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学选择、佩戴 别把隐形眼镜戴成“隐形杀手”
别把隐形眼镜戴成“隐形杀手”
◎本报记者 李 禾 实习记者 李诏宇
近日,一名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女子突感眼睛刺痛无比,出现了眼红、眼干、畏光等症状。就医后,某医院眼科医生发现,该女子的眼角膜出现了水肿、缺氧的情况。该女子最终被确诊为双眼睑缘炎、双眼角结膜炎、双眼干眼症。所幸因为治疗和就诊及时,这些病症并未对她的视力造成过大的不良影响。无独有偶,近年来因为不当佩戴隐形眼镜导致眼疾的新闻屡见不鲜,部分病例远比该女子的症状严重,甚至有人出现了濒临失明的情况。
这不仅导致了人们对于隐形眼镜安全性的担忧,也引发了对如何健康、科学地佩戴隐形眼镜的思考。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爱尔眼科角膜病研究所所长李绍伟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长时间地佩戴隐形眼镜容易造成角膜缺氧,导致眼部乳酸堆积、角膜上皮细胞受到损伤、眼部抵抗力下降,进而引发各种眼部炎症。此外,佩戴隐形眼镜时,蛋白质、黏蛋白等泪液中的沉淀物会黏附在镜片上,成为真菌、细菌生长的温床。“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对镜片进行良好的清洁处理,就容易发生感染。”李绍伟说。
那么,如何健康、科学地选择、佩戴隐形眼镜,避免其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呢?
在隐形眼镜的选择上,要选择合规、优质的隐形眼镜,还应尽量选择简单、无色的普通隐形眼镜,不能佩戴过期的隐形眼镜。李绍伟表示:“消费者应该从具备经营许可资格证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购买隐形眼镜,切勿购买不正规的产品。”
李绍伟表示,在首次佩戴隐形眼镜前需要先去医院做眼部检查。配镜前,要提前进行散瞳验光,选择度数合适的隐形眼镜。李绍伟建议,佩戴隐形眼镜每隔半年须做一次专业验光和眼健康检查,及时监控眼镜度数的变化。
在佩戴隐形眼镜时,要把握好佩戴时间。李绍伟表示,一般来说隐形眼镜的日常佩戴不得超过8小时,然后就应该摘下隐形眼镜,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隐形眼镜佩戴过程中,如果眼睛出现不适,就应该立即停止佩戴。
此外,李绍伟建议,以下4种人,包括上班族或学生等长时间用眼的人群,交警或体育老师等经常参加室内外运动的人群,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出现眼睑、结膜和角膜急性感染等疾病的病人,都应当尽量不佩戴隐形眼镜。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贸促会广西调解中心化解3.9亿元大额金融纠纷
- 甘油三酯超标数十倍 广东一患者血中滤出近二千毫升“油”
- 海外网评:2024年开局,中国经济“稳中有升”
- 鲁迅收藏黄河流域石刻拓片郑州展出
- 著名剧作家孙德民:能和戏剧相伴一生是一种幸福
- 叙利亚14名内政部人员遭伏击身亡
- 去自驾看山看海吧!中国G228沿海公路旅游联盟成立
- 杭温铁路开始全线铺轨 长三角城市群联动发展加速
- 乡村振兴 看青年“新农人”触网挑起“金扁担”
- 今年1月至9月 西藏吉隆口岸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创近三年新高
- 太原唱经楼内上演传统“开笔礼” 孩童“沉浸式”体验古代“开学典礼”
- 2024年云南39.5万人报名高考
- 无锡阳山万亩桃林花开正盛 村舍之间尽是春意
- 货拉拉“信息安全月”顺利落幕,多元活动织密信息安全网
- 泰康之家·甬园开业,泰康宁波国际医养园区正式亮相
- 2024华语辩论世界杯名校邀请赛高中组落幕
- (申城风景线)国乐雅音连续奏响 咏叹文明的厚重与灿烂
- 亮相兰州的新型动车组列车即将上线运营驶向“远方”
- 哈萨克斯坦央行宣布基准利率维持16.75%不变
- 广西畅通“桂果”供应链 举办“桂字号”秋冬水果产销对接活动
- 热门推荐
-
- 【中国那些事儿】南非记者:进博会为非洲企业搭建了展示产品的绝佳舞台
- 中国官方出台二十条措施力促恢复和扩大消费
- 中秋国庆假期福建口岸出入境客流量同比增长近7倍
- (八闽千姿)山海交响让“舌尖上的中国”更丰富多元
- 工信部:着力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
- 家庭教育培训市场鱼龙混杂,家长何处寻“良方”
- 解码宋韵文化基因:传统服饰跨时代“对话”现代潮流
- 成都字库街遗址出土秦简牍或可揭秘秦代蜀郡西工位置
- 泰国改组内阁 外交部长辞职
- 贵州“凉资源”变“热经济” 旅游业“趁热”复苏
- 去年中国共完成环评审批12.95万个
- 多地对接受辅助生殖家庭发放补贴 福建一地“试管婴儿”补助2万
- 2024广东国际医疗服务推介会在广州举办
- 常刷手机眼睛干,不妨试试这几招
- 国家统计局:11月制造业PMI为50.3% 扩张步伐小幅加快
- 2024年广州外贸出口首次突破7000亿元人民币
- 失能老年人“买不到”靠谱居家养老服务咋办
- 厄瓜多尔因森林火灾和干旱进入全国紧急状态
- 莫尔寺遗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有力见证
- 儿童被如此戕害,这就是“美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