持久的生存基础,那么在太空中种植植物是绝对必要的。
此前,宇航员已经成功吃到了在国际空间站种植的太空萝卜、辣椒和生菜,但是,要打造一个生机勃勃的太空花园,还存在许多挑战。
太空环境富含二氧化碳,缺乏土壤微生物,重力发生改变,暴露在强辐射下,并且有高盐度液态水体。为了让植物在太空中茁壮成长,为人类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它们需要被重新设计。
相比冻干和预制食品,可再生的新鲜食物来源是改善宇航员健康的“良方”,它们可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并增加饭菜的品种和味道,能够避免宇航员出现“食物疲劳”、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目前,太空植物生长在封闭的人造环境里,那里有低能量的LED灯、多孔的黏土“土壤”,可向根部供应水、养分和氧气;高科技传感器和摄像头可监测植物的健康。然而,植物还没有进化出在这种环境里生长的能力,还无法作好迎接光、温度等变化的准备,这限制了植物全部的生长潜力。
因此,科学家将从植物遗传学方面进行调整,以生产生长更快的“可摘可食”的粮食作物,如西红柿、胡萝卜、菠菜和草莓,使它们在封闭、受控的环境中发挥最大潜力。
澳大利亚:2025年到月球种植物
澳大利亚将最早于2025年在月球上种植植物。澳大利亚月球园艺发展实验(ALEPH-1)旨在研究植物是否不仅能忍受严酷的月球表面,还能茁壮成长。
送往月球的植物类型将根据它们发芽的速度和对太空中经历的极端温度波动的耐受性进行精心挑选。
研究人员正在考虑的植物之一是一种澳大利亚本土“复活草”,它可以忍受恶劣的条件,在没有任何水的情况下以休眠状态存活数月。
植物种子和“复活草”将被运送到以色列“创世纪2”航天器上的一个特别设计的舱内。该室将包含传感器、照相机和水。在登陆月球表面后,植物的生长和总体健康状况将被监测72小时,数据和图像将传回地球。
日本:各公司为月球市场做准备
一些日本风险投资公司也在为载人登月的潜在市场做准备。
总部位于东京的日本太空企业咨询公司DigitalBlast开发了一种人工为植物产生重力的设备。
该设备名为“Amaz”,直径20厘米,宽40厘米,重量5公斤,它可以在太空中产生与地球或月球上相同的重力。
航天员可以将植物放在三个胶囊中,机器旋转这些胶囊产生重力。航天员可以改变每个胶囊的自转速度,每分钟超过100圈就会产生与地球相同的重力,少于50圈的重力则与月球相当,而不旋转则为零重力。
该公司计划2024年在国际空间站安装并运行该设备。
此外,今年2月,日本风险投资公司Towing与建筑公司大林组株式会社合作,成功地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沙子种植了小松菜。
Towing正利用技术将月球上的沙子加热并转化为具有许多小凸起和凹痕的材料,可以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地。然后,通过添加微生物和人类排泄物,将材料变成土壤。
美国:矮番茄种子将送往空间站
NASA与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于11月26日联合执行第26次商业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了大量物资、一对新的太阳能电池阵列、矮番茄种子和一系列科学实验。
据NASA官网介绍,货运龙飞船将进行两项重要的空间生物学研究和一项物理科学研究,这将进一步了解宇航员如何在深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其中一项实验是研究矮番茄种子的生长,种子将在两种不同的光线处理下生长,以测量光线对果实的影响,以及营养价值和味道。作为对照实验,这种番茄种子也将在地球上进行种植,用于衡量零重力环境对其生长的影响。
太空番茄将种植在被称为植物枕的小袋子里,这些袋子安装在空间站的蔬菜生产系统(称为蔬菜生长室)中。宇航员会在植物生长时经常浇水和培育它们,并为花朵授粉。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科学家首次使用NASA“阿波罗”登月计划期间收集的月球土壤,成功地种植出了拟南芥。
探索太空已经带来了成千上万的创新。可以预期,随着载人登月努力的继续,人类成就的新领域即将到来,人们很快不仅限于惊叹地仰望着夜空,还能将脚步踏向大气层以外的目的地,并在那里播下全新生活方式的种子。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乡约福建:“摄影+文创”呈现安溪茶韵之美
- 从高耗能到减排放,绿色建筑如何加速落地?
- 日本硫磺岛附近海域发生5.3级地震
- 中国信通院发布2025深度观察十大趋势
- 我国现有古树名木508.19万株 普查范围内全部“落地上图”
- 2024“小文艺家”全国总展演在京收官 千余名少儿尽展才华和潜力
- 中国上消化道肿瘤精准防治先行示范项目(宁夏)启动
- 沙疗康养“黄金时间”到!新疆吐鲁番高温“吹热”沙经济
- 山西省气象台发布寒潮橙色预警、霜冻蓝色预警
- 中国内地异宠医疗服务渐兴:商机大亦待规范
- 江淮江汉江南北部等地有较强降雨 新疆等地有雨雪天气
- 首都博物馆开新展 150余件展品续写长城情
- 安徽黟县:加速建设高颜值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
- 广东多举措进行海上防风和陆上防汛
- 伊拉克实习医生艾美丽:愿成为伊中医疗交流的桥梁
- 武汉铁路:冰冻雨雪致多趟列车停运,不要贸然前往火车站
- 肿瘤免疫治疗潜在靶点被发现
- 报告:2023年中国消费者对汽车金融的整体满意度为776分
- 重庆大学举办秋季大型双选活动 将提供三万余个岗位助大学生就业
- 菲律宾政府债务突破15万亿比索大关
- 热门推荐
-
- 数据显示琼州海峡预约出岛小车20日起回落
- 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持续走强
- 吴越谈曾祖吴昌硕:艺术“大写意”何以融通中外?
- 11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942元 下调8个基点
- 中亚及俄罗斯媒体代表走进“中国雪都”新疆阿勒泰
- 安理会通过决议延长朝鲜制裁委专家小组任期 中方阐述立场
- 广东完成2024年度全国越冬水鸟同步监测
- 广西以设施农业为牵引 推动重要农产品稳产增产
- 中国应用最大直径单护盾TBM下线
- 晋能控股集团马脊梁矿矿长被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 传递汉服文化之美 河南洛阳百万奖金邀你拍短视频
- 202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开幕 37国盛装参展
- 聚焦金融助力企业全球化 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首设企业家圆桌会议
- (聚焦中非合作)湖南近三年对非进出口额年均增23.1%
- 新漫评:原来你是这样的“和平鸽”
- 英国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上涨 系今年9月来最高水平
- 英国公布新签证政策遏制新移民增长
- 大数据看中秋假期 自驾、赏秋、文化游成出行热门选择
- 美媒:美债将进一步激增 对美国财政和经济前景构成重大风险
- 2023年上半年中国黄金消费量554.88吨 同比增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