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8%受访职场人士觉得“入对行”对职业发展重要
当下正值大学生就业季,很多大学生都会慎重选择就业岗位和行业。行业选择对于职业发展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1名职场人士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5.8%的受访职场人士觉得入对行对个人职业发展重要。选择行业时,受访职场人士主要考虑发展前景、工资薪酬和兴趣爱好。
95.8%受访职场人士觉得入对行对个人职业发展重要
北京银行某分行大堂经理陈川(化名),本科学的是金融专业,毕业之后考入银行,从柜员做起,现在26岁。“有些后悔本科一毕业就出来工作,放弃了考研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
“我现在怀疑自己算不算入对行了。因为从刚毕业到现在,运营的工作做得游刃有余,但却好像没有太大的建树。想要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想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设计或编程之类的技能,都没有实现。但在这个行业,节奏如此之快,总觉得自己快要被淘汰了,不知道往后还能不能跟得上时代的浪潮。”广州某互联网公司职员孙晶说。
调查显示,95.8%的受访职场人士觉得入对行对个人职业发展重要,其中46.6%的人觉得非常重要。
陈川认为入对行对个人职业发展重要,但也不绝对,对与错的区分其实并不是十分清晰,“比如:有的行业自己不喜欢但很适合,做得很好,有的行业自己喜欢但做得不是很顺利,只是靠着一腔热情往上冲”。
选择行业时大家会考虑哪些因素?调查显示,排在前三位的是行业的发展前景(71.7%)、工资薪酬(64.0%)、个人兴趣爱好(50.9%)。其他还有:所学专业(46.8%)、福利待遇(41.9%)、晋升空间(38.9%)、工作是否稳定(30.4%)、社会地位(28.1%)、同行业人才的水平(20.2%)等。
“我在大学阶段通过学生工作、社团还有社会实践的机会,体验了很多行业的工作,对一些行业形成了初步认识,对自己能否适应也有些了解,此外也会考虑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空间。”湖南长沙教师林静男当初选择加入教育行业,主要出于对行业的兴趣,以及“自我感觉比较适合”。
“求职时互联网是很热门的行业,但我学的是文科类专业,没办法选择技术类岗位,最后就只能选择运营、编辑类的岗位。这个行业也存在不太稳定、福利保障不够完备等问题。”孙晶说。
陈川认为,选择工作时比较重要的是专业对口以及院校所带来的潜在人脉,“我本科学的就是金融专业,银行是一个比较好的就业选择。因为所在的学校也是财经类院校,有很多校友、同学会在金融、银行系统发展。行业的整体发展、薪酬、工作压力、是否稳定等,也是我选择行业会考虑的方面”。
如果发现所在行业不适合自己,24.2%受访职场人士会坚定转行
如果发现所在行业不适合自己,24.2%的受访职场人士会坚定地转行,58.8%的人表示有合适机会就转行,13.7%的人持观望态度,仅3.3%的人表示不会。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说,当下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确实会存在一入职场就感觉不适应的情况,会产生是不是入错行这样的疑问。各行各业都是在为社会作贡献,都能发挥年轻人应有的价值,最关键的就是要静下心来,兢兢业业做好每一项工作,对未来的职业有很好的规划。
“当职场年轻人出现了想转行的想法,觉得所选择的行业不适合自己,我建议先不要急于作出选择,应该先和这个行业里的一些资深员工交流。”王霆说,现在很多好的企业,在大学生入职以后,除了配“动手导师”外还会配“思想导师”,帮助大学生在适应期作好职业规划,让他们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有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好地提升职场能力。
如果要转行,在职业发展的哪个阶段更合适?调查中,17.1%的受访职场人士觉得什么阶段都可以转行,32.2%的人认为在工作两年内转行合适,30.8%的人认为在工作三到五年转行合适,16.1%的人认为工作5到10年转行合适,3.2%的人认为在工作10年以上转行合适,0.6%的人认为哪个阶段都不合适,不会转行。
林静男觉得,如果想要转行,可以在刚入职不久,还来得及改变或者说改变要付出的代价还不是很大。也可以通过现在的行业尽可能了解其他行业的信息,对于另一个行业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后再考虑转行,这样不至于盲目。
王霆说,在转行的时候,可以咨询相关的人才服务机构,他们可能会提供一些人才测评的工具,帮助需要转行的年轻人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职业倾向、职业气质、职业能力做系统测评,更准确地知道适合的职业方向,同时又能了解多方的职场信息。在综合考虑以后,再作出转行的决定,避免再次入错行。
(实习生王紫薇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两会速递)农业农村部部长: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93公斤
- “越中青年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纽带”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湖北:光芯屏端网等三大产业今年有望达到万亿规模
- 陕西今年1月至8月累计完成综合交通投资525亿元
- 新疆莎车县10万亩万寿菊盛放 群众采摘忙
- (新春走基层)夜幕下的钢轨“精调师”
- 加强监测预警 照亮学生心中的“隐秘角落”
- 优质供给不足 线下零售业如何破解发展难题?
- 上半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
- 广东警方去年共破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600余起
- 北京中心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十年翻番
- 国庆假期火车票17日开售 出行需要注意啥?
- 中国医保系统近年来发放举报奖励金逾900万元
- 申遗成功!关于中国茶,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 云南2023年计划培训高素质农民超2.8万人
- 冷空气影响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等地 西南地区东部黄淮等地将有较强降雨
- 遇见非遗|喀什木雕:雕刻岁月静好
- 珠江流域部分中小河流近期或发生超警洪水
- 2023之江艺术季上演经典昆剧《十五贯》 由五代昆剧人共演
- 端午假期福建口岸出入境客流量同比增长12.6倍
- 热门推荐
-
- 厦门普惠金融十周年成果展启幕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3.9倍
- 鄱阳湖南矶湿地数十万只冬候鸟开始陆续北迁
- 江山如画 | 从一座山看“煤城”山西灵石生态之变
- 突发!以色列本土城市遭袭
- 哈马斯任命新领导人 黎巴嫩真主党袭击以色列
- 朝中社:金正恩指导进行超大型火箭炮射击训练(图)
- 个人征信受损 商业银行能消除个人不良征信记录吗?
- 福建省新联会新农人分会成立
- 国产新型高寒耐风沙内燃机车首次投入使用
- 北京房山约6万户停电 今起对道路中断的村空投物资
- 菲律宾一大学发生爆炸事件 造成3人死亡9人受伤
- 亚运村里探“江南”:设施保障用房如何变身幼儿园?
- 元旦假期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 中国代表:期待国际社会更加重视消除恐怖主义根源问题
- A股IPO阶段性收紧 年内已有约200家企业终止上市
- 捉襟见肘!德国防专员:对乌军援致德军武器更短缺
- 紧盯国际国内农业科技前沿 山西推动农业“特”“优”发展
- 北京七大火车站设14处网约车接站区
- 电影《沉默笔录》全球首映 章宇:希望更多年轻导演被看到
- 陕西持续开展黄河流域综合治理 推动社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