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感冒影响肺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主任医师 马建岭
10月23日 霜降
作为秋天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马上就要来了。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是霜降的显著特点,就全国各地平均气温来看,一般霜降节气前后将迎来昼夜温差最大的一段时间,秋燥也将愈发明显。在中医看来,燥邪也分温燥和凉燥,初秋时节气温尚高,人体易遭温燥侵袭,那么到了秋末,我们更需要注意凉燥对呼吸道带来的影响了。在萧瑟的深秋,我们该如何保护好呼吸道?容易被大家忽略和轻视的“小感冒”又会对人体造成哪些损伤呢?
入里化热 可能影响下呼吸道
从中医来讲,常见的感冒有三种,风寒、风热和暑湿。暑湿感冒多在夏季发生,秋冬季节则多见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患上风寒感冒,容易出现特别怕冷、头痛、鼻塞、流清涕、咽痒、咳嗽、全身酸楚等症状。在此时若不加以及时诊治,则可能出现郁而化热的情况,出现发高烧、怕冷症状减轻或消失、鼻部和咽喉红肿疼痛、流黄涕、咳嗽、咯痰黄稠及口渴、便干等里热证。
什么人群更容易在外感风寒后化热呢?如果患者平时就是阳热体质或阴虚体质,体内原本就有“热”,那么在外感风寒后容易入里化热;有一些患者生病后久久不愈,拖的时间比较长,导致正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抵抗力)比较亏虚,无法将寒邪驱赶出去,则易入里化热;还有一种情况,患者没有遵医嘱,误服了温热的药物,或平时饮食多辛辣油腻,吃羊肉、海鲜等食物比较多,也容易出现入里化热的情况。
有不少人比较轻视感冒,不知感冒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重症流感也可能会引起生命危险。从西医来看,病毒感染会破坏气道黏膜,更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则会引发气管炎、肺炎、肺脓肿、感染中毒性休克、过敏性哮喘等下呼吸道疾病。此外,感冒拖久了还可能诱发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加重,如慢阻肺、间质性肺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因此感冒早期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燥胜则干 养肺润燥是关键
我们再来说说“凉燥”。《黄帝内经》中讲“燥胜则干”,凉燥侵袭肺部会出现头痛、身体发热、怕冷不出汗、鼻腔干燥、唇燥咽干、咽痛,燥邪上肺则会导致肺气上逆,引起咳嗽和气喘、干咳痰少或者没有痰、皮肤干燥疼痛或皲裂等症状。
凉燥对呼吸道的影响也非常大,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气道能够通过不断分泌黏液使吸入的干空气加湿变成饱和水蒸气,从而顺利通过气道并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如果受到凉燥的侵袭,气道无法分泌足够的黏液,不能保持气道湿润,也就容易造成痰液黏稠或结成干痂不易排出,容易引起细菌滋生,进而导致一系列呼吸道和肺部疾病的发生。
另外,根据五行学说,五脏与天气相适应,其功能强弱与四时气候变化也有着密切关系。从中医来分析,秋季属金、对应肺,中医认为“肺为娇脏”、“肺喜润恶燥”,因此易受秋燥影响,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那该如何在秋季养肺呢?热盛伤阴,在饮食上,应尽量避免羊肉、狗肉、辣椒、花椒等大温大热、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秋燥”。每天至少饮水1000ml,若活动量大、出汗多,应增加饮水量。可适当食用当季新鲜多汁的果蔬来润燥,如雪梨、鸭梨、葡萄、香蕉、广柑、椰子、枣、萝卜、黄瓜、西红柿等,以及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品等柔润食物来益胃生津,这些食物可以互相搭配食用,如煲汤、煮粥、榨汁等。
秋季养生 不同人群皆有妙招
我们再从不同人群上来讲一讲。首先是有小孩的家庭需注意,小儿肺脏娇嫩,调节能力差,平日应注意保暖,避免受风感冒,适当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大汗淋漓,不然会耗伤肺气。平日里需给小孩多饮水,也可用食疗补肺,适合孩子的食物包括雪梨、甘蔗、荸荠、百合、莲子、银耳、山药、莲藕、白鲫鱼、鸭肉、白萝卜、白菜等。
上班族平日多伏案工作,或者长时间处于封闭环境中,应适当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促进体内气体交换,每周至少2次有氧锻炼,增强肺部功能,肺气足才能抵御外邪,也可适当通过中医按摩、拔罐、针灸以增强体质。体质偏瘦的人多偏阴虚体质,在秋季更要注重补养肺阴,保持清淡饮食,早晚可以喝些百合粥。
有肺部基础病的患者往往因为肺气虚难以抵御外邪的侵袭,在秋冬易加重原有基础病的病情,还可能诱发肺部新的疾病。因此,平日里要注意保暖和多饮水,保持家中空气湿润,多吃一些养阴润肺的食物或者药膳,也可以尝试练气功、打太极来增强体魄。
小贴士
三道“润肺”药膳 一起吃起来
沙参玉竹汤:制作方法一,选用南沙参15克、玉竹12克、莲子9克、麦冬9克,浸泡十来分钟后切好,猪骨500克切断,全部放于瓦煲内煮汤食用;制作方法二,选用北沙参12克,玉竹9克,淮山药10克、枸杞子10克,野水鸭肉150克,放于沙锅内煮汤饮用。
百合粥:百合80克,剥皮、去须、切碎,再与100克大米一同放入砂锅内,煮至米烂粥稠,加冰糖即可。
白萝卜粥:准备白萝卜50克、大米25克、红糖10克,将白萝卜洗净切成丁,将大米与白萝卜丁一起放入锅中,再加适量清水与红糖大火烧开,转小火熬15分钟即可。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18亿次、57项、1.49万家!一组数据看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 中国民航颁发首个无人驾驶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型号合格证
-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跌落水塘 幸被民警救助
- 张铁林、王刚、张国立,又同框了!
- 为氢能源汽车赋能 天津大学研发高性能膜燃料电池
- 通讯:告别“夹心房”的539户居民叩响幸福门
- 好吃的做法和健康的做法其实可以兼容!
- 河南巩义通报“火箭试验故障”:火情已扑灭 无人员伤亡
- 俱乐部逐鹿线下:新喜剧的基石
- 中秋国庆假期前三天北京累计接待游客682.5万人次
- 天津“邮轮热”不断升温 上半年近23万人次出入境(港)
- 最高法:三名强奸未成年人的罪犯今天被依法执行死刑
- 日方批评美政治化日铁收购美钢案 专家:实质逻辑还是“美国优先”
- 越用越实惠 度小满六周年用户回馈日系列活动将启
- 广东天气持续寒冷 温泉旅游“升温”
- 西藏色林错自然保护区草原生态保护鱼类监测项目启动
- 杭州亚残运会丨有爱无碍乐活重阳,听独臂大侠与羽毛球的不解之缘
- 中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多部门再加力
- 七周年!“邮爱公益”温暖守护,为爱前行
- 中国驻拉瓦格领事馆举办2023年新春招待会
- 热门推荐
-
- 装置设备带“病”运行 山西介休两家企业被停产整顿
- “一头猪”如何成为多界“顶流”?
- 我国将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
- 考古学者许宏:愿意做个“学术搬运工”
- 天津邮轮复航以来出入境(港)人次突破40万
- 南木林县“暖冬臻礼 乐享湘巴” 冬游西藏生态文旅体验周活动启幕
- 吉林: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同“护水”
- 《我在岛屿读书》:不炒“综艺感”的文坛“老友记”
- 新疆首条跨沙漠铁路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
- 强降雨致福建逾六万人次转移 武平县四死两失踪
- 通惠河畔第四届大运河文化节在京启幕 龙舟、皮划艇同“河”竞技
- 较强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南方地区 新疆北部将有强降雪
- 广交会观察: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热潮依旧
- 拉萨市人民医院成功应用TIPS技术为患者治疗痼疾
- “雷公”和儿子低调认亲 寻子后要过“正常人的生活”
- 读者共享节日浓郁书香
- 暖如四月 “四九”将至浙江最高温或升至23℃左右
- 中国国家文物局成立聚焦古建筑保护联合工作站
- 中美气候变化加州会谈达成积极成果
- 吉林预测今年粮食总产量约850亿斤 再迎丰收年